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以后,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使安全隐患明显降低,使发生医疗纠纷的机率明显减少。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实施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使手术室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紧张的医患关系明显缓解,使手术室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胡淑娟;吴英伟;孙丽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 mir-2在小儿神经胶质瘤中发挥作用。方法收集我院30例小儿神经胶质瘤术中新鲜瘤组织及瘤旁组织标本,利用 rt-Pcr 法分别检测其 mir-21水平变化,并统计分析。结果 mir-21水平在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瘤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mir-21在小儿神经胶质瘤中上调,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预后指标及生物治疗靶点。
作者:李惠;刘麒;张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0 引言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教学医院,医院每年担负着来自省内医学院校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带教经验,针对影响实习生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郭玉凤;田宝玲;崔春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 saP 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进行灌肠及大便引流,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灌肠的 saP 患者进行对照,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药液保留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及护理工作量的差异。结果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灌肠在药液保留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护理工作量等评价指标与常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灌肠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并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玮;陈斌;毛芙蓉;杨函;唐敏;刘红;郑建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文章通过临床重症患者的严格护理要求来思考我国的护理教育,尤其是护理实验教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对比浅析,来改良我国的护理教育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郑桂月;郑贤玉;梁立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孕妇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诊疗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总结。结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与非妊娠者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类同,但对孕妇的诊疗更要有针对性,根据临床病征和身体指标做出切合实际的诊疗计划。
作者:蔡太英;谢金波;姜来;卞诗文;张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力求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确保分娩孕产妇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产褥感染产妇的护理资料。结论提倡住院分娩,消毒产妇用物,接产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产褥感染关键。
作者:张东辉;杨敏;贾淑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双重核对在安全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注射室采用双重核对方法,在实施前后随机选取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比较实施前后临床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双重核对实施后护理差错率低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双重核对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晓艳;王琴;贾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微泵输注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对循环系统、应激反应与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人,随机平均分为持续输注组和间断输注组,给患者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和杜冷丁,浓度分别为0.05~0.07 mg/kg 和1 mg/kg,持续输注组患者采用微泵持续输入,速度保持在每小时0.03~0.01 mg/kg,间断输注组以初始剂量的1/3~1/2间断性的输入,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性能参数。结果微泵持续结用药的麻醉效果更好,用药后的清醒时间较短,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由于另一组。结论通过微泵输注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效果和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好,使患者保持比较稳定的麻醉状态。
作者:刘金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品管圈: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图1)。品管圈活动过程就是理性解决问题程序的引申,以往的管理方式大多由上而下、指示命令,而通过品管圈可由基层人员共同拟定解决对策,达成共同解决组织问题的主要目标。因此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全体组织上下一体,团结和谐,提升员工满意度,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2014年2月我院内窥镜中心组建亮镜圈,选定“减轻病人痛苦,降低胃镜检查漏诊率”为主题,选85例患者运用 PDCA 循环法护理管理,进行原因分析、解决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良好的结果(图2),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花;邵艳红;逄广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护理式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实施中的体现。方法根据我院产科实施护理式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结果护理式管理开展后,产科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结论护理式管理可以使产科病房的工作效率和护理安全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柳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食管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结论食管癌是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我院在临床上采取术前常规护理,术后外科护理,胃管护理,胃肠营养管的护理等措施,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并鼓励患者后期下床活动,进行呼吸操及肢体功能锻炼,活动能力应当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循序渐进,对于年老或体弱患者应当相应推后活动进度。
作者:张桂香;郑雯雯;雷丹;王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普通康复治疗的同时添加有氧运动,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研究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近些年乳腺癌患者60例,对照病例档案及入院检查,将这些乳腺癌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数组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上肢康复训练。实验组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氧运动和太极拳运动。并观察乳腺癌患者的各方面康复情况。结果通过有氧运动的乳腺癌患者在侧上肢肌力与体形和患者肺活量与之前比较都有了很大提高,且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有很大作用,能使乳腺癌患者的身体整体功能有显著提高。
作者:何亚琳;李成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为了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对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出院指导采用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出院指导采取传统口头式教育。比较2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教育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处方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减少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晔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慢性喉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对患者采取科学的治疗。结论我院在临床上对于慢性喉炎的治疗采取一般的常规治疗和雾化吸入治疗等措施,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此外,对于急性喉炎的治疗,应及时吸出积聚在喉部的分泌物也很重要,而补充水分、纠正脱水对急性喉炎、喉梗阻患儿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对症治疗,因为脱水会使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使痰更难排出,从而加重气道梗阻。
作者:蒋杏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分析2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诊断经验和方法。结果通过对20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特发性房颤3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7例,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结论心电影像检查在心房颤动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率高,是器质性心脏病检查不可或缺的方法。
作者:周铁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对患者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出院后定期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将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有73例,占总数74.5%,情况有好转的有15例,占总数的15.3%,无明显效果的10例,占总数的10.2%,总有效率为89.8%,并且无明显并发症的情况出现。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在后期康复率较高,鼻内镜鼻窦手术能有效提高鼻息肉、鼻窦炎等鼻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的远期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汪迪松;余海辉;黄钊兵;刘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胃癌的内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郝柏杨;柴栋木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小儿洗胃的方法,提高洗胃效率。方法将30例误服毒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采用经口腔插管洗胃法,传统组经鼻腔洗胃法,比较效果。结果两组在洗胃时间、胃管堵塞、鼻粘膜损伤方面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结论经口腔插管小儿洗胃更能省时、彻底的清除胃内毒物,提高洗胃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冯会玲;鹿奉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谈论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结论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在抗菌药足量及合理的治疗下,病情仍无法控制,应当机立断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董春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