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蒋志余;李成存;王强立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装置
摘要:目的:对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0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并得到随访的173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 dHs、lcP、Pfna 进行治疗。结果 dHs 组2例出现退钉松动髋内翻, lcP 组出现1钢板松动例髋内翻,2例钢板断裂,Pfna 组未出现松动断裂。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Pfna 组均优于 dHs 和 lcP 组(P<0.05),按 Parker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dHs、lcP、Pfn 优良率分别为87.93%、87.09%、96.22%。结论 Pfna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优于 dHs 及 lcP,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是治疗老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晚期合并子宫出血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妊娠晚期合并子宫出血临床治疗体会,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子宫出血产妇7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产妇及其家属意愿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均采取常规处理,研究组采取积极处理。对比两组产妇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结果研究组未发生一例子宫切除,对照组9例子宫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合并子宫出血常见于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妇,给予积极处理,有利于尽快控制出血情况,降低切除子宫几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朱红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石的存在,容易继发感染,使病情反复发作,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常常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消极不良情绪,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做好结石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可以消除、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共50例,男16例,女34例随机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每组25人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与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较低。结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症病人的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清秀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80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闭合撬拨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治疗后的足部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足部功能恢复好。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阿不来提·热合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分层次规范化护士培训的实施与成效

    目的:评价分层次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2至2013年208名新毕业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对照研究,比较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得分,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及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需求,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那文艳;杨红叶;梁娟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型肝病血浆置换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肝病血浆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病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愿接受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 Pt、aPtt、tt 等凝血功能指标明显缩短,alt、ast、tBil 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经t 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

    作者:冀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人性化管理理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0 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压力也增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劳。现代护理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患者满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另一方面,因为在医院的工作中护士是多接触患者的,因此要把护士的满意放在重要位置,强调护理管理要以人为本。本科室根据我院及科室现状将人性化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高艳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儿科护理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

    护理实训室是培养护生进行技能操作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实训室建设是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护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是寓于护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实训室的效率管理和开放实训室的方法与内涵阐述了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改革对提高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意义。

    作者:刘洋;张霞;原英;徐文秀;荣凌志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肺胀的中医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肺胀的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方法对肺胀患者进行诊断,就肺胀的主要类型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阳虚水泛做针对性分析。结论肺胀是慢性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理和症候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刘兴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分析该组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共60例,均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其中25例给予分期手术,占41.67%,14例给予Ⅰ期造瘘术及Ⅱ期肿瘤切除术,占23.33%。手术治疗结束后发生2例吻合口瘘,占3.33%,7例切口感染,占11.67%,3例肺部感染,占5.00%,并发症合计1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进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检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及实验室检测辅助诊断。结果对于大多数患儿来说,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或保持正常、血沉和 c-反应蛋白检验不具有特异性。一些已累及心血管系统,痰培养多成为一种复合性感染。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需结合血细胞分析、血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等多种实验室检查结果辅助确诊,以免漏诊。

    作者:邢智东;于兵;陆伟;张莹;任晓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科2013年(7~12月)住院的45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在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皮肤护理的同时,重点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和分散注意力,并与2013年(1~6月)本科住院的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18例,平均住院时间14天,比2013年(1~6月)同种疾病单纯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天)缩短7天。结论配合及时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神经性皮炎的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谢童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临床疗效。方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再根据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早中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与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故临床使用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霞;刘迎春;刘耀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党参治疗消渴病的药用分析

    目的:探究党参治疗消渴病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中医传统医学理论探究其药理,针对现代消渴病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临床应用。结论党参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补脾益肺,功效与人参相近而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消渴病人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造成病人体虚。党参用于治疗消渴病可起到一定效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方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止痹散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痹散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静脉输入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院内制剂“止痹散”蛋清调敷、tdP 照射治疗静脉炎,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结果试验组治疗后24 h 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5);结论应用中药外敷治疗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热外敷。

    作者:马海燕;张力;马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早期症状缺乏特征,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代谢过程减慢及基础代谢率降低,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因此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石英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方法。本文对88例患儿分别进行物理和(或)药物降温的护理,预防和治疗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基础护理。提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非常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段丽丽;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布鲁氏菌病骨关节损害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康俊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自我院开始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一年后,从护理质量、护理考核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护理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文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护理体会

    目的:就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 nicU 病房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所收治的304例出生体重≤1500g 且/或胎龄≤32周的早产儿,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进行及时地治疗及护理。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与 BPd 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的 BPd 发生率越高,非 BPd 组与BPd 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胎龄与 BPd 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胎龄越小,早产儿的 BPd 发生率越高,非 BPd 组与 BPd 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要大力加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呼吸道护理,对其并发症予以积极预防,以便能够提高救治率。

    作者:孟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鼻饲反流误吸的护理体会

    0 引言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昏迷,导致长时间意识障碍,大多数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并且咳嗽反射能力减弱的不良症状,需要辅助进食维持生命;并且患者的机体还呈现高分解、高代谢的状态,继而导致机体处于负担平衡状态,引发高致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金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