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春慧
PALLAS 研究(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决奈达隆与心血管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心衰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有关,而当前这项回顾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这一结果是否与地高辛和决奈达隆的相互作用有关。在PALLAS 研究中,决奈达隆组和安慰剂组均有约33% 的患者服用地高辛。在所有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中,决奈达隆组有15 例患者因心血管病死亡,而安慰剂组仅有2 人(HR, 7.31)。同时,决奈达隆组有11 位患者因心律失常死亡,而安慰剂组中这一数字为0。在没有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中,决奈达隆组和安慰剂组因心血管疾病和心率失常死亡的患者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联合使用地高辛与决奈达隆和心衰之间没有显著联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要想使肠梗阻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除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这样才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付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急诊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分析,为临床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促进麻醉药品的管理与合理应用。方法利用网络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年度麻醉药品消耗有效数据、销售金额,结合日常处方1826张进行评价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常用麻醉药品有6类,共3种剂型;其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大。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忠信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调查全子宫切除术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及影响,通过护士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同时使病人能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娟;张永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急性co中毒首要症状是昏迷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多脏器的损伤及复杂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co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既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为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院结合具体情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本文将治疗的过程和结果作一简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志斌;付登义;陈葓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针对眼科手术护理中产生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提高眼科安全护理管理水平。方法研究分析眼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于改善眼科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结论采取有效管理手段,对有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培训护理人员业务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等,确保眼科护理安全,使患者加强对医院的信任。
作者:刘敏;孙敬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3例骨科创伤导致的软组织缺损、皮肤缺损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Vsd治疗,配合植皮术,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23例患者经Vsd治疗,均有新鲜肉芽组织形成,配合植皮后,创面均得以修复。结论采用Vsd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莉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对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对80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观察这些患者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准确度的分析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诊断后,使用64排螺旋ct的轻度狭窄(47.50%)和中度狭窄(37.50%)的诊断率均高于使用选择性动脉造影的轻度狭窄(20.00%)和中度狭窄(20.00%)诊断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的狭窄具有较准确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冠状动脉的轻、中度的诊断较准确,检查时不会对患者具有创伤性,费时较少,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张尹;曹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现引起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诸多。结论针对院前急救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萍;陈正芬;张颖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剖宫产率已达30%-50%,剖宫产产妇由于腹部切口疼痛、活动受限使胃肠功能恢复慢加上饮食单一、精神紧张、传统观念影响等因素常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康复。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近年来,我院对剖宫产产妇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方法促进产后康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桂臻;张丰春;张春艳;韩佳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为了使待产妇可以顺利地分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待产妇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心理护理的方法。
作者:谢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4至2012年收入我院的6733名建册孕妇和6542名产妇的围产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孕妇建册率为100%,早建率为64.3%,高危妊娠发生率为6.7%,产后访视率为97%,围产儿死亡率为10.3%,婴幼儿死亡率为11.4%,产妇死亡率为30.1/10万,产后六周复查率为77%,经过专人管理,围产儿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围产期保健工作专人管理极其重要,应加强人们对围产保健的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的专人管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休克病人的病情分析,研究其临床护理方法。结论休克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意用药情况,更要预防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循环障碍综合征,由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是感染性休克的关键。因此临床上一定要做好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及健康。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其发生和预后的关系,为cnsl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2例cnsl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结果我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75例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2例,发生率16%。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18.9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例(6.2%)。10例all中4例为B-all,6例t-all,t-all合并cnsl发生率(31.5%)高于B-all(10.1%)。cnsl常伴随骨髓复发,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cnsl是影响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其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儿童al治疗的关键之一。
作者:郄丽萍;刘建平;侯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急性胰腺炎实施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结论在配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对急性胰腺炎的治愈具有良好的效果。并需加强持续的院外健康教育干预工作。
作者:徐蓉;秦中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精神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护理专业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人性化服务、工作绩效量化考核等几个方面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经过6个月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88.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捷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是古老中医核心理念和现代护理学科的结合。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引进到护理领域,使护理工作内涵得到丰富,护理工作思路得到开阔,终建立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吴仪;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心悸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医疗价值。
作者:潘宇;吴春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医院建设的精髓和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提出医院文化建设应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医院应从提高决策者文化意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坚持人本思想,培育医院精神,打造服务品牌等方面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高效发展,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斌;李玉荣;李统虎;周雷;方博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