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夯实基础护理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裴晶

关键词:门诊,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摘要: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切实落实基础护理,采用优质服务全程引导就诊,培训导诊、分诊护士的优质服务理念、人文关怀知识,重塑护士礼仪,规范服务用语,营造和谐温馨的病区环境,传递安全有效的亲情服务等措施,全面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病的预防和自我康复治疗

    0引言颈椎退行改变,产生颈、肩、背、臂的疼痛,麻木,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以及眩晕、瘫痪等症状时,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由于颈部活动和承受重力较大,所以易劳损而发病,其中以第4、5、6、7颈椎多见。

    作者:王建东;高丽;王姜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析心导管射频消蚀术介入性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的护理工作。方法选择佳心血管病诊疗方式,进行人性化护理。结论。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相关管理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2年180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期间的基本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524例患者,433例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结论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脾切除术后继发肠扭转教训分析

    1病例介绍男,49岁,因左腰部疼痛4+天,于2006年9月13日10时入院,有受伤史和服活血化瘀中成药史,作B超检查,提示脾破裂,腹腔内有大量的积液,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腹腔不凝之血液,查体:T36℃,脉搏116次/分,血压116/94mmHg,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外伤性脾破裂。入院当天中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和脾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脾纵轴全层裂伤,呈粉碎性,被大网膜和血凝块包裹,腹腔积血和血凝块约2000毫升,其余无异常。术后输液抗炎治疗,当天查血球分析:WBC 9.1×109/L 、N82.1%、HB96g/L,术后第一天的尿量2500ml。30多小时后出现恶心、想呕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缓减,40小时出现呕吐少量褐色胃内容物,行胃肠减压,继续输液抗炎治疗,术后2天多肛门排气数次。查血球分析:中性94.3%、白细胞总数18.2×109/L、HB90g/L,术后3天,患者自觉心慌,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后缓解,术后3天下午,体温升至39.4℃,予以对症处理后,体温下降,2小时后,进少许牛奶后呕吐,嘱禁食。于术后3天多病员因感染中毒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作尸检证实:空肠上段扭转540度,扭转小肠呈暗褐色。

    作者:赵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激光定位系统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激光定位系统提高乳腺癌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质量及提高摆位的重复性。方法在乳腺癌定位时将激光定位系统投射“+”字线画在病人体表,放射治疗时利用激光定位系统来帮助治疗摆位,特别是在治疗乳腺癌胸壁切线野时尤其重要。正确,有效地利用该系统,使之能在治疗中既简单,又准确无误地为提高重复摆位提供方便。结果表明激光定位系统是一种确保放射治疗体位重复性和提高放射治疗精度的有效而且必不可少的放射治疗摆位工具。

    作者: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复方甘草酸苷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共计57例,26例患者为常规治疗组,31例患者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分别以2周为1疗程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对两组进行比较,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组明显要高,对于腹型与关节型紫癜的治疗与激素有一样的效果。结论过敏性紫癜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华;江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护理。方法通过对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避免发生并发症,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结果留置针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1]。结论正确的留置方法及护理可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每日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周义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舒血宁注射液的用药分析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进行用药分析。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临床过程中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结论该病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采血标本与静脉穿刺同步进行方法及健康宣教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材料韧性好,对血管刺激性小,操作简单,保护血管,减少患者每天因输液时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为采集血标本,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用静脉留置针为病人穿刺成功后退出针心,用透明敷贴固定针柄。其优点是:①简单方便快捷,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②避免反复穿刺采集血标本,减少病人痛苦,保护血管。③减少了因输液及用药因素对化验结果影响。在留置针期间加强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触痛,有无渗血渗液、脱落等,如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秦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肠瘘的内科治疗方法与营养支持

    目的:讨论肠瘘在内科治疗中的具体方法。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进行过内科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回访,总结内科治疗的优势。结论在肠瘘初期,内稳态失衡可直接或间接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丢失的肠液中含有大量水份,高位肠瘘每日肠液丢失量可达3000~5000 ml,如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则导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血液浓缩,肾功能损害,甚至休克的发生。在失水同时,大量电解质随之丢失,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多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作者:张丽华;李中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与对策

    目的:对当前护理工作中引起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护理中避免护理纠纷的措施。方法首先找出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因素,对这些因素以文字的形式罗列出来。结果有了导致护理纠纷的因素,我们对这些因素一一找出防范的对策。结论对策的出台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出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护患沟通良好。

    作者:张新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丹参酮IIA磺酸钠是丹参酮IIA的衍生物,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本文应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4天后,评价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唐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即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可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1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确诊的16例瘢痕妊娠病例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16例瘢痕妊娠病例中,超声表现可分为三型:①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5例,②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7例,③瘢痕处及宫腔内包块型4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准确的对子宫瘢痕妊娠进行诊断,能够显示孕囊的位置、大小以及子宫肌层的厚度及供血情况,能够及时诊断并动态观察其治疗效果[1]。

    作者:王玉梅;郑建平;娄睿;赵建平;刘春涛;薛景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4例

    目的:探讨观察用自拟的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24例服用自拟中药抑肝培土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医组显效率(治愈+显效)为79.2%,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37.5%与70.8%。结论服用自拟的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马世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对患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本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年内对1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与实施前一年的调查方法相同,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与实施前一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9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和感谢明显增多。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的发展。

    作者:胡慧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上升趋势,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而我院作为基层医院,专科知识比较薄弱,相对病种较少,复杂疑难手术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共同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肠癌细胞系Galectin-1在双歧杆菌粘附和粘附拮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粘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粘附试验,用光镜分析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试验、竞争试验和替代试验,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粘附拮抗作用。结果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均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道几种常见致病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均表现了较强的粘附拮抗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双歧杆菌相对于活菌有更强的粘附拮抗作用,显示其作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情景。

    作者:顾猛;吴为民;张纯林;华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45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救治成功率为97.8%。结论对于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完善相关不足,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后使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程序更加严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且治疗组死亡率低,可见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阿古丽?斯兰木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