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诊断与报告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彬

关键词:医疗机构, 梅毒, 诊断, 报告
摘要:目的:为了解掌握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的诊断与报告状况和科学防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赤壁市医疗机构性病门诊开展督导检查。结果相关制度不完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项目设计不全,填写内容不完整,执业医生对梅毒诊断标准理解不透,存在梅毒过度诊断报告、漏报,疑似梅毒订正时间过长达4月;外包检测样品未登记。结论赤壁市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诊断与报告,与国家要求相差一定的差距,应采取规范统一的门诊日志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薄,填写内容准确完整,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执业医师性病诊断培训和疫情管理员培训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梅毒病例诊断与报告水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危急重症病人院前转运的急救护理防范

    0引言危急重症病人是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常因检查,治疗等方面原因需要进行院前转运。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及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革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及生化的2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以及生化相关指标检测,对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012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并确诊的MM患者22例,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尿素氮、肌酐、血清钙以及血清蛋白测定,采用Microtech全自动电泳仪对血清M蛋白进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在22例患者中,有21例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M蛋白。其中IgG型14例(63.64%),IgA型5例(22.73%),IgD型1例(4.55%),双克隆型1例(4.55%)。14例IgG型和5例IgA型MM患者血清IgG和IgA水平相应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值;1例IgD型MM患者IgG、IgA和IgM均降低;1例双克隆型MM患者,分别有相应的IgG和IgM升高。22例MM患者血尿素氮、肌酐、钙以及总蛋白均较正常值有明显升高。结论免疫球蛋白与生化相关指标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鲁亚慧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脑出血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疾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重者危及生命,轻者常常留下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护理已经成为患者康复期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赵芹;王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水痘和腮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析小儿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过程对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水痘和腮腺炎都属感染性疾病,因此应该做好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对预防疾病的扩散有重要作用。

    作者:沙维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确诊为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5例,采用依立替康200mg/m2,洛铂35mg/m2,21d为一个周期,在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21例,疾病缓解率(ORR)37.8%,疾病控制率(DCR)5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SF)4.8月,中位生存期(OS)8.4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黄海真;张传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对女性健康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对女性健康的重要意义。方法针对我区的妇女进行研究,实施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方法。结果对于妇女宫颈癌前期病变进行筛查,宫颈癌前期病变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手段。结论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能够加强女性身体健康,更能够提高女性健康意识,对宫颈癌疾病有相应的了解。

    作者:盘芳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炎应用利普刀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68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84例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阴道流液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宫颈炎首选的方法。

    作者:申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

    目的:简述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方法对病区的业务技术进行管理。结论护理教育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理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护理。方法通过对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避免发生并发症,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结果留置针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1]。结论正确的留置方法及护理可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每日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周义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尿失禁治疗仪治疗SUI现状

    0引言目前,对尿失禁种类的定义尚未能完全统一,较为公认的是6种主要类型,即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及尿瘘与畸形。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腹压大于大尿道压时,由于尿道括约肌弛缓和无力使形成的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疾病[1],多在咳嗽、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发生,以肥胖的中老年经产妇为多,是常见的类型,约占50%[2]。

    作者:袁平;李春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臀位分娩方式及助产术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围产医学不断发展,围产期的保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臀位分娩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异常分娩。臀位产是常见的一种难产,近期报道发生率为4%左右。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围产儿死亡率已大量减少,但臀位产儿的死亡率仍较高。所以如何正确地处理臀位,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臀产儿的预后,已成为每个产科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下面对此加以论述。

    作者:韩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意义。方法将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112例脑梗死进行分组,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梗死部位、脑彩超、颈部彩超结果与非进展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症加重以24h内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纤维蛋白增高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针对可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作者:高明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舒血宁注射液的用药分析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进行用药分析。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临床过程中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结论该病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针对具体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具有家的感觉的进餐环境,从而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

    作者:王苹苹;袁明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改进前3个月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标本管理实施,送检标本防腐合格率达100%,标本丢失0个,责任纠纷0起,送检标本与病理检查单完全相符,与病理标本登记本完全一致,保证标本的规范管理。

    作者:鲁玉凤;王建辉;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50例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全程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患者精心的护理,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结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和谐了医患关系。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遵义市2005至2012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遵义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疫情,科学制定肺结核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至2012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至2012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40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2.18/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遵义、仁怀、桐梓、红花岗、习水等县、区(市),占总病例数的55.6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居多;2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1.01%;男性为发病主体,男女性别比为1.84: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64%。结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仍在农村,应充分发挥基层结防医生作用,以抓病人管理为核心,强化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病人规则治疗率,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作者:瞿彬;王世平;沈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68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前椎体高度及cobb角,采用行后路椎管减压及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10,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均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发生。除1例脊髓神经功能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F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其复位准确、固定牢靠,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对患者体质改善、预后、疗效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放化疗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设立对照组10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放化疗后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体重、体力评分均有一定幅度提高;放化疗耐受性提高,生存改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结论积极均衡的营养支持是可提供肿瘤患者所需基本营养物资,预防和减轻放化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提高疗效,改善生存和预后。但同时也应注意,营养支持并不提倡常规使用,仅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使用。

    作者:罗方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0引言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各种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晕厥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非常重要,如果护理措施得当,可以有效的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龙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