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智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单纯性西药治疗,实验组推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复发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庄黎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该研究基于联邦医疗保险理赔数据,评估了2008-2012年间冠脉血管形成术,包括冠脉血管旁路移植(CABG)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数量和结局。研究表明,2012年 CABG 的数量比2008年少18,000次。2008-2012年间,进行任何 CABG 的医疗保险受益人中所观察到的死亡率下降(3.7% vs 3.2%),而同时间段内,进行任何PCI 的保险受益人中所观察到的死亡率则增加(1.7% vs 1.9%)。该研究所关注的时间段内,可行血管重建术的医疗中心数目增加。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应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分析战士训练骨挫伤的 Mri 表现,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战士训练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磁共振检查诊断为骨挫伤的病例120例。结果经 X 线、ct 检查均为阴性,Mri 脂肪抑制序列结果阳性,均为男性战士,其中膝关节79例,胫腓骨中远段8例,股骨7例,肘关节13例,肱骨4例,脊柱9例。结论该检查技术具有定位、定性的效果,尤其对战士训练骨挫伤的临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孟菲;于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护理观察与体会。方法选取9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9人。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呕吐物和大便性质、次数、量和速度,以及尿量的变化、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等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呕吐次数高于实验组患者,大便的质量、次数、量和速度均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尿量变化趋于正常,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效果显著,有利于保持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各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肖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强迫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缺陷与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关系。通过对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的评估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神经解剖特点。方法30例病人及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及事件相关电位进行评估。结果强迫症病人在视觉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缺陷尤其在慢性病例更明显。病人在对相关刺激的发起和转换、集中注意均存在障碍。对相关刺激的选择性注意也延迟。结论强迫症病人认知功能的缺损方面有一定特征性。这体现了该病的皮质-纹状体-丘脑通路异常。因此强迫症从临床到病生学都是一种多元化的疾病。
作者:程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讨论心内科急诊中心肺复苏术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脏急诊病人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心脏复苏术。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脑细胞是心脏骤停后早受损的组织细胞,因此,维持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是心肺复苏的重点,一开始就应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力争脑功能的完全恢复。
作者:徐广枫;白儒琳;肖丹丹;赵林兴;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75%,有效率为14.58%,无效率为10.42%,总有效率89.58%;观察组显效率为91.67%,有效率为8.33%,无效率0.00%,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俐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 saP 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进行灌肠及大便引流,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灌肠的 saP 患者进行对照,数据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药液保留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及护理工作量的差异。结果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灌肠在药液保留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率、护理工作量等评价指标与常规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灌肠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并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玮;陈斌;毛芙蓉;杨函;唐敏;刘红;郑建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例治疗过程中的麻醉经验,具体探讨实施麻醉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具体选择以及注意事项。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麻醉措施已经非常完善,但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麻醉措施,同时注意麻醉中的充分供氧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的 ct 征象,提高 ct 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以椎间盘膨出为主的 ct 征象与病例资料。结果93例患者皆有不同程度对硬膜囊推压,脂肪间隙消失,左右侧隐窝变窄或消失;7例患者,虽有层面显示椎间盘轻度膨出于椎体边缘外,但膨出的间盘不大于相邻椎体大层面(即假性椎间盘膨出),且无腰椎退变并存征象和明显临床症状,列为误诊。结论 ct 诊断腰椎间盘退变时,应注意轻度间盘膨出的假象,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 ct 征象,减小误诊。
作者:刘强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要想保持竞争优势,除了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高超的技术力量外,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情感能力,即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即提高护士情商已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者的必然之举。
作者:俞德荣;丁锦珍;赵媛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胃镜加外套管辅助胃镜取上消化道边缘尖锐、过长的异物的价值。方法对上消化道吞服异物的27例患者,采用胃镜加秋田套扎器外套管辅助下,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并观察异物取出成功率及副作用,操作过程予以二氧化碳气泵代替空气。结果本组食管、胃、十二指肠异物共27例患者,共有30件异物,28件异物均成功取出,其中有儿童有7件,有2例食管异物因严重嵌顿转在手术室外科取出,取异物例数成功率93.3%,无不良反应。取出异物中大的为12cmχ3.0cm,均成功取出,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加外套管辅助下,取上消化道内边缘比较尖锐、过长的异物,成功率高而且安全,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二氧化碳代替空气可以有效缓解腹痛、腹胀等。
作者:赵伟;杜志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患者,女,52岁。于4月前出现上腹部、右上腹部隐痛,时有加重,能耐受,无牵涉痛,进食后加重,无恶心、呕吐,间断出现解黑便,时有头昏、乏力,无黑朦、晕厥、意识障碍,无心慌、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气促及呼吸困难,无尿急、尿痛,伴双下肢浮肿,体重减轻约3kg。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病理示(十二指肠乳头)中—低分化腺癌。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软,上腹部、右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浮肿。
作者:普爱亮;张捍;鲁明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我站从2004年10月到2014年10月共做女扎手术1564例,发生切口感染或切口愈合不佳13例。发生率8.31‰。总结切口感染或愈合不佳的预防和治疗。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仅供同行们讨论和参考。
作者:黄晓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 icU 心梗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 icU 接受治疗的144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实验组实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在并发症出现率、icU 住院时间、病人满意程度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让病人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国内外经研究后得知,心血管事件关联于神经激素[1]。BnP(B 型钠利尿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率、左室功能、左室重塑以及预后评估等。为探讨使用药物保守与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心室重塑与 BnP 的影响,现选取患者5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明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西医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的方法。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本身无须处理,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结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及时去除诱发因素,此外,在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因效果不佳而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为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因此,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作者:王月;徐京育;兰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尿沉渣检查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选取我院检验科的90例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将观察组45例患者的新鲜尿液采用尿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查,对照组45例患者的新鲜尿液进行尿干化学试纸法,观察两组的测定阳性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测定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阳性测定率对比,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法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的阳性测定率分别为62.22%(28/45)、20.00%(9/45)、6.67%(3/45)、11.11%(5/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测定情况比较,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法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6.23%、91.17%,与对照组的94.22%、87.71%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法的特异度为89.34%,与对照组的67.4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尿沉渣检查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补充尿常规的分析结果,提高了肾脏疾病检测度准确度和速度,避免了漏诊,值得临床近一步推广。
作者:徐腾飞;孙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并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病人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34例和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的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的方法后发作及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对预防发作及预后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方法辨证分型针灸治疗。结论针灸能有效得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