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孙宪宝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患者的护理方式。结论治疗需根据病人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部位等全面考虑,肌瘤小、无症状的病人可随访观察;若肌瘤大,子宫超过2个月妊娠大小或症状明显以致继发贫血时,经药物治疗无效,则需选择经腹或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各波的形态变化。注意病情变化,观察发病时意识、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频繁程度。确保静脉通道通畅,以保证用药。给予合适的氧浓度,观察氧疗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节和记录。保持气道通畅,准备吸引器、抢救药品及抢救物品。随时做好CPR及除颤的准备。
作者:戴亚男;范静丽;马明威;付冬;于凤莲;闫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理论在降低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185例患者为干预组,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制订并实施改善措施;选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81例患者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模式,分析得出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导管质量问题等,同时根据这些原因制定了相应改善措施并加以实施,使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实施前的7.06%下降到2.47%,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顺利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姜燕萍;程琳;徐浙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有利于早期智力开发,及早发现轻微脑损伤,以便早干预,防治伤残。方法对儿童保健门诊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门诊2049例新生儿(其中顺产1641例,剖宫产儿408例)进行满月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能力测定(NBNA)。结果高危组和正常新生儿NBNA比较,高危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定是简单、实用、有效的预测新生儿脑功能异常的好指标,是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的简便实用的一种临床检测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中的产儿科,保健科推广。
作者:肖艳;胡艳丽;李学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满足病人不断增长的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自护知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的心理需求,是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何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满足病人的健康要求,是优质护理技术在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岳燕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谈论临床送检样本涂片的细菌学检查措施。方法由于细菌体积微小,无色透明。因此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只能观察到细菌菌体及其动力。对菌体形态结构、大小、排列、染色特性及细菌特殊结构的判定,必须借助于固定和染色。结论形态学检查方法是细菌检验极为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也是决定进行生化反应鉴定的重要步骤。有时可通过形态学检查得到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脑脊液中的脑膜炎球菌等。
作者: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制适用于人用睾丸热压避孕内裤(THU),并观察其对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恒温控制器、定时器、交流电变压装置及热压内裤的设计和研制,19例已育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穿THU,每周穿2次,每次穿50分钟,3个月为1个实验周期。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分别取精液和血液。穿THU前的相关指标作为自身正常对照,实验期分别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观察,恢复期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随访。结果恒温控制器温度43℃±0.5℃,穿THU 2个月后,精液常规中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明显下降,而畸形精子比率明显升高;3个月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进一步明显下降,19例受试者精子密度都下降到20×106/ml以下,其中有1例下降到2×106/ml,6例<5×106/ml;在恢复期2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又恢复到实验前水平。血清T、FSH、LH实验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THU对精子发生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可考虑与男性激素合用抑制精子发生而达到避孕目的。
作者:张爱东;王磊光;邱毅;陈峰;刘华强;肖海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静脉给药后对预防长春瑞滨(NVB)致静脉炎效果观察。方法将200例使用NVB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采用单用NVB和NVB与其他药物联合进行化疗,5~7天为一疗程,两组化疗时均按常规静脉穿刺,实验组在输入NVB前后均静脉输入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液冲管,对照组按常规用药生理盐水冲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不同化疗组合模式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实验组静脉炎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30min、24h、48h、72h时间段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安全、经济实用。
作者:裴永菊;张爱兰;耿芳;程巧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一年四季中皆可发病,但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血管收缩,血压易于升高及波动,因而易于破裂出血。脑出血可发生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骤然升高的情况下,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咳嗽、排便等,也可在安静的情况下,如休息、睡眠时发病。通过大量临床及病理观察,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基础是高血压和颅内小动脉硬化及其引起的慢性小动脉病变引起的。
作者:齐丹;戴艳萍;陈晓光;靳美;曹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及护理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使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中运用人性化服务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文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微创治疗,止痛效果好,早期下地等优点,但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伤椎或腰骶部的酸痛不适感[1]。中医耳穴压丸的止痛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下,本科对局麻下椎体成形术的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耳穴压丸处理的术后镇痛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作者:李春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患者肺内空洞的X线、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肺内空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近年来所搜集到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77例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胸部CT及临床症状、体征。结果肺结核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痰找抗酸杆菌、经胸膜活检证实;肺癌21例,其中1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及找肿瘤细胞确诊,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肺脓肿18例,经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痊愈;1例乳癌肺转移患者,结合病史确诊;1例坏死性肉芽肿患者,实验室检查c-ANCA阳性,结合鼻窦炎症、肾小球炎症确诊,经激素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根据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及周围情况等影像学表现,密切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是确定空洞性病变诊断的关键。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正常情况下,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着床、生长和发育,如果受精卵发育成囊胚之后,在子宫腔外的器官或组织中着床并发育,即称做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的不同,可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多,约占90%以上。由于输卵管等部位壁薄腔小,根本不适合孕卵的生长、发育。因此,输卵管妊娠的结果,必然是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输卵管妊娠破裂,引起剧烈疼痛和腹内出血,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作者:潘育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国内15年间丙泊酚脑保护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共得出有效文章106篇。主要观察:①各年发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文数。②丙泊酚脑保护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对象。③各项研究涉及的脑保护机制。结果1994年至2009期间共发表论文106篇,其中临床研究29篇。基础研究77篇。1994年至1997年间无论文发表。总的研究情况集中在2005年至2007年间,其中临床研究的时间滞后于基础研究,近一年少有研究。实验方法:分为在体动物实验、离体实验和临床研究三种。实验对象:在体和离体实验对象有三种,大鼠71篇,家兔5篇,犬1篇。临床研究对象包括颅脑手术19篇,体外循环9篇,妇科腹腔镜1篇。各项研究涉及的脑保护机制包括:①对颅内压、脑血流和脑氧代谢率的影响;②脂质过氧化问题③通过谷氨酸及其受体途径作用;④对细胞内钙的影响;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⑥与细胞因子的关系;⑦对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共七方面。结论①丙泊酚具有脑保护作用,机制涉及7方面;②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尤其是临床研究上;③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对于脑保护的作用不同。
作者:毛烨;赵晶;凌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蒙医护理学作为蒙医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民族特色的护理学理论及学科体系。蒙医护理学是通过对老、弱、病、残、幼加以护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活动。本文就蒙医基础护理内容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和探讨。
作者:包海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2年间6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级别心功能心脏病孕妇分娩方式、时机、孕周及母婴结局。结果心律失常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占25%,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占18.3%;心功能Ⅲ~Ⅳ心脏病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心脏病孕妇(P<0.05)。心功能Ⅲ~Ⅳ心脏病孕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心脏病孕妇(P<0.05)。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论必须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孕产期。
作者:胡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人性照护理论护理干预在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我院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了人性照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发生术后反应的情况。结果通过给予人性照护护理干预,实验组的50例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及术后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例患者的术中血压和心率及术后反应的发生率。结论人性照护理论在行LEEP刀治疗宫颈炎的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
作者:王静;刘欣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ICU患者中实施具体的人文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期间转入ICU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2011年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2011年之前的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分析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心理反应、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及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院率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提高自身护理技能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石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对作为研究的27例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为期7~14d的对症治疗,24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因出血时间长而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终家属决定放弃继续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8.9%。结论临床上对脑外伤应激性溃疡应以预防为主,其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预后情况会比较差,不利于临床治疗。
作者:李家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