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39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人工瓣膜置换术,完善术前各项护理准备,术后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均成功,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4.29±6.29d。结论对于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上升。
作者:兰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前椎体高度及cobb角,采用行后路椎管减压及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10,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均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发生。除1例脊髓神经功能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F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其复位准确、固定牢靠,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本文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着手,阐述了在校大学生患癔病的多种因素及临床表现,探讨了心理干预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积极作用,以预防和减少癔病的发生,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大学教育与生活。
作者:李福生;涂勇;李海燕;阿依努尔;仇立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治疗1月内行3~5次心电图检查,异常110例(占91.7%),其中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随着疾病的加重或减轻而出现不同改变,病情危重患者心电图改变较病情轻者出现率高且典型,所以,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睿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析小儿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过程对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水痘和腮腺炎都属感染性疾病,因此应该做好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对预防疾病的扩散有重要作用。
作者:沙维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泌尿系三维成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泌尿系疾病患者50例,应用64排螺旋CT分别行常规薄层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并将所得数据传输至影像工作站进行MPR、VR及MIP等三维重建,对其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肾或输尿管结石33例,肾、输尿管或膀胱占位8例,炎症6例,先天性畸形2例,输尿管内血块1例。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不仅能够获得清晰的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的三维重建图像,而且能够准确地显示出泌尿系统整体和局部的细微结构、形状、走形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还可对图像进行旋转、切割、放大等后处理操作,对于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可靠价值。
作者:王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就诊治疗的牙折裂患者30例,患牙共44颗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牙采取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44例患牙在修复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68.18%(30例)、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4.09%(37例)、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40例)。结论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可以一次性完成,并且对正常的牙体组织破坏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初步探讨分析印片细胞学在术中行乳腺肿瘤快速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乳腺肿瘤术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行印片细胞学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比较行印片细胞学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印片细胞学在术中乳腺快速肿瘤病理诊断中,对纤维腺瘤、脂肪坏死、浸润性导管癌、黏液性癌以及髓样癌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的诊断准确率为92.8%,对于浸润性小叶癌的准确率为87.5%。印片细胞学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8.3%。结论印片细胞学在术中乳腺肿瘤快速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准确率,其操作简单、速度快捷、准确率高,尤其适宜在无条件行冷冻切片法确诊的基层医院使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子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本文就手部湿疹在疾病分类、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及分析。结果表明,手部湿疹的治疗应先鉴别致敏原,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轻中型患者避免皮质类固醇的使用,重症患者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可以配合使用,症状缓解后建议逐步减少对皮质类固醇的依赖,多采用中医药及其他更安全的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复发。
作者:赵俊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采用氯茴酸(列奈)类联合双胍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磺酰脲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氯茴酸(列奈)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VSD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使用VSD封闭负压引流对18例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护理。结果18例患者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全部治愈,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其中12例在2周内治愈。结论 VSD封闭负压引流是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有效、持续的负压引流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领导者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及非权力影响力组成。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力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而非权力影响力则是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和实现行为的自然性影响力,由领导者的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因素组成。非权力影响力对他人的影响是以内在感染的形式潜在地发挥作用,对他人的影响不带强制,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为主动、随从的自觉服从,在领导者影响力中起决定作用,比权力影响力广泛持久,而且制约权力影响力。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的管理者,担负着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多项工作。护士长行使领导职能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建立护士长权威;如何发挥领导作用。非权力影响力是护士长人格魅力的体现。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模范行为对护士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使她们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护士长的工作,而树立威信是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前提。同时,过硬的技术是增强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基础,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尊重护士、真诚待人、善于处事是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关键;豁达大度的心理品质是增强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此外,护士长良好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护理单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陈忠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3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成功35例(占94.5%),死亡2例(占5.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应根据出血速度、出血量和出血部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有效的控制出血可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宝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发机制及影像检查时的影像特征。方法在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总结该病的致病原因及影像检查的影像特征。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内的数量、次数与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等有关。
作者:王大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变化及有无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等,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本次实验6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0例,临床好转12例,死亡8例,无效或恶化自请出院5例。出院的52例患者中日常生活能完全自理28例,需他人协助22例,完全依赖他人的2例。结论临床细心有效的观察、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同时对肢体功能及言语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建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每组4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临床表现及转归等特点。方法对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住院并确诊为过敏性紫癜218例患儿的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段为8岁以上136例(62.3%),发病诱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150例(68.8%),链球菌感染13例(5.96%),支原体感染10例(4.59%),柯萨奇病毒2例(0.92%),食物药物过敏6例(2.75%),无明显诱因37例(16.9%);临床表现:单纯皮肤型28例(12.8%),关节型26例(11.9%),腹型135例(61.9%),肾型29例(13.3%);腹型135例呼气性C13阳性为111例(82.2%);复发病例11例(5%),腹型复发3例(1.4%),95%患儿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HSP好发年龄为8岁以上,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HP感染为新疆地区HSP发病主要因素,尤以腹型为显著,腹型HSP病因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以腹型为主,肾型少,与腹型及关节型早期使用激素减少肾脏损害发生有关;HSP治疗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及时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并视情况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治愈率高,预后较好,针对HP感染给予三联抗HP治疗,有效控制感染,明显降低腹型复发率。
作者:季雪红;李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分析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5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对照组67例用对症支持治疗加静滴利巴韦林,治疗组68例用对症支持治疗加静滴喜炎平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5.3%,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20.1%,总有效率67.2%,并且治疗组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效果肯定,可广泛应用。
作者:高国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天后比较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