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彩霞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及病原菌种类分布、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8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5例血培养阳性19例,占22%,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肠球菌5例(42%),表皮葡萄球菌7例(37%),溶血葡萄球菌3例(16%),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5%)。本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敏感药物主要为万古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环丙沙星,对青霉素类、头孢唑啉、红霉素大多耐药。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中,因败血症所致者占较大比例。对所有病理性黄疸患者应常规做血培养。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肠球菌。在血培养报告之前宜选择针对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并结合本地区病原菌和药敏特点经验性用药。
作者:陆少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术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我们探讨120例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脑血管狭窄病人,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5例,总结高灌注综合症的护理体会。结果5例高灌注综合征病人痊愈出院。结论脑血管支架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罕见,且凶险,及时发现,给予干预处理,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引起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于绍霞;相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析小儿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过程对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水痘和腮腺炎都属感染性疾病,因此应该做好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对预防疾病的扩散有重要作用。
作者:沙维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疟疾的中医诊治。方法对患有疟疾的病人进行中医诊治。结论疟疾及时治疗,可治愈。但日久肝脾肿大,功能损伤,影响健康。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消灭蚊虫。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疟区要反复进行普查治疗,直至根治。
作者:李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危急重症病人是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常因检查,治疗等方面原因需要进行院前转运。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及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革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论文探讨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对105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劳秀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临床表现及转归等特点。方法对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住院并确诊为过敏性紫癜218例患儿的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段为8岁以上136例(62.3%),发病诱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150例(68.8%),链球菌感染13例(5.96%),支原体感染10例(4.59%),柯萨奇病毒2例(0.92%),食物药物过敏6例(2.75%),无明显诱因37例(16.9%);临床表现:单纯皮肤型28例(12.8%),关节型26例(11.9%),腹型135例(61.9%),肾型29例(13.3%);腹型135例呼气性C13阳性为111例(82.2%);复发病例11例(5%),腹型复发3例(1.4%),95%患儿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HSP好发年龄为8岁以上,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HP感染为新疆地区HSP发病主要因素,尤以腹型为显著,腹型HSP病因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以腹型为主,肾型少,与腹型及关节型早期使用激素减少肾脏损害发生有关;HSP治疗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及时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并视情况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治愈率高,预后较好,针对HP感染给予三联抗HP治疗,有效控制感染,明显降低腹型复发率。
作者:季雪红;李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及护理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护理专业逐渐成为中职卫校的主干专业,护理班级的不断增多,实训条件的限制,《护理学基础》实训课压力逐渐彰显出来,通过整合实验内容,加强知识识记、交叉实践、错开教学进度、课余开放实验室、抽查考试、实验室划分及功能固定、资源共享、引入学生管理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开腹后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时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时刻MAP(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B组T2~T5时刻的MAP、HR变化情况相比较A组T2~T5时刻有显著差异性(P<0.05),B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波动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手术,能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避免了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现象发生。
作者:季称心;王占强;詹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手术室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外科医疗工作场所,性质及所涉及的护理技术等与其他病房不同,护生在手术室实习四周,让她们在四周内熟悉工作环境、性质,掌握术中配合等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化手术室管理观念不断新,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手术室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针对手术室带教存在的难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笔者将带教工作中对策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作者:王许平;张利婷;刘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女性妇科炎症发病相关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通过物理、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的120例妇科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患者中手术治疗15例,物理治疗32例,药物治疗73例,治愈9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8%,无效2例。结论广大女性朋友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人工流产,切忌长期服用抗生素及避孕药物,每年定时对妇科进行常规检查,以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发现妇科炎症时,应积极采取物理、药物等方法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经积极预防及治疗,绝大多数妇科炎症是可预防可治愈的,以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王昭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上升趋势,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而我院作为基层医院,专科知识比较薄弱,相对病种较少,复杂疑难手术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共同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瘿病的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有瘿病患者进行内科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总结。结论瘿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这一基本原则贯穿瘿病治疗的始终。根据其有无血瘀、是否郁而化火、是否火盛阴伤等情况并用活血化瘀、清肝泄火、滋阴降火等消瘿散结之法。
作者:韩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确诊的16例瘢痕妊娠病例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16例瘢痕妊娠病例中,超声表现可分为三型:①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5例,②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7例,③瘢痕处及宫腔内包块型4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准确的对子宫瘢痕妊娠进行诊断,能够显示孕囊的位置、大小以及子宫肌层的厚度及供血情况,能够及时诊断并动态观察其治疗效果[1]。
作者:王玉梅;郑建平;娄睿;赵建平;刘春涛;薛景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为患儿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输液护理,提高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程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其中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作者:房进辉;边婧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围产期护理,有效的降低产妇妊娠风险的措施。方法我院对收治的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进行研究,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对于子痫与先兆子痫的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围产期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并发症采取措施。结果此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经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71.4%,有效率为25%,无效率为3.6%。结论对于重度妊高症的患者,病情相对于较为复杂,发展较快,密切的进行临床观察与有效地围产期护理干预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安全保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志满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借助于心脏超声评价De Vega成形术、Kay成形术及成形环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线性成形术及成形环成形术各4O例患者,对术前、术后的下列指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返流程度、舒张期三尖瓣瓣环内径。结果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返流程度、舒张期三尖瓣瓣环内径在术后近期均明显下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中期的以上各指标成形环成形组要优于线性成形组。结论成形环成形和线性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的近期效果相似,中期效果成形环成形术略优。
作者:刘毅君;邓盛;熊荣生;李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患者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产生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护理安全的措施,即: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重视护士的专业与技能的培训,预防为主,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
作者:谷中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今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协助生活护理等舒适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颖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