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46例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分析

汪鎏漪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肿瘤标志物, 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β2-微球蛋白、铁蛋白的联合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取同期健康查体4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种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各种乙型肝炎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的变化与与各种乙型肝炎的病情呈正相关的关系,变化的不同程度反应了肝脏的受损伤的程度,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263例耐药性分析

    0引言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其中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作者:房进辉;边婧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手术室带教的难点对策和体会

    0引言手术室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外科医疗工作场所,性质及所涉及的护理技术等与其他病房不同,护生在手术室实习四周,让她们在四周内熟悉工作环境、性质,掌握术中配合等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化手术室管理观念不断新,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手术室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针对手术室带教存在的难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笔者将带教工作中对策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作者:王许平;张利婷;刘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期间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并以大耗氧量、CI值、ST段改变、无氧阈值为治疗效果参考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4%,其中,优秀28例,良好14例,一般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6%,其中,优秀42例,良好6例,一般2例,无效0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补中益气丸对治疗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目的:浅谈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方法对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童进行护理。结论由于新生儿防御功能低下,局部轻微的感染亦可导致菌源扩散,造成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在临床中,如能及时治疗、细心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亦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静;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均采取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术前的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复查心电图显示起搏器起搏与感知功能均处于良好状态,平均住院时间为7~10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今后生活带来了有效保障。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呼吸困难和水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呼吸困难和水肿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借鉴国内外对呼吸困难和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在护理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结论进行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鸿优;张晓艳;杨丽丽;李晓莉;曹阳;李冰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预防接种疫苗25例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25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ADR)的分析,了解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和有关特征,为其安全接种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通过门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数据,将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和反应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我院1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记载有10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25例,其中一般反应19例,异常反应5例,偶合反应1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红肿、发热、皮疹等。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加强免疫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基础免疫。结论选用免疫效果好并且安全性高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加强预防接种人员规范化操作,严格掌握禁忌症并且做好预检筛查,进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麻术后入住ICU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麻术后入住ICU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入住ICU的8例因各种原因需要接受全麻手术且合并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该类患者实施护理的要点。结果8例患者无非计划拔管、坠床、自残、伤人、暴力事件发生,均在入ICU后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对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麻术后入ICU患者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张晗晖;廖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降糖药)和实验组(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餐后2h血糖及其血糖达标时间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宜宾市城区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宜宾市城区0~3岁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我市制定不同时期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正常值提供依据,同时用来评价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为研究当地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趋势积累资料。方法抽取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门诊体检的3岁以下城区12501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我市男女儿童体格发育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各项测量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男童指标均高于女童。男女童各年龄组体重除个别组外均超过WHO推荐标准值,与我国卫生部推荐2005年九市标准值接近。与WHO标准值比,我市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体重达标率66.74%,身高达标率61.84%。结论我市城区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迄今病因未明。此病属中医“肠癖”、“痢疾”、“滞下”、“肠风”、“脏毒”、“泄泻”等范畴。

    作者:曹杰;邱祖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57例(62眼),随机分成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A组)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组(B组)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术后平均4.53±1.12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B组平均8.25±1.21d角膜创面愈合,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愈31眼,复发1眼;B组治愈26眼,复发4眼。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均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但两者相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羊膜移植术后具有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效果更佳。

    作者:吴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方法筛选出87例早期PD患者入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和Hoehn-Yahr评价运动症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HR-QOL。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结果87例早期PD患者中有51例存在抑郁状态(CES-D≥16分),无抑郁状态患者36例(对照组)。抑郁状态组患者除躯体疼痛(BP)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分值较对照组均下降。躯体功能(PF);躯体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早期PD患者的HR-QOL,是导致早期PD患者HR-QOL恶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玉梅;秦悦洋;房秋;李晶鑫;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鼻咽部较大脂肪瘤切除1例

    患者,女,23岁,农民,因“右颌下包块,伴疼痛4天”于2012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颌下疼痛、肿胀,并触及一包块,在当地诊所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应用,症状略减轻,患者于数月前曾有右侧耳鸣、听力下降症状;患者于10月26日来我院门诊检查,查体:咽部粘膜红润,右侧鼻咽部见一约“蚕豆”大小新生物,隆起,表面较光滑,质软,色淡红,右颌下可触及一约“鹌鹑蛋”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尚可,触痛(++),故予以行鼻咽部CT检查,CT扫描件右侧咽隐窝消失,右鼻咽部扫见大小约3.49CM*1.91CM肿块影,CT值49UN,密度均匀,有包膜,边界清楚,右颌下彩超检查示:右颌下腺肿大,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经科室会诊,患者病程中无痰中带血,无头痛,结合体检及特殊检查,也2012年10月30日在表麻+局麻下行:“经口、鼻内窥镜下右侧鼻咽部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鼻咽部,切开鼻咽部肿块表面粘膜,即可见粘膜下光滑囊壁包裹新生物,呈淡黄色,质软,完整取出一囊性物,大小约3.5cm×3.0cm×1.5cm,术后切开该囊性物,见内为脂肪样组织,予以行病理检查,镜检:大片成熟脂肪细胞及成束梭形细胞,梭形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卵圆形或圆形,无核分裂象,细胞间可见少量粘液样基质核较丰富的胶原纤维。诊断为:鼻咽部脂肪瘤(右侧),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药物应用,患者于2012年11月5日出院,出院检查见患者切口愈合可,右耳听力明显提高,无耳鸣现象,右颌下包块明显缩小,无疼痛,随访半年无复发,无痰中带血及鼻出血,无听力下降、耳鸣及头痛,右颌下腺无肿大及疼痛。

    作者:龚宝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妇科炎症发病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女性妇科炎症发病相关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通过物理、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的120例妇科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患者中手术治疗15例,物理治疗32例,药物治疗73例,治愈9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8%,无效2例。结论广大女性朋友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人工流产,切忌长期服用抗生素及避孕药物,每年定时对妇科进行常规检查,以预防妇科炎症的发生,发现妇科炎症时,应积极采取物理、药物等方法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经积极预防及治疗,绝大多数妇科炎症是可预防可治愈的,以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王昭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卡维地洛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进展

    0引言慢性重症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后果,死亡率很高,为每年10%以上。对CHF发生发展的现代观点是,患者发生心脏重构和神经、激素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过度激活是病情不断进展并恶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此理论基础上,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已经成为治疗CHF的主要药物[1]。卡维地洛兼有α1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阻断受体的同时具有舒张血管作用。近年不断报道一些卡维地洛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新的研究。笔者针对卡维地洛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新进展并结合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笔者临床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梁显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舒血宁注射液的用药分析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进行用药分析。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临床过程中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结论该病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0引言抗生素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重要药物,为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抗生素,笔者抽查本院自2010年至2012的病历200份,重点分析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作者:凯赛尔·伊卜拉伊木;安外尔·阿卜杜喀迪尔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积痉挛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的面积痉挛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面积痉挛患者6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情立即缓解、疗效优者54例(90%);术后延迟缓解、疗效良者(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高,长期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病死率极低,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积痉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烧伤患者的清创术及护理

    目的:简述烧伤的清创术。方法对烧伤患者进行烧伤清创术。结论近年来,为了避免重度烧伤病员因清创术打击,加重休克期病情,主张采用简单清创术,以下简称清创术。

    作者:詹学哲;汤维波;黄大华;刘颖;刘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