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脑转移瘤 r-刀病人的影响

郭冬玲;张颖;王宏伟

关键词:心理干预, 脑转移瘤, 伽马刀
摘要: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病人的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治疗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对187例脑转移瘤病人伽马刀治疗时,从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顺利完成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病人完全有效,通过正确分析病人的心理采取相应措施,使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保证治疗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给予葡萄糖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3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进行常规血糖监测,分析其发生因素,同时给予低血糖症新生儿葡萄糖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与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窒息、硬肿症、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经治疗,63例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患有低血糖症的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吴一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大出血2例及其处理措施

    报告2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大出血的观察及处理措施。临床主要表现术后持续血尿,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经及时观察及处理,顺利出院。认为对于术后肾动脉出血,应积极采取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确保患者顺利恢复。

    作者:刘庆;鞠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异位妊娠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细致的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确保异位妊娠手术的顺利康复。结论异位妊娠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科学、合理、细致、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将为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期妇女的需求及相应护理措施

    女性一旦怀孕便进入一个非常时期。机体为孕育新生命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因此孕妇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围绕着牙齿及胃肠道,皮肤休息与活动,围绕孕期出现的一般状况进行指导与护理。

    作者:林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我国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我国护士价值观和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的综述,得出对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帮助护理人员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淑杰;陈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肺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0 引言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临床综合症,其发生于呼吸衰竭所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有关。早起脑组织为可逆性障碍,晚期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变性等器质性的改变。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避免进入严重阶段,从而降低死亡率。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海里其木?斯拉依;马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临床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并根据儿科患者的特点,探讨分析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为患儿提供人性化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发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了认可。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丰富了儿科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的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同时为医院树立了良好形象,使儿科护理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刘勤;孙玉琴;万小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的诊疗

    目的:探讨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全面治疗方案,并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治疗的原则是对症处理和预防继发感染。

    作者:付荣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至2012年21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考试问答。结果护生中存在的问题举不胜举,在210名临床实习护生中有50%的护生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结论我们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对策,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作者:陈碧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讨论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安静休息,限制活动量,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告诉患者及家属勿随意调节滴速,以防诱发急性肺水肿。给氧:急性期给予4~6L/min,慢 l 生心力衰竭给予1~2L/min 输入。遵医嘱准确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处理。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发绀情况、肺部啰音的变化、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等,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进展。

    作者:李春梅;王淑艳;陈金萍;薛文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平片诊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研究

    深入分析我院10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颈椎侧位平片,在颈椎侧位片上精确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测量结果100例中,其中63例颈椎生理曲度可见轻度变直,其颈椎弧弦距<7mm ≥2 mm,占63%;37例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甚至消失,其颈椎弧弦距<2 mm>0或负数占37%。平片诊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作者:常志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妊娠期急性子宫扭转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子宫扭转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综合的诊疗措施,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妊娠期急性子宫扭转是较严重的妇科急腹症,无论胎儿存亡,均应立即行剖腹探查。

    作者:吴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冠心病的原因与治疗措施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得到降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进行探讨,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对脑转移瘤 r-刀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病人的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治疗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对187例脑转移瘤病人伽马刀治疗时,从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顺利完成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病人完全有效,通过正确分析病人的心理采取相应措施,使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郭冬玲;张颖;王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4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评估伤情,启动急救程序,有针对性地做好急救护理以及院内转运工作,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转运到相关科室继续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急救和安全转运护理措施后,抢救成功371例,死亡29例,转运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急性创伤患者急救与安全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是治疗的关键,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到有效的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彦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X线在减压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利用 X 线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00名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的调查中了解到,实验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46.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来说,运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运用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作者:赵国军;段文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颈部巨大甲状腺肿1例

    0引言我科2013年7月5日收治颈部巨大甲状腺肿一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30年前发现颈前有一肿物,约核桃大小,因无疼痛不适,不影响日常生活,一直未予治疗,近5年来,肿物增大趋势明显,且伴有压气、颈部活动受限、声音嘶哑等症,为求诊治入住我科。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颈前偏右可见一约10*10*8cm 肿物(图一),上极达下颌处,下极至胸骨上窝,外侧至胸锁乳突肌后缘,肿物表面静脉充盈明显,局部无红肿、破溃,质地偏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肿物随吞咽移动度较小,左侧亦可及一2*3cm 大小肿物,质韧,边界清,颈部及周围未及肿大淋巴结。入院颈部增强CT 检查提示:双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右侧可见一约10.0*8.5*8.3cm 团块影,可见包膜,内密度混杂,有多发钙化灶,肿块血供丰富,右颈外动脉可见参与供血,左侧可见一约直径2cm 团块影,亦可见钙化灶及斑片状低密度影,喉咽部结构受压左移,气管受压变窄。心肺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61pg/mL(参考值2.3~4.2),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1.32ng/dL(参考值0.89~1.76),超敏促甲状腺素(TSH)0.504uIU/mL(参考值0.64~6.27)。于2013年7月9日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所见:颈前带状肌已明显变薄,与肿物表面粘连,颈动脉、颈内静脉均有参与血供,肿块包膜完整,右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明显受压,气管明显偏移、狭窄,右侧喉返神经受压、与肿物背面有粘连,较对侧喉返神经纤细,分离、松解喉返神经后,将肿物完整切除,称重约2.0kg,术中失血约50ml,术中探查气管无软化,术后病理:双侧腺瘤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囊性变。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图二),无饮水反呛、颜面四肢麻木等症状,声音嘶哑症状较前有改善。

    作者:王明军;毛秋粉;侯永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0年至2013年间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报告。报告分为两组,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收集261份不良反应报告,其中174份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报告,87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在采用两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较好。结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杜艳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在慢性胆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数字表法将8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西医结合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78.57%高于对照组的57.14%,复发率3.03%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可促进病情缓解,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斯琴其木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