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长春瑞滨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裴永菊;张爱兰;耿芳;程巧梅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 预防,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静脉给药后对预防长春瑞滨(NVB)致静脉炎效果观察。方法将200例使用NVB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采用单用NVB和NVB与其他药物联合进行化疗,5~7天为一疗程,两组化疗时均按常规静脉穿刺,实验组在输入NVB前后均静脉输入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液冲管,对照组按常规用药生理盐水冲管。结果实验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不同化疗组合模式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实验组静脉炎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30min、24h、48h、72h时间段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安全、经济实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分析。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增加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结果治疗8周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率及BBS、 FMA、FAC、MBI下肢评分均较前治疗显著提高(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独立步行能力提高明显。

    作者:何南;汪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白血病的患儿3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及父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以及家长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及家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及家长的焦虑程度明显较前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实施心理状态的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白血病患儿及父母心理压力使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提高整体的自信心,有利于治疗及康复。

    作者:侯建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45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5例牙隐裂导致牙髓病变的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19例成功,5例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患者有11例成功,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病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阑尾的超声检查

    阑尾位于右下腹,为一细长的管状器官,由系膜包绕,远端为盲端,近端与盲肠内侧壁相交通,一般成人阑尾长5~10 cm,直径0.5~0.7 cm。阑尾的位置可随盲肠的位置而变异,较不恒定。

    作者:高书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主要引发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心肌疾病。近期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遗传因素在DCM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FDC)占原发性DCM的30-48%。FDC病因尚未阐明,也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者们正不断寻找FDC致病基因,探索基因治疗、细胞移植治疗FDC的疗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此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李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饮食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常见的疾病,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饮食治疗,其实饮食不合理,常常导致降血压困难,所以必须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治疗方法。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往往有助于控制血压,反之则可能使高血压病情加重。高血压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科学饮水,注意补充钙和钾。许多研究证明高钠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而我国北方居民摄入食盐普遍高于南方居民,北方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南方,可见过多的摄入钠盐是高血压高发的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与饮食密切相关,药物治疗时如不配合饮食控制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可见日常生活中,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初探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硬件已不成问题,缺乏完善的医院内部审计软件是制约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一是医院内部审计系统的构成:数据库系统,审计人员信息系统,审计监控系统;二是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软件的特点:能和HIS系统对接,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能进行分析性监测,能完成审计抽样工作;三是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对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上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

    作者: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ICU患者外出诊疗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健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使得病人及患者家属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复杂,并发症特别多,患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容易失控,那么在转运病人及外出做各种诊疗时,护理人员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了保障ICU患者的转运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素萍;侯剑;弓瑜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呼和浩特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含量案例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含量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及VB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FA、VB12含量变化对于患者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患者中推行加服FA和VB12等制剂,为ACI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王美英;刘晓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人3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在术后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

    作者:伍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两种静脉输液加温方法预防术中、术后寒战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下术中输入加温液对术中、术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例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恒温箱组(A组)30例、输液加温器(B组)30例及对照组(C组)30例,A组输入的液体和库血,均通过上海TSO40输液加温仪将输出端的液体加温至37~38℃,B组输入的液体和库血均通过便携式输液加温器预设40℃对输液管进行加温输液,对照组(C组)输人室温的液体和未经加温处理的库血。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 min、60 min、120 min、术终、术后30 min、60 min记录患者的鼻咽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各时段的鼻咽温无显著差异,寒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与C组相比,患者在麻醉后60分至术后60分各个时段的鼻咽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个时段寒战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中输入加温的液体和库血,可显著降低术中、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两种静脉输液加温方法均安全有效。

    作者:姚旭辉;杨远惠;林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PICC使用患者舒适度的探讨

    目的了解患者、护士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舒适度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1],根据原因进行不断改进,增加置管舒适度。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确定造成不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结果患者因PICC置管后造成的不适较实施前明显减轻(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士应正确把握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雪姸;魏叶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针对老年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冠心病的护理指导意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冠心病的护理指导意见。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指导意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意见后患者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不仅要做好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的是要加强关于疾病的护理指导意见,使患者认真的了解自身的疾病,提高患者防病的自我意识。

    作者:加米拉?赛都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具体方法,并结合临床治疗中的经验总结。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持久不愈、年长、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采用手术切除子宫的方法治疗。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9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内固定术式对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4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方式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和固定以及负重行走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等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前者具有固定稳定、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上,效果更佳。

    作者:于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硫酸镁治疗妊高症3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妇产科治疗的39例妊高症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症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给予硫酸镁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收缩压下降40.1±3.4mmHg;舒张压下降30.9±3.2mmHg),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头晕等症状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出现产后出血1例,出现产后子痫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庆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27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并且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措施、营养的支持,特别是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比较此组患者资料前后的白蛋白及胸腔积液的量。结果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白蛋白值恢复正常,明显高于治疗前,而胸腔积液已经减少至50ml明显低于治疗前,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严重烧伤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给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烧伤的并发症得到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加快康复速度。

    作者:刘晓燕;卢怀美;张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国内15年间丙泊酚脑保护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共得出有效文章106篇。主要观察:①各年发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论文数。②丙泊酚脑保护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对象。③各项研究涉及的脑保护机制。结果1994年至2009期间共发表论文106篇,其中临床研究29篇。基础研究77篇。1994年至1997年间无论文发表。总的研究情况集中在2005年至2007年间,其中临床研究的时间滞后于基础研究,近一年少有研究。实验方法:分为在体动物实验、离体实验和临床研究三种。实验对象:在体和离体实验对象有三种,大鼠71篇,家兔5篇,犬1篇。临床研究对象包括颅脑手术19篇,体外循环9篇,妇科腹腔镜1篇。各项研究涉及的脑保护机制包括:①对颅内压、脑血流和脑氧代谢率的影响;②脂质过氧化问题③通过谷氨酸及其受体途径作用;④对细胞内钙的影响;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⑥与细胞因子的关系;⑦对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共七方面。结论①丙泊酚具有脑保护作用,机制涉及7方面;②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尤其是临床研究上;③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对于脑保护的作用不同。

    作者:毛烨;赵晶;凌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尿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许多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独立于部分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1]。有关的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几率大概为30%,其中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上升。及时地对血压进行控制,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就可以降到低,我们对9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