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钰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作者:张劲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简述急性风湿热患者的临床诊疗精要。方法根据病例,结合临床实际,查阅资料对急性风湿热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急性风湿热缺乏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实验室材料,掌握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排除一些其他病种是诊断关键。风湿热期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作者:陈丽丽;徐广枫;白儒琳;肖发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并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42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孕妇中,均有剖宫产术史,停经后出现不规则引导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测,明确诊断,其中29例发现瘢痕处妊娠囊与子宫浆膜层厚度≥4mm,13例<4mm;所有患者先给予保守治疗,治疗5-6d 后给予宫腹腔镜监测下的刮宫术,经过治疗后,42例患者中,39例手术成功,占91.86%,3例未一次性成功,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为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有效方法,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可进行保守治疗+宫腹腔镜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开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方式要求与意义。方法从档案利用工作的内容入手,分别对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要求与方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结果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档案利用工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直接途径,所以,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者:孟翠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膀胱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膀胱损伤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生活,心理,治疗,手术等全方面的护理,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发生感染,缓解精神压力,以便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伟霞;崔醒梅;隋阳;王艳红;吴振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三项(Pt、aPtt、fiB)的生理变化及意义。方法对905例临产孕妇与857例健康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 Pt、aPtt、fiB 值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来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结合临床诊疗,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应用以及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使患者能够在舒适、安全以及安心的环境中接受手术。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入院办理手术的患者100例,提取他们的住院病历,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a 组)与对照组(B 组)两组。实验组按照舒适护理标准给予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对照组不给于舒适护理。对比评价两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舒适护理中有效减少手术压力,在身体与心理等多个方面均有改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89%。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能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信任均有重大作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开腹行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宫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手术创伤微小,既能控制出血切除肌瘤,又能使子宫保留,又不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本文通过结合5例扁桃体术后继发性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而得出结论:术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加强患者行为指导和饮食指导,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此类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蒋琴芬;裴倩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诊疗诊疗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内科疾病,根究患者的临床病征观测,针对不同的病征表现和病征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严格谨慎治疗措施,确保医疗的实效。
作者:徐延伟;陆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研究评估了335例存在经冠脉 CTA 发现的中等冠脉狭窄的患者,旨在比较单行 CTA 与进行 CTA 联合功能检查的患者的结局。研究发现,与联合检查相比,单行CTA 的患者进行侵入性导管插入或经皮干预的发生率更高(P <0.001)。单行 CTA 与1年内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导管插入重复进行或后延)的发生率升高相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氧疗方式对鼾症患者术前纠正缺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鼾症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10例,对照组10例,分别在患者失眠状态下给予氧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氧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辅助通气,分析两组的缺氧状态、住院时间、患者手术耐受力。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无创正压辅助通气能更好更快地纠正患者缺氧状态,减少住院时间,患者手术耐受力增加,术后恢复更好,是一种较好的氧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裴倩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脑挫裂伤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06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qd,10d 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溶入100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bid,连用1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 icP、治疗前后 Gcs 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icP 显著降低、Gcs 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应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脑挫裂伤可以降低颅内压,提高 Gcs 评分,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杨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探讨射频消融术对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微波治疗方法与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与不良反应与复发性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的同时,实施具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够较小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唐云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0 引言1882年 Langenbuch 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胆道系统变异大,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病变时有发生,病人较为痛苦,常被诊为胆囊术后综合征,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胆囊术后综合征是指胆道运动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并不多见,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有很多病例都能找到引起症状的真正原因。
作者:刘儒晟;栗耀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介入放射科住院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护理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鲍婉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主因“反复发热1周,头晕、恶心呕吐伴大汗7小时”于2014年5月13日入院。入院1周前受凉后出现乏力、倦怠、发热,于当地诊所诊治,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7小时前于睡眠时突发头晕、恶心,共呕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样物质。伴大汗淋漓,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5℃,脉搏36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64/46mmHg。精神萎软,一般情况差,四肢肢端冰凉,呼吸音稍粗,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叩诊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36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喝酒20余年,每日约2两。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入院心电图: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 导联可见病理性 Q 波,V1-V4导联 ST-T 改变。
作者:尤忠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e antigen, cea)、ca15-3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首次治疗均为手术治疗且为初次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的16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乳腺癌病理类型,术后 tnM 分期,术后转移、复发情况及其治疗效果,者术前1周、术后1个月血清 cea、ca15-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 cea 、cal5-3水平分别为(4.53±3.14) n g/ml,(17.15±5.26)U/ml 较术前患者血清 cea 、cal5-3水平分别为(8.12±3.61)n g/ml、(28.58±4.17)U/ml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 cea 、cal5-3水平随着 tnM 分期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后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治疗效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个月乳腺癌患者的血清 cea、 cal5-3水平较术前降低,且在不同 tnM 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中存在差异。
作者:梁俊青;崔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分析2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诊断经验和方法。结果通过对20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特发性房颤3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7例,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结论心电影像检查在心房颤动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率高,是器质性心脏病检查不可或缺的方法。
作者:周铁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按临床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每次量50ml),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使用血必净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 <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治疗七天后患者 Pao2高于治疗组, Paco2低于治疗组(p <0.05)。随后观察表明,治疗组机械通气天数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5),但两组患者病死率大致相当(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促进炎症改善,更快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焱;秦丰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