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王淑艳;陈金萍;薛文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以及 UA 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 组),按肺功能分为Ⅰ、Ⅱ、Ⅲ、Ⅳ四级,选定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生化分析仪测序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AECOPD 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四级组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尿酸水平与肺功能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检测血清尿酸有助于判断 COPD 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张俣;王筠;李晓萍;刘北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依据患者的各自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达到控制患者病情以及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情况: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状癌、微小癌临床诊治正确率分别为92.86%、85.71%、100%、100%、91.67%。结论冰冻切片和超声可以提高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正确率,而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正确诊断是手术前的必备工作,患者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
作者:骆兴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阿维 A 治疗掌趾脓疱病临床与应用。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阿维 A 3次/日、10mg/次。结果总有效率达94.44%。结论阿维 A 治疗掌趾脓疱病疗效肯定,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全面治疗方案,并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治疗的原则是对症处理和预防继发感染。
作者:付荣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悸的辩证论治。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辩证分析治疗。结论中医对心悸的治疗原则是按照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心。证候表现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的特点,制定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疗原则。
作者:王英丽;张友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计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在关节镜下应用膕绳肌肌腱与缝线钢板施行韧带重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长3年,疗效较好,患者均满意。结论由于意外事故增多患者的膝关节容易损伤,护士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康复指导非常重要,是患者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刘燕;韩娓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检查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A 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B 组),对比两组彩超检查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重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多项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的收缩压、舒张压、LVM、LVMI 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是临床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为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 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实施放射性核素131I 治疗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与满意度。
作者:李车琼;杨福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强,传播面广,导致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程度的受到歧视,患者常常产生恐惧、自卑、孤独、忧虑等情绪。所以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积极面对人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发生原因及探讨通过 CT 检查对诊断该病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诊断为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1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探讨CT 检查对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诊断意义。结果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患者发生此病的常见病因有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等,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 CT 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疾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等是导致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常见病因。CT 检查手段对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术前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还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使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了护患关系。方法运用心理护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在围手术期达到了佳状态,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结果通过对术前访视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的患者需要术前访视,85%的患者存在恐惧,80%的存在焦虑,75%存在失眠。结论将人文关怀融入手术室术前护理中,体现了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64例(占65.3%)、有效30例(占30.6%)、无效4例(占4.1%),总有效率为95.9%。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而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加强自然分娩观念对降低剖宫产率等的影响,对产妇实施产前检查,观察和分析其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将确定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48例孕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74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然分娩观念培训。结果试验组顺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各产程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同时对产妇实施自然分娩观念培训,能够提高产妇的顺产率,降低分娩风险,同时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的痛苦。
作者:李金凤;刘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和脑血栓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苦碟子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宽。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苦碟子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分析表明苦碟子注射液确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旨在为苦碟子治疗更多临床“血瘀证”疾病拓宽思路。
作者:刘彦;张莉;李夏欣妤;徐宏芳;陈媛;李维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 CT 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 CT表现。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 CT 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作者:么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头孢克肟颗粒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对照组60例给予头孢拉定1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总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P >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雪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白内障病患手术之前进行心理干预的疏导焦虑情绪的积极影响。方法将89例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44例干预组(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其中在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而在观察组中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测评结果分析则用 w.k.zung 的焦虑自评量表。结果观察组 SAS 前后总分值相差较大,而对照组 SAS 值相差较小。结论在手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方桂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病例:患者,女,29岁,因停经46天,下腹痛2小时就诊。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无殊,下腹有压痛,左下腹明显,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宫颈抬举痛,宫体增大,如孕40+天,有压痛,左侧附件区压痛,增厚感。右侧附件区无压痛。
作者:宣礼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损伤危险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88例外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迟发出血率高。女性迟发出血的发生率低。GCS 评分低者越容易导致迟发出血。73例行开颅血肿和/或病灶清除术,其中11例为二次开颅手术;15例保守治疗,2例因确诊时已处于脑疝晚期。出院时结果良好49例(55.7%),差21例(23.9%),死亡18例(21.4%)。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与性别、年龄、GCS 评分等相关。据血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心律失常病人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结论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涵盖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心理心电等方面的护理,要注意护理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作者: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