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62例临床分析

董永在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老年人,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老年V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易得老年血管性痴呆,且不同年龄分组之前差异性显著,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众多且复杂不可控。结论 VD有多重危险因素,控制高危因素能减少VD出现几率,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2例下肢骨折患者均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规范治疗和护理并采用检验方法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其成因并提出有效防护对策。结果不同性别的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是否手术、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凝血功能异常(高凝)以及不同部位的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手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高凝血液以及骨折部位是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针对相关因素,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黄子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治疗1月内行3~5次心电图检查,异常110例(占91.7%),其中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随着疾病的加重或减轻而出现不同改变,病情危重患者心电图改变较病情轻者出现率高且典型,所以,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睿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均采取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术前的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复查心电图显示起搏器起搏与感知功能均处于良好状态,平均住院时间为7~10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今后生活带来了有效保障。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对患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本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年内对1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与实施前一年的调查方法相同,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与实施前一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9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和感谢明显增多。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的发展。

    作者:胡慧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诊断与报告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目的:为了解掌握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的诊断与报告状况和科学防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赤壁市医疗机构性病门诊开展督导检查。结果相关制度不完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项目设计不全,填写内容不完整,执业医生对梅毒诊断标准理解不透,存在梅毒过度诊断报告、漏报,疑似梅毒订正时间过长达4月;外包检测样品未登记。结论赤壁市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诊断与报告,与国家要求相差一定的差距,应采取规范统一的门诊日志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薄,填写内容准确完整,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执业医师性病诊断培训和疫情管理员培训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梅毒病例诊断与报告水平。

    作者:高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角色。方法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结合我院临床用药实际情况,提高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视程度。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护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

    作者:崔柳;黄俊红;甘义明;郑大为;孙晓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大学生癔病与心理治疗

    本文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着手,阐述了在校大学生患癔病的多种因素及临床表现,探讨了心理干预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积极作用,以预防和减少癔病的发生,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大学教育与生活。

    作者:李福生;涂勇;李海燕;阿依努尔;仇立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肠炎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对肠炎型疾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在对肠炎型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相关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论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成人肠内可吸收液体量每日为8000ml以上,故小肠疾病可引起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岳联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用皱纹包装纸与棉布阻菌效果及成本探讨

    目的:探讨医用皱纹纸包装与棉布包装的阻菌效果及成本比较。方法①25个试验包用医用皱纹纸包装,25个试验包用棉布包装并分别在灭菌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②棉布成本=(购买成本/使用次数)+单次洗涤成本+人力检查成本+隐形成本。结果①25个皱纹纸试验包在相应时间段内培养均无细菌生长。25个棉布试验包3组在0d、7d、10d无细菌生长,余下2组在14d、21d有细菌生长。②成本比较:棉布(50*50cm)单层购买成本为24/30=0.8元,洗涤成本为0.8元,人力裁剪、检查记录使用次数耗时等隐形成本很难计算。结论①医用皱纹包装纸能够确保物品的灭菌质量,具有将细菌和微生物有效隔绝,保证无菌物品在较长时间内不被细菌入侵,优于棉布包装灭菌物品的有效存放时间。②棉布成本高于医用皱纹纸成本。

    作者:解西红;张立平;谭美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炎应用利普刀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68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84例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阴道流液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普刀治疗宫颈炎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宫颈炎首选的方法。

    作者:申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PVP和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5例接受椎体成形手术的患者,其中PVP治疗组130例,PKP治疗组25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的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Cobb角度的改善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1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椎体高度及Cobb,角均较治疗前降低,PKP组降低幅度大大高于PVP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PKP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好于PVP,可有效恢复病椎高度;PVP组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更利于临床采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手部湿疹的研究进展

    本文就手部湿疹在疾病分类、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阐述及分析。结果表明,手部湿疹的治疗应先鉴别致敏原,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轻中型患者避免皮质类固醇的使用,重症患者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可以配合使用,症状缓解后建议逐步减少对皮质类固醇的依赖,多采用中医药及其他更安全的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复发。

    作者:赵俊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二维应变超声对慢性肾病心肌损害的评价

    目的:探讨整体二维超声应变成像对慢性肾病(CKD)心肌损害的价值。方法59例CKD患者,其中35例为2~3期CKD患者(组1),24例为4~5期CKD患者(组2),设40例正常对照。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结构和功能,使用二维超声应变成像评价心肌整体纵向、周向应变与应变率。结果 CKD组整体纵向应变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376,P<0.001),与心肌质量指数呈负相关(r=-0.473,P<0.01)。结论 CKD患者应用整体二维应变成像进行评价亚临床心肌功能的损害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曾慧茹;许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西藏自治区血站建设的探讨

    依照血站“一个办法和两个规范”,切实规范化建设血站,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健康安全。

    作者:张胜;常喜东;罗桑大庆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迄今病因未明。此病属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

    作者:曹杰;邱祖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66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灸为主治疗外伤性截瘫8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以针灸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8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定以针灸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法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0年11月01日到2013年04月01日收治的8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针灸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电针、穴位注射药物等。结果50例腰椎骨折患者显效3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00%;25例胸椎骨折患者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0%;14例颈椎骨折患者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为89.89%。结论针灸为主治疗外伤性截瘫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极小,值得深入探究、临床推广!

    作者:涂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危急重症病人院前转运的急救护理防范

    0引言危急重症病人是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常因检查,治疗等方面原因需要进行院前转运。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及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革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34例进行分析讨论,针对患者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气胸的发生。结果此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终自发性气胸症状均治愈,并且病情得到控制,终均出院采取家庭式氧疗。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气胸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康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慢性乙型肝炎46例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β2-微球蛋白、铁蛋白的联合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取同期健康查体4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种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各种乙型肝炎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的变化与与各种乙型肝炎的病情呈正相关的关系,变化的不同程度反应了肝脏的受损伤的程度,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