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晶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20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0例患者中,100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50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Url)、15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 Pcnl)、5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以及30例开放手术。esWl 治疗过程中总有效率为95.0%。Url 痊愈患者50例,总有效率为96%;min-i Pcnl 患者共15例,总有效率为87%。开放手术痊愈患者共30例,总有效率为50%。现代方式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开放手术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时,可以采用现代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赵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大学5个专业1000名学生,大一大二各500名。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均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合格率仅为24.8%,干预后分别为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同,但90%以上的同学接受微信及课堂健康教育。结论大一新生是结核病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不同专业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上略有不同,但微信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工具,应以此为重点进行知识的普及。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烧伤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结论烧伤护理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护理,临床上需动态评估患者的烧伤面积和深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庆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通过查阅文献,科研咨询、利用数据库等情况,对我省部分三甲医院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和分析,提出了临床医护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并合理选择与检索医学信息的方法。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胸外伤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惯例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胸外伤患者中,彻底改变了医学模式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舒适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悦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为了贯彻“持续、改进及创新”的服务理念,改善门诊服务模式,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我院门诊采用了 His 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了门诊服务措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在本地区的竞争力。
作者:巨建芳;杜俊花;李忆源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 Gamma 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月至2011年5月,治疗并随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例。结果平均随访2年6个月,18例均临床治愈。结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用 Gamma 钉固定效果良好。
作者:李跃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诊断明确的偏头痛患者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结合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头痛的指数变化,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对患者头痛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英华;秦瑞琦;满新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蒙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药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阿茹娜;敖其;敖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以品管圈活动为载体,提高医疗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各部各科室成立品管圈,圈员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要因,提出并实施改进对策,评价实施效果。
作者:刘云兵;娄邦秀;何晓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蒙医药具有较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显著的临床疗效。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以分型施治,内服外涂来归纳了蒙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方法取得的显著疗效。
作者:吴玉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健康体检已经进入常态化,不但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每年要进行健康体检,普通居民也越来越多重视健康体检。乙肝更是全民健康体检的重要一项,对于体检表上的符号,非医务工作者起来理解起来很困难,为了让更多的健康体检者能够自己看懂乙肝体检项目,现对其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作者:刘英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药阴洗方治疗湿热下注型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入选300例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阴洗方、肤阴洁、肤阴泰外洗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症状及阴道病原学等指标,并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84.0%、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 <0.05);治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白带性状,减少白带量方面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阴洗方对湿热下注型阴道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竹;李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病人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低钾周期性瘫痪患者的诊治、急救、护理措施。结论成功的对13例低钾周期性瘫痪患者进行了诊治和急救护理
作者:张玲玲;余茂琼;杨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我院2013年尿标本中病原性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对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选取我院的1880份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70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结果尿培养分离的170株念珠菌菌群分布,白色念珠菌占比44.12%(75/170),热带念珠菌占比34.12%(58/170),光滑念珠菌占比14.71%(25/170),克柔念珠菌占比7.06%(12/170);尿培养分离的170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真菌药的药物的药敏结果分析,170株念珠菌对5-fc、aMB、fca、Vrc、itr 的敏感率分别为98.6%、96.7%、74.3%、74.5%、60.9%,其中5-fc 和 aMB 的敏感率高,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较低。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念珠菌分离菌株前两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尿液标本分离的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且检出率比以往有所提高。临床上在治疗念珠菌感染时应结合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作者:曹立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室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48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在手术室加强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在12d ~22d 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时间为(18.47±3.62)d。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 t 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Ⅱ度烧伤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在手术室护理时维持有效负压引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作者:宋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临床疗效。方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再根据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早中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与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故临床使用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霞;刘迎春;刘耀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职业常遭曲解、遍地的指责、疯狂的医闹,无奈的“三步曲”把医者折腾的面目全非。本文试图从不同的侧面还原事物的本质,期盼患者及全社会能理性看待医学缺陷、正确评判医者、合理处置医患纠纷,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马金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要想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而多媒体宣传片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本文就其作用作一简述。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菌药的发现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迅速耐药。由于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研制单位不断向临床提供各种控制耐药菌有效的新抗生素与抗菌药。上市以后,耐这种抗菌药物的细菌随即产生。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报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高达50%。经常性的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可以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发挥指导作用[1]。
作者: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