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麻醉

郭东升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手术, 麻醉
摘要:目的:探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例治疗过程中的麻醉经验,具体探讨实施麻醉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具体选择以及注意事项。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措施已经非常完善,但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麻醉措施,同时注意麻醉中的充分供氧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更低的价格会带来更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的挑战是向临床医生们证明,生物制剂的类似药是安全有效的,患者可以从品牌药改为生物类似药以降低治疗费用。与此同时,支付方和患者均迫切需要生物类似药以降低生物制剂治疗的高昂费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螺旋 CT 在前颅底沟通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前颅底沟通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影像科接诊的24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 ct 检查根据肿瘤沟通途径诊断为颅-鼻沟通瘤15例,颅-鼻-眶沟通瘤6例,颅-鼻-眶 -口腔沟通瘤3例。根据肿瘤主体的部位、沟通途径、范围及比邻关系分为颅源型沟通瘤16例,鼻源型沟通瘤6例及眶源型沟通瘤2例。ct 表现为肿瘤组织呈等或略高密度,边界清楚,有分叶。病灶内有囊变或斑点状钙化。肿瘤大直径达10cm,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明显,囊变区无强化。脑干、中线结构移位。相邻结构骨质有破坏。结论螺旋 ct 对前颅底沟通瘤的有较高诊断价值,螺旋 ct 的 MPr 图像可以清楚显示肿瘤主体的部位、沟通途径、范围及比邻关系,为临床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张喜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保守治疗子宫破裂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破裂保守治疗效果、适应症;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3年,作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子宫破裂12例,其中病情稳定者4例,与家属沟通后均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应用缩宫素、止血、抗炎,同时备血,做好手术准备,定时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变化;结果4例均保守治疗5-7天痊愈出院;结论分娩后发现的子宫破裂口不大,无明显出血,病情稳定时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景雪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医疗质量,注意医疗安全,这是我们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概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护理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辉;魏玉侠;赫秀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日常保健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所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治愈出院返所的3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病情给予院外保健指导,每3个月随访一次,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日常保健效果。结果通过对已痊愈患者进行日常保健护理指导前后比较,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保健指导后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9%,采用保健指导前的总有效率仅为7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保健护理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病情,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及时控制病情。

    作者:丛学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品管圈在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对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的影响,确保护理安全。方法组建“无影圈”活动小组,通过 Qcc 的手法,对手术室清点物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制订清点标准操作程序,规范手术物品清点制度落实,观察对提高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的实施效果。结果术中物品清点正确率由97%提升到100%。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术中清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术中物品清的点正确。

    作者:黄文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呼吸内科收住的4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以上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本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应用价值。结果400例患者中有36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为90.0%,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36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患者有140例,比例为38.89%,好转的患者有201例,比例为55.78%,未治愈的有23例,比例为6.32%。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0例,发生率为5.58%。以上使用抗生素的360,例患者,共使用11个品种。用药选择为,一联用药173例,占44.30%;二联用药160例,占40.94%;三联用药48例,占12.4%;四联用药13例,占3.46%。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侯玉辉;赵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全身小动脉痉挛的同时,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间质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心肌点状出血和局灶性坏死、纤维变性。当心肌严重受损、左心室失代偿时,出现左心衰竭,终可导致全心衰竭。由于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低蛋白血症引起组织间液渗漏,极易发生肺水肿。目的:讨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本病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低排高阻型,予扩张血管、降血压、强心、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后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邢小於;蔡太英;刘欣;葛艳恒;白雪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强迫症病人认知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强迫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缺陷与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关系。通过对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的评估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神经解剖特点。方法30例病人及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及事件相关电位进行评估。结果强迫症病人在视觉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缺陷尤其在慢性病例更明显。病人在对相关刺激的发起和转换、集中注意均存在障碍。对相关刺激的选择性注意也延迟。结论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的缺损方面有一定特征性。这体现了该病的皮质-纹状体-丘脑通路异常。因此强迫症从临床到病生学都是一种多元化的疾病。

