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血宁注射液的用药分析

王海霞

关键词:舒血宁, 用药, 分析
摘要: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进行用药分析。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临床过程中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结论该病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34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患者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气胸的发生。结果此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终自发性气胸症状均治愈,并且病情得到控制,终均出院采取家庭式氧疗。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气胸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康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滋补肝肾、养血和血法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观察服用根据滋补肝肾、养血和血法自拟的滋水和血丸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确诊为局限型白癜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组66例给予中药滋水和血丸口服,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1.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使用滋补肝肾、养血和血的滋水和血丸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郭洪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报告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70岁以上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本组除一例术后10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均好转痊愈出院。

    作者:董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PICC在老年女性患者多疗程化疗中的应用体会

    0引言对于多疗程肿瘤化疗、血管条件较差难以穿刺、避免血管严重刺激的老年患者,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29例多疗程化疗老年患者实施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通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多疗程化疗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特点出现了置管困难、自行拔管、感染、导管脱出等多种并发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分析讨论,总结教训,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开展和推广PICC。

    作者:耿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研究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分别用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血细胞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检测。比较上述2种不同质控物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HCT、MCV、MCH、MCHC 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两种质控物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MCH 2个月均无显著变化,四川迈克的HCT、MCV、MCHC 2个月有显著性变化,而上海伯乐质控物HCT、MCV、MCHC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用以上两个厂家的质控物进行血常规室内质控检测时,个别指标的稳定性不同。

    作者:姜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89例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8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10mg瑞舒伐他汀,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粒0.26g,每天3次。两组患者疗程为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44例患者,显效16例(36.36);有效15例(34.09);无效13例(29.55);治疗组45例患者,显效24例(53.33);有效17例(37.78);无效4例(8.89);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0.45%),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降压及心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8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于临床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托幼园所儿童孤独症筛查工作浅谈

    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和及早的行为矫治,扩大辖区儿童独孤征的筛查范围,使更多需要求助的孤独症儿童受益,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儿童整体的身心素质。我们以服务民生、服务儿童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辖区内各托幼机构孤独症筛查工作。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50例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全程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患者精心的护理,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结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和谐了医患关系。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了解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为患儿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输液护理,提高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程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外科临床护理模拟情景教学的运用研究

    本文通过探讨模拟情景教学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得出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模拟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巩固和提高。

    作者:林静;林芬;游秋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切实落实基础护理,采用优质服务全程引导就诊,培训导诊、分诊护士的优质服务理念、人文关怀知识,重塑护士礼仪,规范服务用语,营造和谐温馨的病区环境,传递安全有效的亲情服务等措施,全面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裴晶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56例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5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株,占66.0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高,占48.21%;革兰阳性球菌11株,占19.64%,真菌8株,占14.2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拉考宁有较高的敏感性;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的肠杆科菌株及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肠球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力康唑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球菌和真菌感染的比例升高,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尿失禁治疗仪治疗SUI现状

    0引言目前,对尿失禁种类的定义尚未能完全统一,较为公认的是6种主要类型,即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及尿瘘与畸形。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腹压大于大尿道压时,由于尿道括约肌弛缓和无力使形成的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疾病[1],多在咳嗽、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发生,以肥胖的中老年经产妇为多,是常见的类型,约占50%[2]。

    作者:袁平;李春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方法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办法进行剖析。结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邵星月;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借助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检查等辅助检查可提高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正确率。治疗采用及时对症支持治疗方法。32例患儿治愈1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其中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患儿的预后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范永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溶栓治疗的措施。结论对溶栓剂的选择,临床医师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个体化,并参考大型临床实验提供的效益/危险比率资料,加以综合评估。

    作者: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预防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体会。方法手术室护理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总结,做出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手术室的不良事件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降低危险的发生。结论手术室常会出现不安全事件发生,对于不安全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避免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袁有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及对靶器官的影响

    目的: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分析江苏省省级机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并探讨其对靶器官的影响。方法入选人群为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55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B组)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C组)55例,共三组。分别对其进行24小时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比较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及其变异性,了解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BPV及左心室产生的影响。结果①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②三组患者LVMI与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及其变异性未见明确正相关(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可以引起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但增大的血压变异性及糖代谢异常并未导致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显著变化,提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马东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肝患者12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双虎清肝颗粒和胸腺肽胶囊等一般药物进行治疗,给实验组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一般症状的缓解程度和肝功能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的治疗,2个月后我们可发现实验组患者一般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患者ALT、AST、TBIL的值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ALB的值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一般症状和提高肝功能的恢复,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妍;闫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滴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对催产效果的影响

    0引言缩宫素是加强宫缩,缩短产程,促进分娩的首选药物,可减少产力因素引起的难产,提高母儿健康水平[1],妊娠后期特别是临产前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敏感,小剂量缩宫素便能使子宫平滑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增强、收缩频率增加并保持正常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同时松弛子宫颈管,致胎先露下降而分娩[2]。静脉滴注缩宫素是目前公认安全的产前给药途径,它可随时调整给药剂量保持适当的宫缩,一旦发生异常也可随时停止用药。在分娩过程中正确使用缩宫素催产,是提高母儿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3]。

    作者:吴秀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