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带教的难点对策和体会

王许平;张利婷;刘蓉

关键词:手术室带教, 难点, 对策, 体会
摘要:0引言手术室是一个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外科医疗工作场所,性质及所涉及的护理技术等与其他病房不同,护生在手术室实习四周,让她们在四周内熟悉工作环境、性质,掌握术中配合等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化手术室管理观念不断新,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手术室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针对手术室带教存在的难点,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预期的带教效果,笔者将带教工作中对策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百令胶囊2.0g一日三次。结果治疗组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专科分组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0引言现代化手术室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还要有规范化的管理[1]。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外科手术治疗日益精细和复杂,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理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根据外科手术需要,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形成“手术室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管理模式,对手术配合、理论和技能培训、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实行专科化,固定化,定岗定责,分工明确,极大地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郝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晚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护理76例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晚期肿瘤病人76例进行分析,给予实施临终关怀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活关怀,相对症状的处理等护理干预。结果晚期肿瘤病人通过临终关怀的护理,减轻了对疾病的恐惧,增强了生活质量,减轻了疾病的痛苦,减轻了家属的负担。结论现在护理模式的发展,对于晚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护理,在护理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朱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治疗96例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治疗的96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资料。结果手足口病以夏秋季多发,男性多发,以3个月~4岁小儿多见,占81.25%,以农村和散居小儿多发病。临床上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痊愈93例,占96.9%,转院2例,死亡1例。结论只要多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习惯,做好防控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作者:陈维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频彩超对肠套叠的诊断体会

    目的:讨论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证实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结论高频彩超对肠套叠检测准确率较高。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脾切除术后继发肠扭转教训分析

    1病例介绍男,49岁,因左腰部疼痛4+天,于2006年9月13日10时入院,有受伤史和服活血化瘀中成药史,作B超检查,提示脾破裂,腹腔内有大量的积液,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腹腔不凝之血液,查体:T36℃,脉搏116次/分,血压116/94mmHg,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外伤性脾破裂。入院当天中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和脾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脾纵轴全层裂伤,呈粉碎性,被大网膜和血凝块包裹,腹腔积血和血凝块约2000毫升,其余无异常。术后输液抗炎治疗,当天查血球分析:WBC 9.1×109/L 、N82.1%、HB96g/L,术后第一天的尿量2500ml。30多小时后出现恶心、想呕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缓减,40小时出现呕吐少量褐色胃内容物,行胃肠减压,继续输液抗炎治疗,术后2天多肛门排气数次。查血球分析:中性94.3%、白细胞总数18.2×109/L、HB90g/L,术后3天,患者自觉心慌,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后缓解,术后3天下午,体温升至39.4℃,予以对症处理后,体温下降,2小时后,进少许牛奶后呕吐,嘱禁食。于术后3天多病员因感染中毒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作尸检证实:空肠上段扭转540度,扭转小肠呈暗褐色。

    作者:赵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降糖药)和实验组(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餐后2h血糖及其血糖达标时间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的62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的放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自2010年来我院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疗3个月后按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进行客观评价:完全缓解44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4例,有效率为93.5%;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约为75%、62%、47%;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1%(54例)、62.9%(39例)、46.8%(29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复发或(和)转移。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采取放疗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能够作为治疗食管癌及预防其复发的重要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指南的对比解读

    下肢深静脉血栓已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仅因为发病率较高,后果严重如发生肺栓塞(PE)、血栓后综合征(PTS)等,而且其相关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所以国内外的诊治指南不尽相同,但对于临床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雪钢;蒋岚杉;白斗;武少辉;张效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肠癌细胞系Galectin-1在双歧杆菌粘附和粘附拮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作用及其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粘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粘附试验,用光镜分析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试验、竞争试验和替代试验,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粘附拮抗作用。结果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Galectin-1细胞均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加热灭活和不加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道几种常见致病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均表现了较强的粘附拮抗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双歧杆菌相对于活菌有更强的粘附拮抗作用,显示其作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情景。

    作者:顾猛;吴为民;张纯林;华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计划性剖宫产中的运用体会

    0引言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1]。国外研究表明,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为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品质的重要作用[2]。现将我科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54例计划性剖宫产手术患者取得的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廷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老年V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易得老年血管性痴呆,且不同年龄分组之前差异性显著,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众多且复杂不可控。结论 VD有多重危险因素,控制高危因素能减少VD出现几率,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董永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0引言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各种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晕厥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非常重要,如果护理措施得当,可以有效的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龙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鼻咽部较大脂肪瘤切除1例

