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青
目的:探讨床边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除按内科常规治疗外运用单泵进行床边血液灌流的治疗效果。结果17中毒患者中一例因高龄服药量较大行1次HP后,家人放弃治疗,其余16例均抢救成功。结论床边血液灌流(HP)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疗效迅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宜在抢救急性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时推广使用。
作者:邱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0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儿给予纠正缺氧、止咳平喘、抗炎、抗病毒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108例患儿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96.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能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因其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首选药物。
作者:骆财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改进前3个月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标本管理实施,送检标本防腐合格率达100%,标本丢失0个,责任纠纷0起,送检标本与病理检查单完全相符,与病理标本登记本完全一致,保证标本的规范管理。
作者:鲁玉凤;王建辉;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麻术后入住ICU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入住ICU的8例因各种原因需要接受全麻手术且合并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该类患者实施护理的要点。结果8例患者无非计划拔管、坠床、自残、伤人、暴力事件发生,均在入ICU后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对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麻术后入ICU患者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张晗晖;廖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15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病情观察,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4T,即张力(tone)、组织物(tissue)、创伤(trauma)和凝血酶(thrombin)。结论引产、巨大儿、剖宫产、胎盘滞留或第三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未用宫缩药等是高危因素,都可增加产后出血几率。
作者:李莉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使用克氏针固定Bennet骨折18例,微型外固定器Bennet骨折20例术后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韩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放射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疑诊冠心病患者134例行放射技术检查,并将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DR平片63例,异常率47.0%。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44例短期内行冠脉造影,40例显示有一支以上狭窄程度超过50%的冠脉病变,准确率为90.9%。64层螺旋CT机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图像对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主干及近中段的显示较满意,达到100%。DSA普通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123例中,受累血管154支181处,显示率约为91.8%。结论对冠心病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要求是应该能够为合理的治疗提供决策依据。影像学检查技术的选择应结合本单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大限度地有利于患者为首要原则。
作者:张成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粘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粘附试验,用光镜分析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试验、竞争试验和替代试验,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粘附拮抗作用。结果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均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道几种常见致病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均表现了较强的粘附拮抗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双歧杆菌相对于活菌有更强的粘附拮抗作用,显示其作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情景。
作者:顾猛;吴为民;张纯林;华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瓣膜性心脏病病人进行护理。结论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期间易发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监护护理方面有其特殊要求。术前要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术后要加强监护,维护心功能,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治心律失常、低心排等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立慧;刘怀翠;王艳艳;全先红;孟海鸿;刘旸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o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针对术后并发症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9天。结论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采集后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对临床安全输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符合献血标准并无偿献血的90份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血液采集后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对临床安全输血影响。结果 d14分别与d7、d21d比较,RBC-C3b花环率与RBC-IC花环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d14与d1、d28血液不同存储时间的IL-8检测以及RBC-SOD检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离体保存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受损,可能是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减弱。
作者:赵晓阳;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实验后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老年V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易得老年血管性痴呆,且不同年龄分组之前差异性显著,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众多且复杂不可控。结论 VD有多重危险因素,控制高危因素能减少VD出现几率,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董永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分析甲状腺腺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资料,根据病情情况分别采取以腺瘤为中心的腺叶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对其治疗的效果、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2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术后随访3~36月。其中术后声嘶3例,三月内均恢复,饮水呛咳1例,一周后恢复,无皮下血肿及手足抽搐,暂无复发病例。结论以腺瘤为中心的腺叶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是甲状腺腺瘤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不孕(不育)的问题对于婚后多年的夫妇来说是着急痛苦的事,是影响男女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性的复杂的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之一。不孕(不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许多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结果。因此,不孕(不育)的发病原因可能相当简单,也可能相当复杂。因为任何某种疾病或因素干扰了男女正常的生殖系统,均可能导致不孕或不育。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此组患者认真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状态,并制定出改善心理状态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值明显的得到改善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徐志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脑炎合理用药。方法对脑炎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的观察。结论找准病因,对症治疗。
作者:吴胜远;万平;刘有福;李延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实验组采用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疾病知识、饭食、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然后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在情绪稳定、疾病知识、饮食依从性和药物常识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暖凤;王玉华;钱英;王丽凤;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进行用药分析。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临床过程中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结论该病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方法对病区的业务技术进行管理。结论护理教育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护理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