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锦锦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及病原菌种类分布、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8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5例血培养阳性19例,占22%,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肠球菌5例(42%),表皮葡萄球菌7例(37%),溶血葡萄球菌3例(16%),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5%)。本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敏感药物主要为万古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环丙沙星,对青霉素类、头孢唑啉、红霉素大多耐药。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中,因败血症所致者占较大比例。对所有病理性黄疸患者应常规做血培养。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肠球菌。在血培养报告之前宜选择针对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并结合本地区病原菌和药敏特点经验性用药。
作者:陆少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观察服用根据滋补肝肾、养血和血法自拟的滋水和血丸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确诊为局限型白癜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组66例给予中药滋水和血丸口服,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1.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使用滋补肝肾、养血和血的滋水和血丸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郭洪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利用激光定位系统提高乳腺癌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质量及提高摆位的重复性。方法在乳腺癌定位时将激光定位系统投射“+”字线画在病人体表,放射治疗时利用激光定位系统来帮助治疗摆位,特别是在治疗乳腺癌胸壁切线野时尤其重要。正确,有效地利用该系统,使之能在治疗中既简单,又准确无误地为提高重复摆位提供方便。结果表明激光定位系统是一种确保放射治疗体位重复性和提高放射治疗精度的有效而且必不可少的放射治疗摆位工具。
作者: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方法对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的儿童进行诊疗。结论经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培养2次阴性为痊愈。病情重、日龄小、出生体重低、诊治不及时、有耐药菌株及严重并发症者预后差。
作者:于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妇科疾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53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共施行118项操作,全部在宫腔镜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30~120min,术后无需镇痛,6h后拔除导尿管,且术后24 h内恢复肛门排气,出院后门诊随访3~12个月,17例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8例,妊娠率为47.1%;纵膈子宫8例患者中足月妊娠4例、自然流产1例。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解决了单纯宫腔镜或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的局限性,可同时诊治盆腔内妇科疾病,在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操作,可提高对妇科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安全性与手术的有效性。
作者:蔡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颈椎退行改变,产生颈、肩、背、臂的疼痛,麻木,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以及眩晕、瘫痪等症状时,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由于颈部活动和承受重力较大,所以易劳损而发病,其中以第4、5、6、7颈椎多见。
作者:王建东;高丽;王姜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为了解掌握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的诊断与报告状况和科学防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赤壁市医疗机构性病门诊开展督导检查。结果相关制度不完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项目设计不全,填写内容不完整,执业医生对梅毒诊断标准理解不透,存在梅毒过度诊断报告、漏报,疑似梅毒订正时间过长达4月;外包检测样品未登记。结论赤壁市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诊断与报告,与国家要求相差一定的差距,应采取规范统一的门诊日志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薄,填写内容准确完整,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执业医师性病诊断培训和疫情管理员培训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梅毒病例诊断与报告水平。
作者:高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择期小儿腹腔镜全麻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50例,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阿托品组;观察组为盐酸戊乙奎醚,每组25例。观察患儿肌注前用药时(T1),肌注前用药后30min(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T5),各时点的MAP、HR、SpO2和T值。观察患儿唾液分泌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观察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T3, T4,T5等时点,唾液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地抑制口腔呼吸道腺体分泌,不明显增加心率、血压,同时可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是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术前用药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兴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减少小儿口鼻腔吸痰患者损伤护理方法的改进。方法选取我科小儿口鼻腔吸痰的患者4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吸痰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方法改进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粘膜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方法改进的措施后吸痰前血性痰液以及吸痰后的血性痰液均较对照组少,经比较粘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口鼻腔吸痰实施有效的护理改进方法能够明显降低吸痰所造成的粘膜损伤程度,提高吸痰效果,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旭瑶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溶栓治疗的措施。结论对溶栓剂的选择,临床医师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个体化,并参考大型临床实验提供的效益/危险比率资料,加以综合评估。
作者: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57例(62眼),随机分成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A组)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组(B组)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术后平均4.53±1.12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B组平均8.25±1.21d角膜创面愈合,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愈31眼,复发1眼;B组治愈26眼,复发4眼。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均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但两者相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羊膜移植术后具有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效果更佳。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传染科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关系的质性研究,以找到新护士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新护士工作能力、改善临床师生关系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新分到传染科的10名女性护士,工作时间为1~2年。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10名不同科室的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关系的真实体验。结果新护士认为带教老师的态度、综合能力的强弱、道德水平均对新护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名新护士都认为与带教老师间有距离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注重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教老师严于律己,提高综合能力;新护士谦虚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并使其尽快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作者:陈晓艳;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临床诊断中对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方法我院收治的51例临床确诊为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首次使用多层螺旋CT获得的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13例可见大脑中动脉一侧出现高密度影,25例可见脑组织局部出现肿胀,31例患者脑实质出现密度降低影,6例患者检查基本正常。首次42例患者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占整组人数的82.4%),4例患者无特征性表现,5例患者可疑。CT诊断33例患者为急性期脑梗死(占整组人数的64.7%),8例患者无特征性表现,10例患者可疑。两种方法对脑梗死的诊断率进行比较,P<0.05,存在差异。多层螺旋CT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作用较强。结论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脑组织局部肿胀和脑实质发生密度降低,且多层螺旋CT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检查的使用。
作者:孙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通过多途径实现优质护理,以落实基础护理为契机,强化人文关怀,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创建温馨病房。
作者:曾玉春;彭纯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烧伤的清创术。方法对烧伤患者进行烧伤清创术。结论近年来,为了避免重度烧伤病员因清创术打击,加重休克期病情,主张采用简单清创术,以下简称清创术。
作者:詹学哲;汤维波;黄大华;刘颖;刘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患者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产生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护理安全的措施,即: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重视护士的专业与技能的培训,预防为主,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
作者:谷中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的检验方法。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的检验方法。结论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在临床朕氧菌感染中很常见,其中,类杆菌属占第一位。近年由DNA中G+C及同源性差异,原类杆菌届差不多划归了3个菌属,即来自口腔的革兰阴性房氧杆菌(原类杆菌)现差不多都归类于普霄沃菌属(Prevotella)、卟啉单胞菌属,以及肠道的原类杆菌属。,其次为梭杆菌属,偶有纤毛菌属和沃廉蔺属或月形单雕菌属。
作者:初桂芝;林丽;李简薇;付杰;邓淑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制定妇安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椿皮、黄柏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药材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6%(n=9) RSD=2.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马东;谭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2011年至2012年龙陵县辖区内57家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龙陵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状况,为管理者制定医疗机构控感管理错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评价消毒卫生质量状况。结果2011至2012年监测样品共565份,合格509份,总合格率为90.09%,其中城区医疗机构监测309份、合格298份、合格率为96.44%,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监测256份、合格211份,合格率82.42%,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6.55、 P≤0.05),各监测项目中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使用中消毒液128份,合格128份,合格率100%;产包及穿刺包57份,合格57份,合格率100%;物体表面98份、合格96份、合格率97.96%;医护人员手191份,合格164份,合格率85.86%;空气91份,合格64份,合格率70.33%。结论监测的五类样品中,空气合格率较低。其次是医护人员的手,提示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朱变仙;洪家奇;卢双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0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肢体锻炼的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四周后,比较患者肢体功能并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4周后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Ⅳ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影响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
作者:王宾艳;孙雯;刘芹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