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芳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成年人发病很少见。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我院曾收治9例成年人手足口病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痊愈。
作者:赵庆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手术室作为医院内的特殊工作科室,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其自身的高技术、高风险以及高强度特征,要求手术护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对完善的护理安全以及安全管理常识,以更好地额确保手术标准规范进行,减少手术风险以及事故。本文通过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详实阐述,深入具体的介绍了相关安全管理措施,以更好的确保手术安全与顺畅进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谭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13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进行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性肝炎135例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35例重症肝炎病例死亡35例,平均住院天数30天。结论及时、早期、正确的治疗是扼制病情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医院是一个特殊环境----即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近年来,医护人员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中常暴露各种职业性损伤的危害之中,在医院职业损伤中护士损伤率居首位,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损伤,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健康。为了大限度的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学界对其常见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做了不少研究。
作者:郭素颖;张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患者18例(a 组),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患者18例(B 组),于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B 组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改善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 组的椎管占位较 a 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术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可较少伤椎高度的丢失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张永胜;张万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治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对其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彭建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患者因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导致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而产生运动障碍,站立及行走不稳,形成偏瘫步态。偏瘫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步行能力,因此,设计一种帮助偏瘫患者纠正偏瘫步态的训练辅助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盛岩松;孙英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认识肝性水肿的形成机制,探讨肝性水肿的治疗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治疗经验。结论肝性水肿是心血管疾病之一,治疗肝性水肿除改善肝功能和控制原发疾病之外,可根据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和水摄入、利尿、腹腔穿剌、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等。
作者:周秀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的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它对维持周围和中枢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及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类多发生在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改变。近年研究发现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及其受体 trkB 水平的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密切相关,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婷婷;新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孕妇心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到4月其间,我院接收的100名孕产妇随即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都是50人,对于观察组采取循证心理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用的心理护理,再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健康知识得分以及满意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孕产妇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程度(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孕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缓解孕产妇的焦虑心理,帮助孕产妇提高自理能力,从而缩短孕产妇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妇科炎症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100%,表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妇科炎症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有利于促进慢性妇科炎症的尽快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可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讨论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6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得到控制,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
作者:刘一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重型肝病血浆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病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愿接受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 Pt、aPtt、tt 等凝血功能指标明显缩短,alt、ast、tBil 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经t 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
作者:冀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折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解除思想顾虑,教会必要的锻炼方法,积极配合手术。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渗血情况,预防各种并发症,进行及时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结果32例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大为减少,手术成功率提高。结论护理质量的提高,使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大为减少,病死率明显降低,是手术成功和肢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殷秀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接诊的19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19例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天皆可下床活动,术后 Joa 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经 odom 评级可知优良率为94.74%,术后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重视。
作者:樊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早期症状缺乏特征,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代谢过程减慢及基础代谢率降低,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因此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石英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石的存在,容易继发感染,使病情反复发作,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常常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消极不良情绪,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做好结石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可以消除、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共50例,男16例,女34例随机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每组25人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与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较低。结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症病人的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清秀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瓣膜病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结论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日趋现代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在瓣膜病置换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依照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恢复和保持了患者的健康和幸福。
作者:王献霞;苑丽娟;王艳;赵琳琳;郝艳艳;杨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咯血患者中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并仔细的对患者进行观察与有效的护理。结果咯血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35例患者获得痊愈恢复效果,20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22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总有效率为96.3%,显效率为58.8%。结论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咯血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护理,则能够有效的使患者得到康复,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申雯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抑郁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疾病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抑郁症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患有抑郁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于颖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