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瘫患者步态训练联动辅助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盛岩松;孙英坤

关键词:偏瘫, 偏瘫步态, 康复训练, 训练辅助器, 下肢
摘要: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患者因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导致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而产生运动障碍,站立及行走不稳,形成偏瘫步态。偏瘫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步行能力,因此,设计一种帮助偏瘫患者纠正偏瘫步态的训练辅助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髋骨、股骨颈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折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解除思想顾虑,教会必要的锻炼方法,积极配合手术。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疼痛程度、切口渗血情况,预防各种并发症,进行及时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结果32例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大为减少,手术成功率提高。结论护理质量的提高,使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大为减少,病死率明显降低,是手术成功和肢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殷秀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本文介绍了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及护理要点,说明了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要派专人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早诊断与处理。同时对患儿实施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注意纠正酸中毒,降低颅内压,合理的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支持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年龄在70岁以上且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高龄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疗程中发生低血糖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不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医治效果且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具有可靠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宏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分阶段患者问卷调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设计患者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出院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调研患者服务需求。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措施,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分阶段满意度测评,可促进护士的专业知识积累,护患之间的良性沟通。

    作者:赵长丽;马续威;王余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蒙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药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1例开展研究,患者的病程一周到8年以上,患者没有应用过蒙药进行过治疗,本组采取蒙药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本组81例患者经过蒙药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效果好。结论蒙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复发率较低、副作用小以及价格低廉等一些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特日格乐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简明解读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健康体检已经进入常态化,不但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每年要进行健康体检,普通居民也越来越多重视健康体检。乙肝更是全民健康体检的重要一项,对于体检表上的符号,非医务工作者起来理解起来很困难,为了让更多的健康体检者能够自己看懂乙肝体检项目,现对其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作者:刘英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眼睑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眼睑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减轻患者后遗性神经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鲁勃文;明春平;杨忠友;孙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48例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在意外多发伤中有其特殊性,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高。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共收治脑外伤合并脾破裂病人48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钢;陈莉;徐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老年患者脑卒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老年卒中患者特殊的心里状态和生理特点,探讨老年卒中的护理要点,以减少临床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50例老年卒中患者的护理观察及12例并发症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12例并发症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恢复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应制定针对老年患者的预防及护理计划,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慧芳;张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外科诊断

    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嵌顿性疝如能早期发现,经正确、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一般可以避免发展为绞窄性疝。目的讨论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外科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疝的症状学较为丰富,腹外疝常可凭借症状表现作出诊断,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局部症状及症状的发展演进,因此,详尽询问病史至关重要。对疝块小而嵌顿,全身症状重,掩盖了局部症状的疝,应以症状为引导,结合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来实现疝的正确诊断。当诊断肠梗阻时。病因分析中要考虑到疝的可能。切不可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而漏诊崩顿疝,导致疝内容物的绞窄、坏死。

    作者:杨艳;吕宝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讨论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6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得到控制,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

    作者:刘一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1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患者18例(a 组),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患者18例(B 组),于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B 组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改善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 组的椎管占位较 a 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术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可较少伤椎高度的丢失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张永胜;张万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责任制一级质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责任制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包括责任制质控组和质控人员的确立,建立责任制一级质控的管理制度、培训并建立正确的质控导向、责任组及各质控员的质控方法和奖惩机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护士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工作积极性、价值感和责任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王蓉;田礼碧;敬文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致死率也逐年提高,心绞痛是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当冠脉血流供应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即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血由冠脉血流量减少和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引起,在临床上有众多药物应用心绞痛的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硝酸酯制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钙通道阻滞剂,而本文将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报告如下。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及防保门诊儿童血锌、铁、钙、铜、镁、铅、镉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电位溶出法,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方法检测500例门诊防保儿童及住院患者的血锌、铁、钙、铜、镁、铅、镉含量。结果锌、铁、钙3种微量元素缺乏比较普遍,婴儿组缺铁和缺锌的比例高,学龄组缺钙的比例高,铅中毒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大部分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紊乱比较普遍,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平衡膳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连秀琴;陈葓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检测项目及方法与临床应用,aid 病人被检血清、体液中中存在不同性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一种或多种高效价自身抗体的检出是是诊断 aid、治疗监测、预后等的重要指标。方法我们收集115例病人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ana 谱、anca、asMa、lKM-1、lc-1、aMa/aMa-M2、sla/lP、PMl、ica、Gad、tPo、Pca、Panca 等36项自身抗体检验项目,根据荧光类型不同对特定自身抗体指示作用的差异,结合临床 aid 患者症状进行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比对,重新建立起始稀释度及参考值范围。有效应用自身抗体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学科学、有机的结合判断。结果通过建立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现代的酶联免疫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等检测新技术,使临床常规筛选试验和特异性抗体确认试验,避免了方法学问题引起的临床误诊、漏诊。结论通过 aid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体系的建立,引入临床症状、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关的新指标,在帮助临床诊治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作者:陈艳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三仁汤的临证应用浅谈

    三仁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温病条辨》明确地记载了三仁汤的主治与证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作者:郭晓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重症肝炎135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13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进行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重性肝炎135例诊治情况。结果本组135例重症肝炎病例死亡35例,平均住院天数30天。结论及时、早期、正确的治疗是扼制病情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长春新碱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长春新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分析长春新碱对人体不同机制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论长春新碱可以治疗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肺小细胞癌和鼻咽癌等,因此将其应用于临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洪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的护理研究

    目的:讨论直肠肛管良性疾病外科护理措施。方法根据临床病例、查阅资料、配合治疗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论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因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作者:郭亚玲;邓慧敏;赵庆红;郭凤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