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称心;王占强;詹丽春
目的:探讨观察服用根据滋补肝肾、养血和血法自拟的滋水和血丸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确诊为局限型白癜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治疗组66例给予中药滋水和血丸口服,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1.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使用滋补肝肾、养血和血的滋水和血丸治疗白癜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郭洪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增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影像学认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病灶部位为83个肺段,其中,结核好发部位57个肺段(68.7%),少见部位26个肺段(31.3%)。35例(42.7%)累及多肺段病变,16例(19.3%)为单个肺叶或肺段。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是有大片团块状实变影、结节影、斑片状、肿块影等病灶。本组病变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17例、树芽征15例,空洞9例、肿块影8例、结节影13例和斑片影8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备多灶性、多形性、多叶、多段性影像学特征。病变形态以大片状实变影、较大空洞者多见。
作者:张晓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肠瘘在内科治疗中的具体方法。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进行过内科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回访,总结内科治疗的优势。结论在肠瘘初期,内稳态失衡可直接或间接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丢失的肠液中含有大量水份,高位肠瘘每日肠液丢失量可达3000~5000 ml,如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则导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血液浓缩,肾功能损害,甚至休克的发生。在失水同时,大量电解质随之丢失,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多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作者:张丽华;李中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脑炎合理用药。方法对脑炎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的观察。结论找准病因,对症治疗。
作者:吴胜远;万平;刘有福;李延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锁骨骨折的患者42例进行分析,均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给予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危重心肌梗死病死率高,预后差。笔者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C反应蛋白(CRP)、血浆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成为了AMI患者新危险因素的前三位;60岁以后的女性发病及死亡率高于男性;中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成上升趋势;负性精神因素同样对心梗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高危人群及时的予以鉴别干预,对提高危重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措施。方法对患有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总结不同类型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利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家伸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抗生素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重要药物,为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抗生素,笔者抽查本院自2010年至2012的病历200份,重点分析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作者:凯赛尔·伊卜拉伊木;安外尔·阿卜杜喀迪尔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了解遵义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疫情,科学制定肺结核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至2012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至2012年全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40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2.18/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遵义、仁怀、桐梓、红花岗、习水等县、区(市),占总病例数的55.6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居多;2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1.01%;男性为发病主体,男女性别比为1.84:1;发病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64%。结论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仍在农村,应充分发挥基层结防医生作用,以抓病人管理为核心,强化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病人规则治疗率,有效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作者:瞿彬;王世平;沈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方法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办法进行剖析。结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邵星月;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反应,减轻其心理负担,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策,促进康复。方法对老年性耳聋患者产生的心理焦虑和抑郁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从而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结果实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后,老年性耳聋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老年性耳聋患者心理疏导和治疗,减轻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从而战胜疾病,促进康复,是一种有效必要的方法。
作者:韦凤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患者评价实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等措施,促进患者恢复。结果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采取连续整体的护理措施是乳腺癌保乳手术成功的保证,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临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治疗1月内行3~5次心电图检查,异常110例(占91.7%),其中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结论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随着疾病的加重或减轻而出现不同改变,病情危重患者心电图改变较病情轻者出现率高且典型,所以,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睿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的面积痉挛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面积痉挛患者6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情立即缓解、疗效优者54例(90%);术后延迟缓解、疗效良者(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高,长期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病死率极低,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积痉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DHS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量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即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可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方法筛选出87例早期PD患者入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和Hoehn-Yahr评价运动症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HR-QOL。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状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的关系。结果87例早期PD患者中有51例存在抑郁状态(CES-D≥16分),无抑郁状态患者36例(对照组)。抑郁状态组患者除躯体疼痛(BP)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分值较对照组均下降。躯体功能(PF);躯体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早期PD患者的HR-QOL,是导致早期PD患者HR-QOL恶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玉梅;秦悦洋;房秋;李晶鑫;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利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报警系统,对血液分析结果“阳性”标本进行人工镜检,并对不符合复检标准的“阴性”标本重新进行形态学检查,建立适合我院的血细胞组合复检规则。方法对3932份血液标本检测分析,然后,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41条”规则,通过计算出其真、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从而推断出适合我院的血细胞组合复检规则。结果阳性预测值为73.43%,阴性预测值为99.23%,假阳性率为6.52%,假阴性率为3.85%,复检率(阳性率)为20.67%假阴性率低于5%的情况下,无需增减复检规则。
作者:陈毅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方法对患有新生儿败血症的儿童进行诊疗。结论经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培养2次阴性为痊愈。病情重、日龄小、出生体重低、诊治不及时、有耐药菌株及严重并发症者预后差。
作者:于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开腹后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时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时刻MAP(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B组T2~T5时刻的MAP、HR变化情况相比较A组T2~T5时刻有显著差异性(P<0.05),B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波动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手术,能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避免了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现象发生。
作者:季称心;王占强;詹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溶栓治疗的措施。结论对溶栓剂的选择,临床医师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个体化,并参考大型临床实验提供的效益/危险比率资料,加以综合评估。
作者:高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