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华
目的简述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方法对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结论肝癌已由“不治”变为部分可治。众多非手术治疗法的临床应用,使大肝癌已可能向小肝癌转化。现代科技的发展,放射技术的进步等,必将使肝癌治疗水平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造福于肝癌患者。
作者:张伟;宁馨;许子洋;孙国龙;李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义: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所产生的腰痛、或腰腿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
作者:赵永旺;马雅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儿童癫痫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品管圈模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提高。
作者:何清桂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因脑外伤导致出现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资料52例,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定向穿刺血肿抽吸引流辅之以尿激酶溶解,术后对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48例存活,存活率92.31%,死亡4例,死亡率为7.69%。随访结果显示,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的标准,33例(占68.75%)患者达到1级评定标准,3例患者(占6.25%)达到2级评定标准,4例患者(占8.33%)达到3级评定标准,5例患者(占10.42%)达到4级评定标准,3例患者(占6.25%)达到5级评定标准。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精心检查,对硬膜外血肿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及时恢复、预后的改善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阿布都外力?马拉阿西木;阿曼江?阿吉;努尔拉?艾拜都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约占全脑卒中的60%~80%”。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其中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45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健康教育,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春辉;陈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健康体检中心58例体检者血液标本6mL,分别置于2支抗凝试管中,每支3 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使用小竹棍搅拌血浆和血球的方法1min后致其溶血,检测正常未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3项临床实验室生化检验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浆TBIL、DBIL、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未溶血血浆(P<0.05), ALP的活性随着溶血的程度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与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一旦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立即在规范的操作下重新采取标本进行检测。
作者:孙丽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科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骨科手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成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后明显的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下降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潘桂芝;青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我院收治左眼视盘炎患者1例,给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发生血管内溶血,我们立即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并输代血浆,治疗15天后好转出院。
作者:林素清;张峰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使其功能尽早得到大限度的康复。方法对86例脑梗死偏瘫住院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偏瘫的护理、功能锻炼、合理的饮食、加强营养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渐进式护理,大限度地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结果通过对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住院全程的有计划的护理,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取得了明显的好转。结论及早、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改变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尽大限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极大的意义。
作者:贡慧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西药房处101552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共2335张,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005张,占调查处方的0.99%。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溶媒使用不当、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给药次数、给药途径、重复给药及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等药等方面。结论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院门诊用药合理性有所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应继续加强合理用药意识,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沈洪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办法进行剖析。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作者:邱锦;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和震荡的关系。方法分析28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与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28例DAI伤者中,常见的为多次暴力所致的损伤,4例患者伴脑挫裂伤。CT/MRI检测有10例患者有出血灶。结论 DAI属于弥漫性脑损伤,比较常见,包括脑震荡与原发脑干伤,还常常和脑皮质挫裂伤并发。原发性脑损伤可分为局限性损伤与弥漫性损伤,这样分类更加的简单实用。
作者:张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手术结束后全麻恢复期,由于药物的残余作用,以及手术的直接创伤和原有病理变化,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怎样及时发现并处理尤为重要。因此,在全麻苏醒室的工作须特别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本文探讨500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
作者:柳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知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知母常用的方剂在中医上的应用以及知母在现代临床中发挥的作用,对知母药材进行深入探讨,并阐明其临床应用规律,为知母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褚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简述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的诊疗。方法对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区分症状,正确治疗。
作者:刘海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古老的中医学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各家学说,对老年病治则及养生方面有独特的论述,将这方面的理论及知识应用到我们的临床工作,将得到治疗老年病及老年养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酒精中毒者在当今社会与日俱增,每位中毒者也想过戒酒,但是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健康教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特点从治疗期、恢复期、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入手,从而达到戒酒。结论加强对酗酒危害的卫生宣传,可减少因饮酒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作者:程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初步探讨我市脂肪肝与肥胖、血脂、肝功能关系。方法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1860人,其中中发现脂肪肝的患者483人,进行肥胖、血脂、肝功能方面的调查。结果脂肪肝组肥胖、血脂、肝功能异常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并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市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血脂、肝功能关系密切,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肛裂术后便秘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便秘情况以及排便相应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以及排便的相应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肛裂术后便秘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减少肛裂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终使患者满意度大大的提升,因此值得在肛裂术后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徐珊珊;张欢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