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军
0 引言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它是由情绪影响和人格因素所引起的心身疾患。由于消化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着特殊密切的神经解剖关系,其心身疾病发病率居于心身疾病的首位。中医学对心身疾病的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属中医“郁症”范畴,多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导致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我们认为七情因素所致消化系统心身疾病中,“肝郁”应为发病的核心因素,中医学认为“郁证未有不伤肝者”,因此本病的治疗多用疏肝解郁法。本文对疏肝解郁法在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中的中医机理和现代医学机理分别作一浅探。
作者:徐道君;刘舒音;张景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密集型温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密集型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密集型温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
作者:马力颖;宫树丰;战军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临床上运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并不能对所有个体产生有效的预防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r)的概念。ar 致使部分患者不仅未能起到预防作用,反而增加发生卒中和死亡的风险。本文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柒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为了有效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本文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对脑室穿刺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军;杜振海;刘季平;侯海东;刘俊;刘明;王立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规范急诊收入院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路径,提高服务性治疗质量,消除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病死率。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在急诊科夜间就诊,并收入我院其他科系的患者181人。对上述入院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程序。结果提高了服务性治疗质量,消除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间接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规范急诊收入院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路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舶;刘柏岩;吕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预防产后发生乳汁淤积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至8月期间足月分娩400例产妇,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均实行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及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加用热敷及乳房按摩,对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量、乳汁淤积情况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天发生乳汁淤积情况比对照组少,效果理想。结论乳房按摩可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苏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76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76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量表17项(HaMd)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文拉法辛组治疗1周起效;疗程结束时,两组疗效和 HaMd 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似,文拉法辛起效较快。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类型以及临床心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有35例合并心脏损害(62.5%),其中有18例心电图异常,8例心律失常,9例瓣膜病。合并心脏损害的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血胆固醇含量有明显升高。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患者会出现胸闷痛、气促、光敏等症状,同时血总胆固醇含量有升高迹象,预示着心脏损害的发生。
作者:胡丹;张莉芸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普遍应用,关节材料和手术技术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手术适应证也不断放宽,高龄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手术和护理带来高风险。我科2年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通过对高龄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有效地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林;纪小方;贾晓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胃癌的内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郝柏杨;柴栋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 tec 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合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 tec 方案治疗,对照组未采用化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无病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无病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 tec 方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王雪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总结针灸联合推拿用于颈椎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颈椎病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在分析其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照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针灸治疗,而实验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之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针灸联合推拿用于颈椎病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时还能控制复发率和提升病人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作者:申文革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颅内出血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治疗50组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药物外加婴儿高压氧舱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疗简单而有效。
作者:盖淑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4年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肿瘤体积大小和月经改善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肿瘤体积和月经等均可有明显改善,对保障提高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备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提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产妇3658例,观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131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年龄、分娩史、分娩方式、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普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防止宫缩乏力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对2009至2014年 PubMed 收录的肺癌的放射诊断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肺癌的放射诊断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王军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常常会因为熟睡或躁动将被子踢开,这样不但会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引起患者与家属的不满,还会降低保暖的质量,不利于疾病的恢复[1~5]。针对这一情况,我科自制了四角固定被,解决了暴露患者隐私与保暖质量下降的问题,受到了患者与家属的广泛好评。
作者:李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创新性。方法30例胆囊疾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沿脐上缘内部做横行切口,应用腹腔镜下多器械通路装置,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腔镜更具优势。
作者:黄文;李洪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护理观察与体会。方法选取9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9人。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呕吐物和大便性质、次数、量和速度,以及尿量的变化、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等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呕吐次数高于实验组患者,大便的质量、次数、量和速度均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尿量变化趋于正常,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效果显著,有利于保持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各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肖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推拿手法的原理及临床运用,推拿是祖国医学之祖,经络学是中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穴位,穴位来源于推拿。推拿手法的临床运用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