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昂明
目的:对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0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并得到随访的173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 dHs、lcP、Pfna 进行治疗。结果 dHs 组2例出现退钉松动髋内翻, lcP 组出现1钢板松动例髋内翻,2例钢板断裂,Pfna 组未出现松动断裂。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Pfna 组均优于 dHs 和 lcP 组(P<0.05),按 Parker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dHs、lcP、Pfn 优良率分别为87.93%、87.09%、96.22%。结论 Pfna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优于 dHs 及 lcP,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是治疗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
作者:蒋志余;李成存;王强立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检测在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类型分成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淤胆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以及重型肝炎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对象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低,且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越低。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检测对肝炎患者进行诊治,能够有效对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为医师的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李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气囊止血带在上肢佳充气时压力方法将血氧检测仪的感光探头夹在中指上,然后按该处的动脉压力在相加10%、20%、30%等依次作为止血带加压的气压力。用驱血带驱血后快速充气,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相加10%的充气压力其学氧饱和度测得在75%~95%,能见到比较规则的波形,相加20%的充气压力其血饱和度在6%~87%,有时没有出现血氧饱和度数字,能见到不规则的波形。相加30%的充气压力其血氧饱和度未测出,波形为一直线。结论经临床使用,上肢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时,根据术前测量的上肢血压,上肢压力高于收缩压4-6.7kpa,即为较合适的压力。
作者:柳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嵌顿性疝如能早期发现,经正确、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一般可以避免发展为绞窄性疝。目的讨论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外科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疝的症状学较为丰富,腹外疝常可凭借症状表现作出诊断,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局部症状及症状的发展演进,因此,详尽询问病史至关重要。对疝块小而嵌顿,全身症状重,掩盖了局部症状的疝,应以症状为引导,结合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来实现疝的正确诊断。当诊断肠梗阻时。病因分析中要考虑到疝的可能。切不可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而漏诊崩顿疝,导致疝内容物的绞窄、坏死。
作者:杨艳;吕宝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给予普通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BUn、scr 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血浆 tc、tG、ldl以及脂蛋白 a 明显低于对照组,Hdl 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有良好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秋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根据调查发现,腰痛患者一般为20~40岁者,儿童及老人少见。腰部脊柱承担着人体二分之一以上的重量,从事着复杂的运动,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多,易受损伤部位之一。针刺治疗对本证有较好的疗效,能起到行气血、通经络、迅速止痛的作用,使受伤的筋肉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周延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静脉穿刺失败的挫折反应及应对方式对再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对医院在职的8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采用盘问解释方式的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回避方式的。结论护士应提高技术能力及自信度,积极正确的面对挫折,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黄雅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药阴洗方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3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阴洗方、肤阴洁、肤阴泰外洗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症状及阴道病原学等指标,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4.0%、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05);治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白带性状,减少白带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阴洗方对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竹;李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 c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外胆结石患者100例,对上述患者采用腹部 ct 和(或)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分析腹部 ct 和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采取腹部 ct 检查,诊断为结石的患者有26例,检出率为52.00%;有80例患者采取了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为结石患者67例,检出率为83.75%。对比这两种检查方法,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腹部 ct 的检出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 >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腹部 ct 的检出率,且准确率更高,相对于腹部 ct 而言更加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宏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0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营养过剩导致孕妇肥胖以及剖宫产手术率的增加,使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多,本文分析2010年至2013年期间3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治疗和预防的原则。
作者:王宏琳;姜郡;李艳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本文就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应用于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周军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螺旋 ct 对急腹症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螺旋 ct 检查的急腹症患者106例。结果106例患者经螺旋 ct 检查充分显示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改变。结论螺旋 ct 检查急腹症敏感、准确性高,可以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其周围的情况,还可以明确脏器血管有无栓塞及脏器坏死,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螺旋 ct 作急腹症检查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袁忠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冠心病临床诊疗原则,为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诊疗原则。结果35例患者中高血压占37.14%,高血脂占20%,糖尿病占8.57%,肥胖占14.27%;长期吸烟占45.71%、酗酒占34.29%。结论冠心病不可变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史等;可变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为了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对冠心病进行科学防治,做到正确认识,规范治疗,合理干预,长期监测。
作者:刘燕;牛春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刮痧疗法具有简、便、易、廉、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分析、归纳了刮痧疗法在社区临床上应用的病种,并分析了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刮痧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实行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实行早期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指数,提高新生儿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蓝海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经胃镜检查的老年人在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生理的变化,探讨护理心理及行为干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积极作用,提高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1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名患者,实验组采用护理心理及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常规口头宣教。同时对2组研究对象的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胃镜检查应激反应的作用。结果实验组的生理应激指标、心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老年人对胃镜检查的应激反应,老年人能够主动的接受胃镜检查,有利于提高胃镜检查的成功率,使得身心满意度都得到提高。
作者:艾梅芳;张晓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 Gamma 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月至2011年5月,治疗并随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例。结果平均随访2年6个月,18例均临床治愈。结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用 Gamma 钉固定效果良好。
作者:李跃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基于中高职课程构建体系下,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学生自主授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备课到授课,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等,适合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振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肿瘤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全面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30.0%),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5%vs7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做过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红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126例,随机分组,分为 a 组(电刺激组)和 B 组(针灸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比较电刺激组及针灸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 组显效率为40.9%,总有效率为86.4%,与 B 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淑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