李爽
随着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不断的增强,人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不断对医治的结果有较高的期望,同时对服务的要求也很高。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质和观念的影响,目前护理工作现状与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以成为医院各级领导关心的重点工作。只有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才能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本院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年龄、一般情况、血肿密度、并发症,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三种手术方式的预后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损伤、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结论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光远;王辉;尹德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 ct 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病征的临床观测和 ct 检查的操作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 ct 检查经验总结。结论 ct 对胆囊癌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横断面成像及密度分辨率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东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12月期间88例在我院行健康体检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葡萄糖(GlU)、尿酸(Ua)、尿素氮(BUn)、血钾(K+)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标本 tP、tBil、ldH、ast、alt、K+水平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P <0.05), alP、Ua、GlU 水平明显低于未溶血标本(P <0.05),alB、dBil、tc、tG、cr、BUn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标本溶血可显著影响多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标本溶血。
作者:张素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0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1]农村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糖尿病的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城市[2]。目前,糖尿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主要决定于平常的控制水平,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且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资料显示,目前已确诊者约60%血糖控制差[3],项彩芬等人做的城市和农村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状况比较农村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远较城市患者低[4]。因此,对农村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教育、管理已刻不容缓。同时,在当前的专科医疗体系下,单一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照顾需求[5],我们查阅近几年相关的农村Ⅱ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有关文献资料,拟申请开展《县乡联合同伴支持模式管理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这一科研课题,以进一步探求和验证糖尿病同伴支持管理模式对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蒋玉芳;李伟明;谭秀玲;何素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于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分析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为临床防治传染病提供帮助。结论对于传染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助于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治疗信心。
作者:郭林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降压效果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0引言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炎症蔓延而来,发病一般较急。发热高低不等,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全身症状一般有头痛,精神萎靡,食欲减振,烦躁不安,可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及哭闹不安。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以婴幼儿多见,主要发生在春冬寒冷季节及气候聚变时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作者:萨仁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包括月经周期的改变,经量、经色、经质的改变及一些伴随症状的异常,通常将本病的病机归纳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二脉损伤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几年来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和研究现状作一综合论述。
作者:徐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崩漏是指月经严重失调的一个证候,所谓严重失调,是指既无周期性,也无定量,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而淋沥不净的称为“漏”。且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相当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此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症治疗颇为重要。
作者: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从我科要进行胃癌手术的病人中随机挑选70人,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相同都为35人。其中对观察组的病人实施液体加热,采用保温毯、电热褥等保温媒介,但对于对照组患者则不采取类似的特殊手术室护理措施。对两组病人在麻醉恢复期的鼻咽温度、体温、拔管日期、尿量、血压、引流量、情绪变化情况及什么时候清醒等指标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帮助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了手术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减少医学生化检验实验的误差,将检验的质量提高上来,本文分析了影响检验结果的各方面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也得出了结论: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是确保检验结果正确性的有效保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规范和执行。
作者:乔风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相关实验室指标。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与肝胆湿热证病例共395例,对其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胆湿热证 alt、ast、tBil、dBil、iBil 明显高于脾胃湿热证,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脾胃湿热证肝脏损伤程度比肝胆湿热证轻。
作者:莘蒙蒙;尚亚楠;冯全生;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并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呼吸衰竭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措施,通过全面的护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开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时切口的选择。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再次剖宫产的100例病人,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病人分为 a、B 两组。a 组:共50例,采用子宫下段原瘢痕处进入宫腔;B 组:共50例,采用高于瘢痕处进入官腔。之后,比较两组手术中切口裂伤、产后出血以及晚期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 a 组产后出血8例(16%),切口裂伤7例(14%),晚期产后出血3例(6%);B 组产后出血3例(6%),切口裂伤4例(8%),晚期产后出血2例(4%)。结论再次剖宫产时一般应将高于原切口瘢痕处作为切口,然后进入宫腔。
作者:邹梅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此组病例患者进行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密切的临床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芳;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96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数为21例,占21.9%;显效者55例,占57.3%;有效者18例,占18.8%,无效者2例,占2.0%,总有效率达98%。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小等特点,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冰菱;肖德发;张淑梅;魏淑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0引言临床治疗确立于诊断之后,贯穿于整个临床日常工作中,是医学实践中重要的手段,治疗过程中,医生要时刻考虑两件事,既要理解疾病,又要理解病人。只有做到两个理解,才能保证医疗质量、有效救治。为此,须遵下列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医学就是人学,人学就要以人为本,人体器官是客观的,而其功能变化是通过主观的感觉体现于生、老、病、死的过程之中。所谓“看病”,就是“看人”,了解患病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比了解病人得什么病更为重要。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所以时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熟练掌握情感交流技巧,让患者产生安全、信任和认同感,从而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否则将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滤曲线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例常规透析中有低血压史及相关症状的病人,采用超滤曲线16周,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及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及给予护理干预情况。结论超滤曲线在血透中有重要的意义,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善血管再充盈,使透析中血容量相对稳定,有利于超滤脱水,清除尿毒症毒素,保证充分透析。
作者:王海明;薛鹏瑶;邢荣芳;孙宏宇;张学颖;王雅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林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一般应用林可霉素的患者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未强调做过敏试验。本文报告1例应用林可霉素致药疹的患者,分析其诊治过程,立即停药,积极治疗。此例患者的相关情况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何其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