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dna核蛋白,因其在电泳中的高速迁移率而得名。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炎性反应的参与担任着重要角色。而HMGB1作为晚期炎性反应介质,与受体(raGe、tlr2、tlr4)结合,诱导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且参与了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近年来HMGB1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乌日汗;焦雪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糖尿病冠心病治疗的7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则给予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等。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试验组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2%与89.2%。两组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在糖尿病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秦传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牙体的缺失不但影响人的面部美观更是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解决更多病患的痛苦,本文根据具体牙缺失的病例结合近年的医疗科技发展,对牙缺失的具体治疗方法以及详尽的术中方法进行阐述。
作者:于国斌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6例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治愈14例,好转12例。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张亚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喉-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疗法的效果,并提出一些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将给予吸氧、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提出护理措施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3.3%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的70.0%,差异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有1例出现严重不适。结论为急性喉-支气管炎患儿提供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疗效,并且配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还可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章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中医内科黄疸病治疗上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医内科在黄疸病治疗方面的进展。方法根据黄疸病的不同症候给予辨证治疗,具体就其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胆热瘀结主要症状做针对性分析。结论由于病灶位置不同,根据其症候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标本兼治。
作者:刘兴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分析脑出血各期的Mri征象,评价Mri对该病各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的Mri征象,并讨论其各期的诊断价值。结论对于脑出血各期,尤其是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根据各期的Mri征象,结合ct与相关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作者:王银川;李晨阳;李楠;詹志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中药调剂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如果中药调剂差错不仅会损害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能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中药调剂差错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以有效控制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郑娜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蒙药三子散是由诃子、栀子、川楝子三味药材制成,具有清血热,分离正与恶血等功效。本文对蒙药三子散的传统应用,临床观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标准、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药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白永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针对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消化道溃疡临床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从医院选择患者60例,均为消化道溃疡,且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方法不同,且针对疗效进行严密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明显好转,但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法,优点较为明显,如疗效显著,疗程补不长,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方面也表现良好,可见,针对慢性消化道溃疡,联合用药治疗方式佳。
作者:朱志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于健康教育在产褥期妇女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产褥期妇女共150例进行研究,并把她们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给予全面高效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在心理健康、身体恢复、母乳喂养等方面均大大高于对照组,对比后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产妇加强产褥期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积极鼓励病人,能够明显纠正产妇的不良习惯和心理变化,帮助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恢复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王景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它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学机制为: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心肌肥大、改善心室重构、降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高脂血症、保护心源性休克心肌等。
作者:蔡云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艾灸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56例采用针灸疗法的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56例采用针刺疗法的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PQ颈痛量表评分更低(P<0.01)。结论采用针刺艾灸联合治疗颈椎病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不适感受,减低nPQ颈痛量表评分,且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长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数据分析是决策的依据,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据的质量问题存在于信息系统运行的各个方面中,主要的表现就是数据不一致、不完整、不规范,给统计工作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医院各部门要对其提高重视,多方面协调配合,采取强化人员应用能力,进行标准化的建设,建立数据监督审核机制等措施,提升数据的统计质量。
作者:袁磊;王淮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加用银杏达莫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既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60例加用银杏达莫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17例,显著进步26例,进步13例,无变化4例,显效率93.3%。对照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治愈22例,进步13例,无变化12例,显效率8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银杏达莫与小剂量尿激酶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彦习;赵丽;韩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对再次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产妇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的再次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产妇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本院收治再次剖宫产术徒手解决娩头困难的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产妇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手术至胎头娩出时间、产妇子宫切口撕裂事件发生概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颅内出血事件发生概率等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再次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效果相对于徒手助娩更具优越性,帮助胎儿尽快娩出并降低母婴分娩后并发症事件出现概率,给母婴健康提供足够的保障。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评价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4年2月应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为经中盏单通道取石,2例为双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7.5%(49/56)。2例残余结石者辅助esWl治疗,1例残余结石者需二次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1例患者术后7d出现迟发性大出血,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肾功能恢复尚可。1例患者术后出现气胸,经B超定位下穿刺抽吸胸腔内积气后治愈。结论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和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无痛胃镜是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麻醉技术的不断提升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先由麻醉医生用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一般在两分钟之内入睡,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很快就能苏醒。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这样可以减少检查时间,也减轻患者痛苦[1]。避免了患者因痛苦躁动而引起的机械损伤及刺激植物神经带来呼吸、血压、心率的改变,无痛胃镜检查的清晰度、分辨率更高,检查无死角,时间短、无痛苦,因此近年来临床使用率很高。其理论形成于三十多年前,在不断的实践和临床运用中慢慢发展到今天,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
作者:刘艳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结合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倒,谈一谈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管理勤;王蓓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下腹部、下肢等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下腹部、下肢短小手术的患者,将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于手术中,与应用其它麻醉方式的患者作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下腹部、下肢等短小手术中具有起效迅速,局麻药用量小,术后头痛及腰痛发生率低,良好的肌肉松驰效果,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结论单纯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下腹部和下肢短小手术具有:穿刺针细,对组织和神经损伤小,穿刺成功率高,是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作者:孟凡凯;李淑霞;赵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