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排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何启辉

关键词:16排, 多层螺旋CT, 胰腺癌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16排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3例胰腺癌患者的16排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CT诊断胰腺癌23例,其中胰头癌12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3例。小胰腺癌11例,CT评价不能手术切除10例。结论胰腺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术前可切除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微创旋切术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干预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舒缓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效减轻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郑影;陈成生;郑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诊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法对产妇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6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EA)。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镇痛和肌松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B组,A组术中镇痛和肌松效果较B组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克服了EA局麻药用量大、术中镇痛不全及肌松不完善等缺点,可安全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

    作者:张剑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孕(不育)症的规范化综合诊断与治疗

    0引言不孕(不育)的问题对于婚后多年的夫妇来说是着急痛苦的事,是影响男女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全球性的复杂的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之一。不孕(不育)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许多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结果。因此,不孕(不育)的发病原因可能相当简单,也可能相当复杂。因为任何某种疾病或因素干扰了男女正常的生殖系统,均可能导致不孕或不育。

    作者:冯文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频彩超对肠套叠的诊断体会

    目的:讨论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证实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结论高频彩超对肠套叠检测准确率较高。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救治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得出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因多为车祸伤及坠落伤,根据伤后表现及颅脑CT影像及时明确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冬眠、亚低温治疗及对脑水肿、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对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的救治及预后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俊敏;张涛;刘一平;陈先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简述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瓣膜性心脏病病人进行护理。结论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期间易发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监护护理方面有其特殊要求。术前要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术后要加强监护,维护心功能,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治心律失常、低心排等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立慧;刘怀翠;王艳艳;全先红;孟海鸿;刘旸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致穿刺部位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致穿刺部位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进行静脉输液的160例患者,对患者静脉输液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分析其静脉输液致穿刺部位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对160例患者静脉输液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发现,主诉重度疼痛的患者有6例(3.75%);中度疼痛的患者有8例(5%);轻度疼痛的患者有86例(54%);无痛的患者有60例(37.5%)。静脉输液致穿刺部位疼痛的原因:患者自身的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脱水患者血管不充盈,晕血、晕针等其他因素。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训练;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结论对静脉输液致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不但能正确的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还能缓解患者穿刺部位的疼痛。

    作者:胥文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晚期肺癌的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CT阴道125Ⅰ粒子植入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125Ⅰ放射粒子,其中一次性植入成功的患者有35名,另5名患者均为2次植入成功,手术过程中无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2%(24例),其中包括2例咯血,8例少量肺出血,12例气胸,2例粒子游走或迁移。结论采用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魏海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外科临床护理模拟情景教学的运用研究

    本文通过探讨模拟情景教学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得出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采用模拟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巩固和提高。

    作者:林静;林芬;游秋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x线机引导下行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优13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结论射频消融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宋乃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51例CT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增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影像学认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病灶部位为83个肺段,其中,结核好发部位57个肺段(68.7%),少见部位26个肺段(31.3%)。35例(42.7%)累及多肺段病变,16例(19.3%)为单个肺叶或肺段。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是有大片团块状实变影、结节影、斑片状、肿块影等病灶。本组病变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17例、树芽征15例,空洞9例、肿块影8例、结节影13例和斑片影8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备多灶性、多形性、多叶、多段性影像学特征。病变形态以大片状实变影、较大空洞者多见。

    作者:张晓甫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疟疾的中医诊治

    目的:简述疟疾的中医诊治。方法对患有疟疾的病人进行中医诊治。结论疟疾及时治疗,可治愈。但日久肝脾肿大,功能损伤,影响健康。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消灭蚊虫。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疟区要反复进行普查治疗,直至根治。

    作者:李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慢性龈缘炎和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特点和诊断

    目的:讨论慢性龈缘炎和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论对该类疾病进行及早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掌握相关诊断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我院2010年至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目的:统计我院临床用血情况,探讨规范临床用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及成分输血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人均用血量和手术台均用血量持续下降,分别为0.905U、0.887U、0.718U和0.696U、0.657U、0.502U成分输血率持续上升,分别为99.74%、99.91%、99.96%。结论通过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用血行为,很大程度避免了血液浪费。

    作者:尤俊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目的:讨论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措施。方法对患有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总结不同类型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利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家伸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与对策

    目的:对当前护理工作中引起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护理中避免护理纠纷的措施。方法首先找出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因素,对这些因素以文字的形式罗列出来。结果有了导致护理纠纷的因素,我们对这些因素一一找出防范的对策。结论对策的出台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出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护患沟通良好。

    作者:张新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管理者,负责全科护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对护士有领导和指导工作的责任。因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有直接责任。护士长工作繁杂,有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重要作用,随着护理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变化,护理人员的结构及心理素质也在发生变化。作为科室护士长应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准确贯彻领导意图,发扬民主,团结同志,既有熟练的业务技术,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做好临床科室管理工作。

    作者:向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66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此组患者均在术前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后并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并且包括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要点。结果此组患者密切护理配合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随着老年人急剧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也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一般都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所以当某种疾病较重而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有的情感变得幼稚起来,甚至和小孩一样,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哭泣,为某处照顾不周而生气。他们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因此,对老年患者的尊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品德。对他们的称呼须有尊敬之意,谈话要不怕麻烦;听他们说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声音要大些。老年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护理人员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将换来这些老年病人良好的心境,做到医患配合,更好地促进他们病体康复。

    作者:莫日根托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新进展

    目的:分析新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采用氯茴酸(列奈)类联合双胍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磺酰脲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氯茴酸(列奈)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