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疗效观察

刘雪慧

关键词:头孢克肟, 小儿, 细菌性肺炎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头孢克肟颗粒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对照组60例给予头孢拉定1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总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P >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安全、有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3例分析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的时间、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法并连同具体用药等内容。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本院门诊及病房收入进行住院治疗的23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3周者占多数(65.96%),其中部分病例(12.77%)>6周。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切口裂开,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蜕膜残留,重度贫血,子宫内膜炎。胎盘胎膜残留50%,子宫复旧不良42%,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3.8%,感染3.8%;25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行子宫次全切术。提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结论避免滥用手术,提高手术技能,控制各种感染途径、促进子宫收缩是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重点。

    作者:于占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阿托品依赖现象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的方法措施和进展。方法确诊为 AOPP 后,进行常规毒物救治,反复洗胃持续引流,短期内使用达阿托品化和长托宁化,预防并发症。结果通过治疗,AOPP 的治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长托宁伍以氯磷定优于阿托品伍以氯磷定。结论治疗 AOPP 的关键是要反复洗胃并持续引流、尽早重复应用复能剂与抗胆碱能药。

    作者:石鉴;关轶涛;吴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探讨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生理指标的全面检测,总结出全面的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的烧伤病症,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掌握科学的全面的诊疗措施尤为重要,必须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把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田枫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76例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儿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9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停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且退热、咳嗽缓解、扁桃体肿大及肺内啰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达100%。结论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文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室安全隐患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手术室是临床高危科室之,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及安全隐患,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医院外科感染的15%~40%由于手术切口的感染往往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医疗负担,对经手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都存在压力和责任。对于手术切口的感染,其发生和发展与临床上的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手术室面临的风险,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积极提出预防措施,对预防并减少切口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减少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

    作者:焦文菊;武家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形势下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存在着总量相对过剩、就业市场被挤占的现象;中等卫校毕业生年龄较小、知识及技能尚需进一步提高,存在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视野较窄的现象。中等卫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开拓乡、村级卫生机构就业市场;增强中等卫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施对口升学等等,是帮助中等卫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良好途径。

    作者:郭庆成;杨世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规范化语言在儿科患儿及家属沟通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规范化语言在儿科患者及家属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组,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以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和家属沟通,另外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规范化语言沟通制度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规范化语言沟通制度实施后儿科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得分(92.5±3.8)分明显高于实施前(72.5±6.9)分(P <0.01);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P <0.05)。结论儿科医护人员使用规范化语言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能有效提高沟通效果,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就医环境,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致局部反应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局部反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鼻咽癌、扁桃体癌、舌癌)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组(观察组),单纯采用西医对症处理组(对照组),放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放射治疗中局部反映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减轻头颈部肿瘤放疗中致局部反应的功效,保证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患者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淑英;周荣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丽;义菡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抑郁症与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性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抗抑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首发的女性抑郁症患者,对其进行激素检验和量表评定。结果孕激素和偏执、躯体化以及其他因子呈正相关,和敌对、精神病、抑郁等因子呈负相关;促甲状腺素和精神病、强迫因子呈正相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和恐惧因子呈负相关;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和焦虑因子呈正相关,和抑郁因子呈负相关。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尝试通过对性激素和假装性激素的水平进行调节,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邱松伟;樊素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正确率。方法随机抽取120例血液样本,使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比较因采血部位、保存温度、放置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方面,静脉血低于末梢血,在血小板计数方面,静脉血高于末梢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血液样本在室温下保存与在冰箱内保存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白细胞计数方面,立即送检高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在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立即送检低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尽量的降低检验过程中误差发生的可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振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计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在关节镜下应用膕绳肌肌腱与缝线钢板施行韧带重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长3年,疗效较好,患者均满意。结论由于意外事故增多患者的膝关节容易损伤,护士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康复指导非常重要,是患者完全恢复的关键。

    作者:刘燕;韩娓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海里其木?斯拉依;马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银染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关系。方法用银染技术检测白血病共计64例,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白血病(AHL-L)2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9例与非恶性白血病15例进行对照。结果三种白血病的 AgNOR 分别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AgNOR 在诊断白血病和判断预后有临床意义。

    作者:沙萍;雷湘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心悸的辨证论治

    目的:探讨心悸的辩证论治。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辩证分析治疗。结论中医对心悸的治疗原则是按照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心。证候表现为虚实挟杂,以虚为主的特点,制定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基本治疗原则。健脾化痰涤饮,益气活血祛瘀也是心悸的常用治疗原则。

    作者:王英丽;张友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防护

    0 引言支气管哮喘以阵发性发作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声、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病理变化以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粘膜肿胀为主。冬春季节发病率较同。大多数病人是由于过敏因素引起,过敏源多数为吸入性物质,如花粉、螨虫、真菌孢子、刺激性气体等,部分病人由食入鱼、虾、蛋、奶类食物所致,还有少数病人由药物引起,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过敏所致,统称为外源性哮喘;有些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精神因素等使副交感神精兴奋,释放乙酰胆碱类介质等引起的内源性哮喘,还有一部分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混合性哮喘[1]。

    作者:贡惠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胃恶性间质瘤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 CT 征象。方法对照分析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龄12~75岁)胃间质瘤病人的 CT 与病理资料,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良恶性胃间质瘤的 CT 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11例,恶性44例。CT 像上瘤体的大小、形态和强化性质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P <0.05)。胃间质瘤的恶性程度与生长方式关系密切,23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22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8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结论瘤体直径大于5cm、不均匀强化、形态不规则、腔内/外生长和浸润与转移提示恶性胃间质瘤。

    作者:薛向生;孙勇;高剑波;杨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肛门直肠排便异常的放射线诊疗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排便异常使用放射线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仪器的使用规则的研读和对患者病况的观测,制定出综合的诊断方案。结论放射线对肛门直肠排便异常的诊断起着显著的作用,具有直观准确等优势,要加强临床的实践运用能力。

    作者:申正坤;胡艳敏;侯生荣;鲍晶;包红叶;刘志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为患者能更好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的办法选取60例心内科住院条件,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少量的心理干预,研究组实行一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实施干预,基础治疗之上实行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等相关数据对比用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中,治疗效果发现无显着差异,两组间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效果明显提升。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胡锦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的指征的构成与医生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我院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度256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2.84%(2568/7820),主要指征依此为:胎儿窘迫19.44%(1520/7820)、要求手术19.4l%(1518/7820、疤痕子宫19%(1480/7820)产程停滞18.20%(1424/7820)、臀位10.95%(856/2391)产科合并症(7%),产科并发症(6%)等。其中臀位剖宫产率是90.68%(776/856)疤痕子宫剖宫产率是90%。(178/242)。新生儿窒息率为3.0l%(73/2423)。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围生几死亡率。2年来以要求手术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胎儿窘迫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第二位原因。要求手术的孕妇中,以担心产程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担心难产而急诊剖宫产为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产妇分娩知识的宣传,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正确处理难产,加强孕产期监护,医患配合的条件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杨向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