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
目的:探究羟氯喹结合糖皮质激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1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 P <0.05。结论使用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蒲彦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病人的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治疗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对187例脑转移瘤病人伽马刀治疗时,从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顺利完成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病人完全有效,通过正确分析病人的心理采取相应措施,使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郭冬玲;张颖;王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在手术时间、宫颈扩张、出血量、去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宫颈扩张、出血量、减少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症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出血量,减少了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颜承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子宫内膜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子宫内膜炎采用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一个病人被确诊为癌症以后,其心理活动就同死亡发生了联系,产生了对生活淡漠低落的情绪,悲观失望,丧失了治疗疾病的信心。
作者:魏玉侠;刘继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采取 CT 检查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结合 CT 的临床应用规则,制定出系统的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宋玉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的发现出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重点把握护理要点。结果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有46例患者经过有效地治疗和细心的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其中有4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无效临床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病情恶化速度快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有效地救治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房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创面模型,观察蜂珍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此模型,每日将实验用药涂于创面上,观察药物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蜂珍膏能增加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结论蜂珍膏具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临床实习阶段是每个护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是学校与医院相互连接的桥梁。实习期间,护生离开原来熟悉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而进入陌生的工作环境,会出现角色适应方面的偏差。对实习护生应用人文关怀能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奉献卫生事业的态度,而且能培养对病人人文关怀的能力,适应现代卫生行业优质护理的新需求。
作者:顾雪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鉴别肺真菌感染诊断效果同时,了解其分类。结论我国肺部真菌感染病原体以曲菌和白念珠菌为常见,经环甲膜穿刺吸引或经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防污染毛刷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组织、胸腔积液、血液、尿或脑脊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即可确诊。
作者:梁玉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简述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方法对孕产期心搏骤停的妇女进行复苏护理。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恰当合理的复苏后治疗,维持正常平稳的机体内环境,严防各种并发症,及早实施全面脑保护,是成功复苏的关键。
作者:王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因的诊断价值,并对临床手术解除血管-神压迫指导、建议。方法对临床明确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26例患者进行 MRTA 检查,行三维时间飞跃(3D-TOF SPGR)序列采集图像,对三叉神经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测三叉神经周围组织关系。结果26例三叉神经痛中,1例为肿瘤压迫引起,MRTA 显示症状侧22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或接触,可疑压迫3例。压迫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或两者共同压迫及椎动脉。22例受压者进行血管减压术,MRTA 诊断与术中发现基本相符,术后患者疼痛缓解,麻木减轻。结论 MRTA 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三叉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对微血管减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志奎;李建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的基本常识和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睡眠做全面的监测,结合身体指标的全面检查,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睡眠的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睡眠的护理,以免诱发其他病征。
作者:邹纪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间38例 ARDS 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压力控制通气策略(PEEP)的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8例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的 ARDS 患者中,脱机成功30例,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医学科,脱机成功率78.9%,8例死亡,病死率为21.1%,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应兼顾原发病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 PEEP 通气策略,可降低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抗感染治疗,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态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预后。
作者:张仁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颅脑外伤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由于其生理性老化,抗病能力降低,重要器官代偿能力下降,大部分患者还合并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故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有其自身特点。现将我们护理老年颅脑外伤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丹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的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由于失眠患者在安静状态时常有心前区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所以对心电图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为总结经验,现将近一年来收集的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的6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贺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发生原因及探讨通过 CT 检查对诊断该病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诊断为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1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探讨CT 检查对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诊断意义。结果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患者发生此病的常见病因有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等,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 CT 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疾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等是导致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常见病因。CT 检查手段对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 CT 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 CT表现。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 CT 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作者:么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简述妇产科胎膜早破患者的诊疗。方法对妇产科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诊疗。结论鼓励孕妇及家属配合医生治疗,将胎膜早破的危害详细告知病人,引起重视,一旦阴道流水,立即就诊。
作者:吴淑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排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排便异常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护理。结论指导患者每日定时排便,采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合理安排膳食,可有助于患者排便正常。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