    患者,女,23岁,农民,因“右颌下包块,伴疼痛4天”于2012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颌下疼痛、肿胀,并触及一包块,在当地诊所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应用,症状略减轻,患者于数月前曾有右侧耳鸣、听力下降症状;患者于10月26日来我院门诊检查,查体:咽部粘膜红润,右侧鼻咽部见一约“蚕豆”大小新生物,隆起,表面较光滑,质软,色淡红,右颌下可触及一约“鹌鹑蛋”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尚可,触痛(++),故予以行鼻咽部CT检查,CT扫描件右侧咽隐窝消失,右鼻咽部扫见大小约3.49CM*1.91CM肿块影,CT值49UN,密度均匀,有包膜,边界清楚,右颌下彩超检查示:右颌下腺肿大,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经科室会诊,患者病程中无痰中带血,无头痛,结合体检及特殊检查,也2012年10月30日在表麻+局麻下行:“经口、鼻内窥镜下右侧鼻咽部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鼻咽部,切开鼻咽部肿块表面粘膜,即可见粘膜下光滑囊壁包裹新生物,呈淡黄色,质软,完整取出一囊性物,大小约3.5cm×3.0cm×1.5cm,术后切开该囊性物,见内为脂肪样组织,予以行病理检查,镜检:大片成熟脂肪细胞及成束梭形细胞,梭形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卵圆形或圆形,无核分裂象,细胞间可见少量粘液样基质核较丰富的胶原纤维。诊断为:鼻咽部脂肪瘤(右侧),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药物应用,患者于2012年11月5日出院,出院检查见患者切口愈合可,右耳听力明显提高,无耳鸣现象,右颌下包块明显缩小,无疼痛,随访半年无复发,无痰中带血及鼻出血,无听力下降、耳鸣及头痛,右颌下腺无肿大及疼痛。

    作者:龚宝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血液学“41条”复检规则在精神专科运用

    目的:利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报警系统,对血液分析结果“阳性”标本进行人工镜检,并对不符合复检标准的“阴性”标本重新进行形态学检查,建立适合我院的血细胞组合复检规则。方法对3932份血液标本检测分析,然后,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41条”规则,通过计算出其真、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从而推断出适合我院的血细胞组合复检规则。结果阳性预测值为73.43%,阴性预测值为99.23%,假阳性率为6.52%,假阴性率为3.85%,复检率(阳性率)为20.67%假阴性率低于5%的情况下,无需增减复检规则。

    作者:陈毅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遵义市2005至2012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遵义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疫情,科学制定肺结核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至2012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至2012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40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2.18/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遵义、仁怀、桐梓、红花岗、习水等县、区(市),占总病例数的55.6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居多;2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1.01%;男性为发病主体,男女性别比为1.84: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64%。结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仍在农村,应充分发挥基层结防医生作用,以抓病人管理为核心,强化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病人规则治疗率,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作者:瞿彬;王世平;沈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及其片剂的制备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的制备方法,以及更昔洛韦片的制备工艺。方法用市售更昔洛韦原料药制备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再用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制备片剂并与市售更昔洛韦原料药制备的片剂进行溶出度的比较。结果得到的更昔洛韦晶体中含有的结晶水的含量为9.60%,含有1.5个结晶水。用更昔洛韦水合物晶体制备的片剂溶出较快。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更昔洛韦片剂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活性成分容易溶解,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程东方;李明杰;刘明霞;朱玉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腰椎小关节突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突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方法对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在CT片上观察患者的小关节突关节形态并测量小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以小关节突角度是否对称分为不对称组及对称组,进一步分析其与椎间盘突出发生部位、突出程度和突出类型的相关关系。结果93例不对称组58例占62.4%,对称组35例占37.6%。两组患者突出间隙分布及突出程度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椎间盘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小关节突不对称具有一定定的相关性,腰椎小关节突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症的突出类型明显相关。

    作者:张炳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恩普通胸外科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普通胸外科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营养支持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筛查普通胸外科318例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分析营养风险的筛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结果318例患者中营养风险者133例(41.80%),无营养风险者185(58.5%);行营养支持者52(16.3%)例,其中肠外营养31例,肠内营养13例,肠内与肠外结合8例。结论普通胸外科住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而进行营养支持率不足20%,需要加强及改进。

    作者:何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晚期肺癌的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CT阴道125Ⅰ粒子植入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125Ⅰ放射粒子,其中一次性植入成功的患者有35名,另5名患者均为2次植入成功,手术过程中无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2%(24例),其中包括2例咯血,8例少量肺出血,12例气胸,2例粒子游走或迁移。结论采用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魏海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