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辅助治疗对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疗效的影响

穆延来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 术前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中采用术前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施加术前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术前肿块缩小率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0.0%,术后切口愈合优良率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复发率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P 均<0.05)。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中采用术前辅助治疗后,有利于缩小炎性肿块,加速切口愈合,且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 dr 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 dr 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 dr 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出院后定期眼科复诊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 dr 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蔺媛媛;李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癫痫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癫痫病人的病情分析,进行对症护理。结论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降低。我国男女之比为1.15∶1~1.7∶1。对癫痫病患者采取积极健康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114例老年高血压临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各类手术治疗的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照组用异丙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各时段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中应用降压药用量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苏醒质量评分长(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的效果较好,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降压药物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纯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士对静脉穿刺失败的挫折反应及应对方式

    目的:了解护士对静脉穿刺失败的挫折反应及应对方式对再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对医院在职的8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采用盘问解释方式的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回避方式的。结论护士应提高技术能力及自信度,积极正确的面对挫折,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黄雅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钼靶X线对检出早期乳腺癌中广泛的导管内成分的作用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中广泛导管内成分(eic)采用钼靶 X 线检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经手术病理确诊。所有患者皆采取钼靶 X 线处理,同时观察其 eic 检出情况,并与病理有无 eic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乳腺癌(尤其是浸润性乳腺癌)经钼靶 X 线检查后显示 eic 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eic 阴性率,阳性率与阴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病灶70个,其中钙化灶大径与数量在 eic 阴性与阳性发生率上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钼靶 X 线检查可判断其 eic 状态,从而为临床采取保乳手术提供依据,此外浸润性伴发钙化病灶(病灶大径≥3厘米)检出 eic 阳性率要明显高于 eic 阴性率,故而要加强重视。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女性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方式的优势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女性腹股沟疝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小儿腹股沟疝120例,成年女性腹股沟疝140例,120例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连同子宫圆韧带作为疝囊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成年女性疝囊内环口高位结扎手术之后采用修补术,其中106例患者采用平片修补术,Kugel 修补术的26例,8例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结果小儿腹股沟疝术后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成年女性运用平片修补术的106例和采用 Kugel 修补术的26例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8例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并发症,出现局部出血,术后后腹膜血肿的情况。结论小儿女性腹股沟疝采用内环口处连同子宫圆韧带高位结扎治疗,成年女性高位结扎术后必须实施修补术,可以选用平片修补术及 Kugel 修补术,好不要选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作者:曲晓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石的存在,容易继发感染,使病情反复发作,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常常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消极不良情绪,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做好结石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可以消除、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共50例,男16例,女34例随机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每组25人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与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较低。结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症病人的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清秀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急诊治疗大范围脱套伤体会

    目的:总结26例 Vsd 负压引流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通过自体皮片原位回植联合 Vsd 技术治疗的体会,探讨救治过程中的监护重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通过用 Vsd 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脱套伤患者,结果2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通过自体皮片原位回植联合 Vsd 技术治疗,对促进创面的愈合,对于肢体大面积脱套伤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柴智;沈英;郝建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诊断明确的偏头痛患者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结合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头痛的指数变化,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对患者头痛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英华;秦瑞琦;满新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采取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用针对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8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无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在出血量(500±23.5) ml 以及住院天数(5.0±1.5)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900±35.0)ml 以及住院天数(8.5±1.2)d,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在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疤痕少、住院时间短等显著微创优势,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季晓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长期留置尿管对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分析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对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减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因留置尿管而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不同留置尿管的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感染原因分析。结果对我院的60例留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结果显示随着留置尿管的时间增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情况显著增加,留置尿管、手术史、基础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患者尿路感染。结论留置尿管时间、集尿系统密闭性等不良因素都是造成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各种危险性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壁成形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中总结手术方法。结论腹壁成形术能将腹部过多的皮肤和脂肪切除并收紧腹壁的肌肉,可以明显地改善腹部膨出的外形。不管是完全腹壁整形手术或是部分腹壁整形手术,都可以使有松垂的腹壁肌肉和过多的皮肤的男女取得极好的效果。

    作者:钟书强;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防治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护理措施的逐步改进提高,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方法对我院13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护理改进措施,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结果通过我们护理措施的加强,包括1.加强培训再培训2.加强出口护理3.改善营养状况4.加强电话随访5.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结论对 caPd 患者加强指导及监测,进行科学的护理,有效的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华;李露扬;邓利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康指导在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健康指导在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病人共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指导意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康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使患者并发症降低,致残率降低,大限度的回归于社会。

    作者:马国伟;王颖;齐晓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48例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在意外多发伤中有其特殊性,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高。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共收治脑外伤合并脾破裂病人48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钢;陈莉;徐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瓣膜病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究瓣膜病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结论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日趋现代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在瓣膜病置换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依照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恢复和保持了患者的健康和幸福。

    作者:王献霞;苑丽娟;王艳;赵琳琳;郝艳艳;杨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迅速耐药。由于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研制单位不断向临床提供各种控制耐药菌有效的新抗生素与抗菌药。上市以后,耐这种抗菌药物的细菌随即产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报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高达50%。经常性的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可以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发挥指导作用[1]。

    作者: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7例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3.11±0.17)天,平均住院时间(5.34±1.88)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8.34±2.34)天,平均住院时间(11.33±3.05)天,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率8.11%,对照组并发症比率3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切口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绍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分层次规范化护士培训的实施与成效

    目的:评价分层次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2至2013年208名新毕业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对照研究,比较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得分,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及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需求,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那文艳;杨红叶;梁娟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脑梗死患者 D-二聚体和凝血象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 d-二聚体和凝血象检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选取我院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 d-二聚体和凝血象相关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 d-二聚体和凝血象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 Pt、aPtt、tt 值均高于观察组的脑梗死患者,但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 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 d-二聚体和凝血象的检测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血栓前状态并尽快溶栓,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后效果观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洪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