    作者:程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护理

    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具有灵巧、复杂、精细的功能,因此,也较易受到创伤。在临床上,屈指肌腱损伤是常见的损伤。随着手外科技术的发展,肌腱吻合技术日趋成熟,但由于术后疼痛的影响,以及病人缺乏早期康复锻炼的知识,常出现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从而影响手部功能的恢复。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我科共收治屈指肌腱损伤患者42例,给予肌腱修补术后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宝芹;许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静脉铁剂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铁剂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罹患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蔗糖铁注射液静脉补铁)和对照组(n=30,琥珀酸亚铁口服补铁),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Hb、Hct、sf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静脉补铁组治疗后患者 Hb、Hct、sf水平升高更明显(P 均<0.05)。结论注射蔗糖铁静脉铁剂能有效纠正贫血、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 ePo 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对误差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对误差进行减免。方法随机抽取血常规标本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我院分析后得知,影响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包括温度、时间、取样、测量方法等。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需选取高素质、高度专业化的采集人员进行。同时,在进行检验时需考虑相关的外界因素,对血常规检查制定出一套系统性的检验模式。

    作者:李卫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肌肉注射并发血肿致大面积瘀斑1例报告

    目的:病人肌肉注射后并发肌肉内血肿导致右臀、右大腿、小腿、右足大面积瘀斑1例,分析发生瘀斑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鱼骨图分析原因,头脑风暴法提出防护措施。结果肌肉注射后引起的血肿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结论因此,护士在肌肉注射后有足够的按压时间,及时的观察,降低肌肉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新型口服抗凝剂可降低房颤患者心腔内血栓的患病率

    该研究分析了643例有非瓣膜性房颤病史的患者,这些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内血栓的患病率,以便比较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与维生素 K 拮抗剂治疗时的效果。研究发现,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比,应用苯丙香豆素的患者心腔内血栓患病率更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异常子宫出血63例。结果 tVs 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 者10例,≥5mm 者53例。宫腔镜下病检结果示:子宫内膜癌12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7例,子宫内膜炎2例,组织取样不足1例,正常子宫内膜16例。结论宫腔镜检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作者:贾旭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普遍应用,关节材料和手术技术不断提升,同时人们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手术适应证也不断放宽,高龄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越来越多,这无疑给手术和护理带来高风险。我科2年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通过对高龄老年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有效地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林;纪小方;贾晓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早期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了解严重脓毒症患者接受早期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联合血液灌流(H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应用 cHVHf 联合 HP 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单纯接受 cHVHf 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在结束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相对于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Mf-α)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洗方案治疗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患者存活率和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数,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陈华;刘宏;徐华峰;宁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诊救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入院监护、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观察评价救治效果。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急诊患者入院后要进行及时诊断,采用药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手段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何春来;董杰;曹凯;杨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谈呼吸科护士高情商的培养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要想保持竞争优势,除了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高超的技术力量外,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情感能力,即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即提高护士情商已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的必然之举。

    作者:俞德荣;丁锦珍;赵媛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继发胆管结石的预防措施与技术要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继发胆管结石的预防措施与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手术的病例1000余例,术后发生8例继发胆管结石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4例在 lc 术后近期出现梗阻性黄疸,其中2例在术后3d 还同时出现胆漏;1例近期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急性胆管炎症状,终均经过行 MrcP 检查而确诊为胆管结石。4例出现胆漏的患者均于术后3 d 急诊行“剖腹探查,胆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术中见引起胆漏的原因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梗阻,使胆道内压力升高,致钛夹结扎的胆囊管断端漏胆。结论 lc 继发胆管结石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术前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辅助检查及病情的评估;术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操作原则。术中做好胆囊管结石的处理,也是预防 lc 继发胆管结石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作者:赵宏升;杨保强;王有凯;李云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