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福荣;扎比拉·哈力肯
目的:探究党参治疗消渴病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中医传统医学理论探究其药理,针对现代消渴病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临床应用。结论党参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补脾益肺,功效与人参相近而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消渴病人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造成病人体虚。党参用于治疗消渴病可起到一定效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方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7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82.35%)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及早康复,效果良好,性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针对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观察应用腹腔镜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至2014年06月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所有急腹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45例):主要选择急诊剖腹探查术进行治疗;a1组(观察组45例):主要选择腹腔镜探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急腹症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急腹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手术切口长度方面,a1组急腹症患者短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方面,a1组急腹症患者少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在完成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方面,a1组急腹症患者优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选择腹腔镜探查术给予临床治疗,于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成功凸显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连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避免或减少 adr 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上报的 adr 报告,依据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科室分布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全年上报共计55例,在年龄构成比中,发生 adr 以41-60岁为多,占49.09%;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 adr 多,占70.91%;在药物种类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 adr 占首位,占32.73%,其次是抗菌药物,占27.27%。收集的报告均为一般 adr,无新的 adr 报告。adr 报告主要来自医师,其次为临床药师,护士位居第三。结论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瑞霞;陈多湖;任晨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社区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给予社区综合治疗方法,并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进一步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蒋小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跨伤椎置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采用跨伤椎置4钉固定患者18例(a 组),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患者18例(B 组),于术前、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椎管占位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B 组的椎管前缘高度、cobb 角改善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 组的椎管占位较 a 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术较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佳,可较少伤椎高度的丢失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张永胜;张万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静脉发生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2014年1至6月份对引起静脉输液外渗12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结果护理人员穿刺技巧和方法不当27例占25%;固定方法不规范25例占20.8%;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15例占12.5%;穿刺部位选择不合适20例占25%;穿刺器具选择不当15占12.5%;患者及家属不配合18例占15%。结论全面分析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综合能力,及时处理静脉输液外渗。
作者:许昌芹;潘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评价分层次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2至2013年208名新毕业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对照研究,比较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得分,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理论、操作考核及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护理工作的需求,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那文艳;杨红叶;梁娟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改进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选取我院的80例确诊为肾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改进技术,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改进技术治疗肾癌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镇静剂使用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后腹腔镜改进技术在肾癌根治术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癌有效的手术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雅森江·阿不来提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患者因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导致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而产生运动障碍,站立及行走不稳,形成偏瘫步态。偏瘫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步行能力,因此,设计一种帮助偏瘫患者纠正偏瘫步态的训练辅助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盛岩松;孙英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的抗氧化及抗衰老活性。方法3月龄雌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 组)、单纯卵巢切除组(oVX 组)、高剂量川牛膝组(cH,14g.kg-1.d-1,ig)、低剂量川牛膝组(cl,7g.kg-1.d-1,i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卵巢均被切除。给药12周后股动脉取血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以及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同时取脑行组织匀浆测脂褐质含量。结果川牛膝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及肝脏 sod、GsH-Px 活性,降低血清 Mda 和脑脂褐质含量(P<0.05)。结论川牛膝在去卵巢大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可能有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皮肤瘙痒的中医辨证论治措施。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合理的治疗对策。结论皮肤瘙痒症属于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尤以老年男性为多见。我院在治疗皮肤瘙痒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促进了皮肤瘙痒患者的痊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使用与效果。方法对比我院进行人性化管理前后的情况,时间全部为一年,将没有实行前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实行后的护理管理作为实验组,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程度与护理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不仅在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程度方面都好于对照组,并且任何一季度的护理考核成绩都好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随医学的进步,实行人性化护理伦理在提升护理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根据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我院护理部携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设计了住院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使用该评估表对呼吸科75例住院置管患者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导管滑脱的危险度,并根据导管滑脱的危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防滑脱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保证护理安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的应用,使呼吸科的导管护理更加的规范化、专业化,加强了呼吸科护士对留置导管的风险评估和预测的意识,大程度的降低了导管滑脱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导管护理安全。
作者:聂桂娥;张小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本文就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应用于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周军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探讨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有效措施,对脑梗死患者从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上给予关注和指导;采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加强临床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和治疗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王志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预防其复发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治疗、转归等情况。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提高自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分娩期焦虑妇女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焦虑较重的产妇往往伴有分娩并发症。因此,减轻焦虑成为产程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局部注射类固醇在颈肩腰腿疼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疼患者12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观察组实施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局部注射类固醇对颈肩腰腿疼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晨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与分析该组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共60例,均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其中25例给予分期手术,占41.67%,14例给予Ⅰ期造瘘术及Ⅱ期肿瘤切除术,占23.33%。手术治疗结束后发生2例吻合口瘘,占3.33%,7例切口感染,占11.67%,3例肺部感染,占5.00%,并发症合计1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进涛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