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倩姿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米氮平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仿,在治疗两周末时 HaMd、aHMa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米氮平组减分率显著多于西酞普兰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
作者:孙晓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巨脾胆囊同期切除治疗溶血性贫血合并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例溶血性贫血合并胆石症患者为主要对象,患者均实施巨脾胆囊同期切除治疗,观察3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例患者经治疗,病情均有所改善,术后恢复良好,黄疸消退。结论对溶血性贫血合并胆石症患者给予巨脾胆囊同期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刘俊;栗耀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天麻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组则加用天麻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B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琴 刊期: 2014年第34期
Diabetes Obes Metab 杂志提前在线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肠促胰岛素类降血糖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该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超过130万例患者,其中有5195例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研究者发现,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比值比为1.03,提示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瑞典隆德大学临床代谢病研究所 Bo Ahrén 教授对此进行了点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尿中红细胞检验特点,为提高疾病检出率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研究组肾小球疾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完成两组尿液检验工作,记录两组尿潜血检验及镜检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肾小球疾病患者尿潜血实验阳性率为81.31%,显著高于镜检阳性率61.25%;对照组健康人群尿潜血实验阳性率为16.61%,显著高于镜检阳性率7.96%,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尿液潜血实验阳性率对比结果及镜检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尿液中红细胞检验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经尿液红细胞检验结果准确判断病情并给予积极治疗,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昝海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在 i 临床护理工作中,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人才和好的规章制度就会使护理作变的杂乱不堪,既影响了护理的效果,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所以对于护理管理作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了患者的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医生的治疗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完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 X 光摄片与 ct 检查联合应用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消化道穿孔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30例患者胃溃疡穿孔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5例,胃癌穿孔4例,外伤性穿孔2例。所有患者均行 X 光摄片及 ct 检查,X 光片阳性率为73%,ct 检查阳性率为90%。结论 X 光摄片与 ct 检查联合应用诊断消化道穿孔阳性率更高,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郑立广;张海峰;张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该研究评估了可用于预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伊马替尼应答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使用 TaqMan 低密度芯片共检测了73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的2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结果在另外一个56名患者的队列中进行了验证。经多变量分析发现,PTCH1表达是预测伊马替尼疗效有意义的因子;低表达 PTCH1的患者在所有的变量和队列中均有较差的临床应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结论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特点,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杰艳;杜艳;杜金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以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劲秋;张英;史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如何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是医院面临的长期课题,医院消防管理工作是确保医院职工和病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带的重要手段。医院具有人群相对集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和发生火灾之后人员转移的难度比较高等特点,也决定了医院的消防工作的难度很高。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医院消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等,为今后全面做好医院的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金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力求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确保分娩孕产妇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产褥感染产妇的护理资料。结论提倡住院分娩,消毒产妇用物,接产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产褥感染关键。
作者:张东辉;杨敏;贾淑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该研究评估了可用于预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伊马替尼应答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使用 TaqMan 低密度芯片共检测了73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的2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结果在另外一个56名患者的队列中进行了验证。经多变量分析发现,PTCH1表达是预测伊马替尼疗效有意义的因子;低表达 PTCH1的患者在所有的变量和队列中均有较差的临床应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头部创伤患者的急救办法。方法对头部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结论头部创伤发病急而危重、病情变化迅速,及时、快速、高质量的现场评估,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提高治疗质量,降低院前死亡、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丹;付言实;崔萌;卞诗文;杨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0 引言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异质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等为临床特征。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20:1。其发病与遗传及营养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营养不平衡导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痛风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类代谢性疾病,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
作者:杨国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对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的影响,确保护理安全。方法组建“无影圈”活动小组,通过 Qcc 的手法,对手术室清点物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制订清点标准操作程序,规范手术物品清点制度落实,观察对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的实施效果。结果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由97%提升到100%。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术中清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术中物品清的点正确。
作者:黄文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多数有急性心包炎病史,虽经治疗,症状缓解后又逐渐加重,部分患者急性心包炎发病缓慢或不明确。因此,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需及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后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雷丹;刘美;张桂香;王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例治疗过程中的麻醉经验,具体探讨实施麻醉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具体选择以及注意事项。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措施已经非常完善,但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麻醉措施,同时注意麻醉中的充分供氧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总结针灸联合推拿用于颈椎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颈椎病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在分析其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照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针灸治疗,而实验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之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针灸联合推拿用于颈椎病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时还能控制复发率和提升病人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作者:申文革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护理式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实施中的体现。方法根据我院产科实施护理式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结果护理式管理开展后,产科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结论护理式管理可以使产科病房的工作效率和护理安全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柳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