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操作患者进行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转运后的安置。结果早期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使护理工作更主动、更系统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提高服务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病死率高,管道多等特点,在转运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意外,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和配合抢救的能力,争分夺秒进行救治。
作者:高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足溃疡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除了有效的临床治疗之外,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也是提高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术后的作用的体会。
作者:孙金姗;车建芳;顾冬梅;季明晶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士礼仪与人性化护理的相互关系,分析护士礼仪在人性化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规范护士礼仪,建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结果规范的护士礼仪,人性化的护理更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真实情感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结论护士礼仪要体现在人性化护理的全过程,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陆杰荣;梁静;杨荣宁;袁斌毅;李云;赵莹;梁小圆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和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壁厚度、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颈动脉分为正常、管壁增厚、稳定斑块、易损斑块;对椎动脉管径、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椎动脉分为正常、狭窄、粥样斑块。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103例高血压患者412处血管进入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两种检查在左侧颈动脉检查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92,P<0.01;两种检查在右侧颈动脉检查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56, P<0.01;两种检查在左侧椎动脉检查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99,P<0.01;两种检查在右侧椎动脉检查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42,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中有较好的一致性。在临床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作为筛查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检查。
作者:丁毅;陈协生;曲雅梅;袁庆城;梁爱荣;梁锡权;谭素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指征、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痊愈。结论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明确手术指征,把握好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及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毛辉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较多,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本文用桑姜感冒注射液联合直肠给药治疗此病,疗效较好。
作者:杨远军;邱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40例进行研究分析,给予患儿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并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经过动态气血分析监护,其临床疗效良好。结果4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病例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6例,辅助正压通气(PPaV)12例,间歇指令通气(iMV)22例;2例患儿因放弃治疗死亡,其他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是重症监护的必要方法,加上合理的呼吸机辅助以及严密的气血动态监测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儿的生存率,提高患儿的生命生活质量。
作者:李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安徽省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其传染途径和特点,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而复杂,流行强度较大,主要传染途径是粪口传播途径,病毒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染的原因。必须从个人,集体以及医疗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避免病情的恶化以及控制大规模的流行。
作者:宁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吕华主任在诊治咳嗽中重视辨证方法的具体应用,强调从细微入手,区别深究,条分缕析,谨守病机,现从咳嗽辨证的方法及实际应用举偶以体现其临证经验。
作者:赵永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激光(570nm)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色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强脉冲激光570nm和果酸换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1例面部色斑患者。应用云南昆明滇红药业生产的果酸进行治疗,半个月后应用以色列飞顿公司的570nm强脉冲激光对患者进行治疗,半个月后再行果酸治疗,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次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基本治愈26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8%,无效2例,治疗后未防晒。所有患者面部治疗区域皮肤较以前更光滑细腻,未出现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色斑逐渐变淡,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比。结论570nm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色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同时合并面部皮肤其他瑕疵,如肤色晦暗、毛孔粗大、细小皱纹等有明显改善,起到了综合嫩化的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色斑用570nm强脉冲激光配合果酸治疗后,应嘱患者注意防晒,避免滥用化妆品,加强皮肤护理,以便达到良好效果。此方法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aoPP)的有效抢救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310例重度aoPP患者的抢救护理经过,总结成功经验。结果310例中毒患者须尽早、反复、足量使用抗胆碱药和复能剂;及时、反复洗胃及导泻排毒;达阿托品化量后逐渐减量;248例(80.00%)痊愈出院;死亡62例(20.00%),其中阿托品中毒17例(27.42%),肺水肿12例(19.35%),就诊时间延迟13例(20.97%),反跳13例(20.97%),中间综合证7例(11.29%)。结论抢救aoPP应及时、反复洗胃、导写;尽早、反复、足量使用抗胆碱药和复能剂;清除毒物应彻底;中毒后及时就诊,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毛丽鸿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方法随机选取干预前某地区正常成年者494例和予流行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干预本地区正常成年者49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比较两组流行传染病乙肝、结核等发病率情况。结果对照组乙肝发病率4.25%、结核2.02%以及其他传染病6.48%,合计发病率11.34%,比研究组乙肝2.02%、结核0.2%以及其他2.27%高,合计发病率4.45%,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分析探讨常见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途径和效果。认为合理且积极的开展乙肝、结核等常见流行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人群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徐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究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痰热清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肯定。
作者:万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测量肝癌组织的电子显微镜的高倍镜视野免疫组化中微血管密度(MVd)与彩色多谱勒成像中肿瘤参数峰值强度(Pi)数值,评价超声造影对肝癌肿块内血管生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肝癌并且有术后病理标本的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10年4月至2014年8月,共计100例,平均年龄(49.2±17.3)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男性68人,女性3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评价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肿瘤参数峰值强度(Pi)和免疫组化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Pi和MVd分别为(42.1±12.6、56.4±18.4;17.2±4.6、23.5±7.8),经过检验,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Pi和MVd有相关性(r分别为0.76、0.79;P<0.05)。结论肿瘤实体组织内以及肿瘤旁组织的肿瘤参数峰值强度(Pi)和免疫组化中微血管密度(MVd)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判断评价肝细胞癌浸润组织的大小,估计肿瘤血管生长的密度大小,为手术的选择提供一定帮助,判断预后的生存率。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通过总结1例超声诊断胎儿颅内出血病例,总结胎儿颅内出血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注意诊断胎儿颅内出血早期超声发现高回声病灶时需与颅内肿瘤相鉴别,颅内出血灶往往在随诊的过程中会发生动态的演变过程,一些微小的出血灶有时会消失,但肿瘤却不会有这种变化,因此超声的随访观察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高宇;王红;荣辉;黄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因在不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义齿修复而产生并发症的情况,游医们通过快速的方法、低廉的材料制作的义齿不但使修复体在短期内丧失功能,而且易导致黏膜受损、感染及恶变,并对后期的再次修补十分不利。本文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修复体类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探讨针对此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治疗处理办法,以期对规范口腔医学治疗环境,提高民众口腔卫生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崔利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介绍肠梗阻症状表现、检查方式和治疗方法。结论肠粘连和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为常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崔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ct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识别以及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50例。所有的患者在进行穿刺手术后,确诊了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26名,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9名,炎症肺结节患者5名。结果对50名孤立性肺结节进行扫描后发现恶性肺结节患者有26名,良性肺结节患者有19名,炎症患者有5名。其中,无强化反应的有5名,有强化反应的肺结节患者有11名,轻度强化的患者有8名,中度强化的肺结节患者有16名。重度肺结节患者有10名。结论针对孤立性肺结节病患,应该更多的采用ct影像技术来对病人病情做出判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魏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本文通过判断小剂量万艾可结合疏肝益阳对ed的疗效,得出结论:小剂量万艾可结合疏肝益阳对ed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路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银屑病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方法对银屑病因病机及分型治疗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结果中医外治法治疗银屑病有独特的优势且相对较安全。故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结论银屑病病位表浅,中医外治法有着其特有的优势,总结这些外治方法的疗效和优势,对进一步提高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白雪;于希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