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患者饮食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实行调整饮食结构且进行优质化护理干预。结果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病人食欲情况、便秘情况与病人满意程度,发现有明显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好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癌病人饮食效果,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因此,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关键,而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一下。
作者:毕加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7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82.35%)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及早康复,效果良好,性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 c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外胆结石患者100例,对上述患者采用腹部 ct 和(或)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分析腹部 ct 和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采取腹部 ct 检查,诊断为结石的患者有26例,检出率为52.00%;有80例患者采取了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为结石患者67例,检出率为83.75%。对比这两种检查方法,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腹部 ct 的检出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 >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腹部 ct 的检出率,且准确率更高,相对于腹部 ct 而言更加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宏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腹壁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中总结手术方法。结论腹壁成形术能将腹部过多的皮肤和脂肪切除并收紧腹壁的肌肉,可以明显地改善腹部膨出的外形。不管是完全腹壁整形手术或是部分腹壁整形手术,都可以使有松垂的腹壁肌肉和过多的皮肤的男女取得极好的效果。
作者:钟书强;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0 引言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常用和有效的手段之一[1]。心外科手术风险性高、并发症多,手术对于心脏病患者是生死的考验,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的消极心理,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均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部分患者由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不到位,导致严重的 ICU 综合征[2]。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 CABG 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旨在探讨适用于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任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HcY 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 HcY 和 sod、Mda 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HcY、Mda 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 sod 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 HcY 水平与 Mda 水平呈正相关(r=0.5612,P<0.01),而与 sod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844,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HcY 水平与脂质过氧化有一定得相关性。
作者:戴玉婷;朱学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患者男性65岁,农民,主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半月,于2013年7月12日来诊,询问病史:否认异常。查体: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右眼:0.1,左眼:0.6,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5mmHg,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正,动脉细,小静脉迂曲明显,黄斑区可见水肿,行 FFA 检查:动脉充盈时间略延长,晚期静脉管壁染色,渗漏,黄斑区见荧光渗漏,左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当时考虑右眼 CRAO 可能性大,给以扩血管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减轻。5天后又出现左眼视力急剧下降,查:视力:右眼:0.08,左眼:0.1,左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静脉迂曲扩张,黄斑水肿,再次行 FFA 检查:左眼 ARCT 时相无明显延长,后期静脉管壁染色及渗漏,黄斑区荧光渗漏,视乳头晚期呈强荧光。右眼后期视网膜静脉管壁染色并渗漏,黄斑区荧光渗漏。VEP检查双眼潜伏期略延长。考虑双眼视网膜血管炎,考虑为全身疾病所致。给予球后注射 TA,全身静点糖皮质激素3天,病情未见减轻,在治疗同时行全身检查:血尿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抗“o”,免疫球蛋白,乙肝+丙肝,胸片,心电图,头颅 CT 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菌素实验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阳性)1:16,血清 HIV(阴性),再次追问病史:患者承认曾有冶游史,经皮肤性病科会诊,诊为:梅毒3期,补充诊断:双眼梅毒性视网膜血管炎,给予青霉素320万单位,静脉滴注,1次/6小时,连续静点10天,改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注,每周一次,共4周,一月余后复查,患者症状改善,视力:右眼:0.5,左眼:0.6,双眼底:视乳头界清,色正,黄斑未见明显水肿,静脉迂曲减轻,余未见异常。复查 FFA :双眼视网膜血管晚期未见管壁着染及荧光渗漏,黄斑区未见荧光渗漏,视乳头始终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嘱其皮肤性病科继续随诊复查,皮肤性病科建议患者随诊3年。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基于中高职课程构建体系下,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学生自主授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备课到授课,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等,适合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振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在意外多发伤中有其特殊性,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高。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共收治脑外伤合并脾破裂病人48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钢;陈莉;徐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80例,研究组患者行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8.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BrMs 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唐祖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静脉发生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2014年1至6月份对引起静脉输液外渗12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结果护理人员穿刺技巧和方法不当27例占25%;固定方法不规范25例占20.8%;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15例占12.5%;穿刺部位选择不合适20例占25%;穿刺器具选择不当15占12.5%;患者及家属不配合18例占15%。结论全面分析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综合能力,及时处理静脉输液外渗。
作者:许昌芹;潘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a 组采用免疫胶体金定量测定12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与 B 组12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结果 a 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B 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中阳性率42.62%,B 组无一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宗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抽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加用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0例。比较2组患者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咳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feV1、fVc、feV1/Vc、Pao2、Paco2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有效缓解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状态。
作者:马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药阴洗方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3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阴洗方、肤阴洁、肤阴泰外洗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症状及阴道病原学等指标,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4.0%、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05);治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白带性状,减少白带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阴洗方对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竹;李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住院患者陪护率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结果住院患者陪护率从活动实施以前陪护率100%下降至目前34%。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加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与工作满意度,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作者:赵君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中采用术前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施加术前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术前肿块缩小率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0.0%,术后切口愈合优良率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复发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P 均<0.05)。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中采用术前辅助治疗后,有利于缩小炎性肿块,加速切口愈合,且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穆延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护理实训室是培养护生进行技能操作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训室建设是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护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是寓于护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实训室的效率管理和开放实训室的方法与内涵阐述了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改革对提高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意义。
作者:刘洋;张霞;原英;徐文秀;荣凌志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多发性骨髓瘤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成分(M 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以及广泛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基于近年来对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骨髓微环境的研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王浩;马现君;楚中华;于振鹏;高海燕;赵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aid 病人被检血清、体液中中存在不同性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一种或多种高效价自身抗体的检出是是诊断 aid、治疗监测、预后等的重要指标。方法我们收集115例病人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ana 谱、anca、asMa、lKM-1、lc-1、aMa/aMa-M2、sla/lP、PMl、ica、Gad、tPo、Pca、Panca 等36项自身抗体检验项目,根据荧光类型不同对特定自身抗体指示作用的差异,结合临床 aid 患者症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比对,重新建立起始稀释度及参考值范围。有效应用自身抗体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学科学、有机的结合判断。结果通过建立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现代的酶联免疫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等检测新技术,使临床常规筛选试验和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避免了方法学问题引起的临床误诊、漏诊。结论通过 aid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