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梅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的制备方法,以及更昔洛韦片的制备工艺。方法用市售更昔洛韦原料药制备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再用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制备片剂并与市售更昔洛韦原料药制备的片剂进行溶出度的比较。结果得到的更昔洛韦晶体中含有的结晶水的含量为9.60%,含有1.5个结晶水。用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制备的片剂溶出较快。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更昔洛韦片剂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活性成分容易溶解,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程东方;李明杰;刘明霞;朱玉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0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儿给予纠正缺氧、止咳平喘、抗炎、抗病毒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108例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96.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能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因其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首选药物。
作者:骆财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进行护理。结论术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术后严密的伤口观察、良好的伤口护理,可以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卧床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戴亚男;于凤莲;孟海鸿;付东;闫秀华;马明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45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救治成功率为97.8%。结论对于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完善相关不足,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后使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程序更加严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天后比较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分析基层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跃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论佳清洗、保养腹腔镜方法。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灭菌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检测标准》中有关规定实施操作。结果腔镜灭菌合格,控制感染。结论用佳清洗,保养技术,使医疗器械寿命延长,降低医疗成本,减少院内感染机率。
作者:张莉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干预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舒缓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效减轻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郑影;陈成生;郑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粘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粘附试验,用光镜分析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试验、竞争试验和替代试验,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粘附拮抗作用。结果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均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道几种常见致病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均表现了较强的粘附拮抗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双歧杆菌相对于活菌有更强的粘附拮抗作用,显示其作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情景。
作者:顾猛;吴为民;张纯林;华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病例介绍男,49岁,因左腰部疼痛4+天,于2006年9月13日10时入院,有受伤史和服活血化瘀中成药史,作B超检查,提示脾破裂,腹腔内有大量的积液,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腹腔不凝之血液,查体:T36℃,脉搏116次/分,血压116/94mmHg,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外伤性脾破裂。入院当天中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和脾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脾纵轴全层裂伤,呈粉碎性,被大网膜和血凝块包裹,腹腔积血和血凝块约2000毫升,其余无异常。术后输液抗炎治疗,当天查血球分析:WBC 9.1×109/L 、N82.1%、HB96g/L,术后第一天的尿量2500ml。30多小时后出现恶心、想呕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缓减,40小时出现呕吐少量褐色胃内容物,行胃肠减压,继续输液抗炎治疗,术后2天多肛门排气数次。查血球分析:中性94.3%、白细胞总数18.2×109/L、HB90g/L,术后3天,患者自觉心慌,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后缓解,术后3天下午,体温升至39.4℃,予以对症处理后,体温下降,2小时后,进少许牛奶后呕吐,嘱禁食。于术后3天多病员因感染中毒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作尸检证实:空肠上段扭转540度,扭转小肠呈暗褐色。
作者:赵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与误诊情况,为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更好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点,早期诊断,误诊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本组病例首次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占48%),误诊其他疾病13例,误诊率达52%。其中误诊为冠心病5例,误诊为瓣膜病3例,误诊为脑血管疾病3例,误诊为急腹症2例。所有2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按De Bakey[2]法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结论 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其临床特点,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才能及时诊断本病。
作者:刘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依照血站“一个办法和两个规范”,切实规范化建设血站,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健康安全。
作者:张胜;常喜东;罗桑大庆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现代化手术室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还要有规范化的管理[1]。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外科手术治疗日益精细和复杂,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理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根据外科手术需要,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形成“手术室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管理模式,对手术配合、理论和技能培训、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实行专科化,固定化,定岗定责,分工明确,极大地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郝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方法筛选出87例早期PD患者入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和Hoehn-Yahr评价运动症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HR-QOL。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结果87例早期PD患者中有51例存在抑郁状态(CES-D≥16分),无抑郁状态患者36例(对照组)。抑郁状态组患者除躯体疼痛(BP)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分值较对照组均下降。躯体功能(PF);躯体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早期PD患者的HR-QOL,是导致早期PD患者HR-QOL恶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玉梅;秦悦洋;房秋;李晶鑫;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医院的业务运营、实物管理、财务核算都已基本实现网络化,医院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措施也已固化于计算机软件操作步骤中,所有这些变化给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审计对象、审计线索等带来巨大冲击,内部审计信息化成为医院内审工作的必然趋势。
作者:王平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口服,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服药治疗8周后,两组治疗后SBP、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降压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有效率为7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心率明显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8.3%。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作用稳定,因其效果显著、用药方便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胡述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6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EA)。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镇痛和肌松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B组,A组术中镇痛和肌松效果较B组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克服了EA局麻药用量大、术中镇痛不全及肌松不完善等缺点,可安全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
作者:张剑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患者,女,23岁,农民,因“右颌下包块,伴疼痛4天”于2012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颌下疼痛、肿胀,并触及一包块,在当地诊所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应用,症状略减轻,患者于数月前曾有右侧耳鸣、听力下降症状;患者于10月26日来我院门诊检查,查体:咽部粘膜红润,右侧鼻咽部见一约“蚕豆”大小新生物,隆起,表面较光滑,质软,色淡红,右颌下可触及一约“鹌鹑蛋”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尚可,触痛(++),故予以行鼻咽部CT检查,CT扫描件右侧咽隐窝消失,右鼻咽部扫见大小约3.49CM*1.91CM肿块影,CT值49UN,密度均匀,有包膜,边界清楚,右颌下彩超检查示:右颌下腺肿大,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经科室会诊,患者病程中无痰中带血,无头痛,结合体检及特殊检查,也2012年10月30日在表麻+局麻下行:“经口、鼻内窥镜下右侧鼻咽部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鼻咽部,切开鼻咽部肿块表面粘膜,即可见粘膜下光滑囊壁包裹新生物,呈淡黄色,质软,完整取出一囊性物,大小约3.5cm×3.0cm×1.5cm,术后切开该囊性物,见内为脂肪样组织,予以行病理检查,镜检:大片成熟脂肪细胞及成束梭形细胞,梭形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卵圆形或圆形,无核分裂象,细胞间可见少量粘液样基质核较丰富的胶原纤维。诊断为:鼻咽部脂肪瘤(右侧),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药物应用,患者于2012年11月5日出院,出院检查见患者切口愈合可,右耳听力明显提高,无耳鸣现象,右颌下包块明显缩小,无疼痛,随访半年无复发,无痰中带血及鼻出血,无听力下降、耳鸣及头痛,右颌下腺无肿大及疼痛。
作者:龚宝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20调度员基本素质对院前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院前急救调度工作核心力量调度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个人综合素质,调度技术水平以及院前急救的效率。结果通过加强调度的培训,调度员的个人综合素质、调度技术水平及院前急救效率大大提高了。结论调度员是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中的核心力量,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发展,依靠的是调度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调度人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方式的学习,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急救医疗体系的要求,以提高调度工作效率。
作者:陈彦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为患儿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输液护理,提高患儿家长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程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