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兴东
目的:分析超早期脑梗死 CT 影像表现特点,在治疗时间窗内得到及时、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确诊42例超早期脑大面积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对这些患者发病后6h 内的 CT 影像进行分析,总结早期脑梗死在 CT 影像中的异常特征,以及 PACS 调出过往所做的头颅 CT 进行对比。结果在42例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CT 影像中,出现异常特征的患者是27例,阳性率是64.28%,19例脑沟变窄、消失,9例脑室变窄及中线结构移位;12例脑实质密度减低;11例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增征;15例脑池不对称,在 CT 表现为阴性患者中有3例曾经在我院行头颅 CT 检查,将发病早期 CT 与通过 PACS 系统调出的原片对比均发现有脑沟变窄征象。结论CT 影像对于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通过 PACS 找到患者过往正常头颅 CT 影像进行对比,均发现脑沟变窄,为诊断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来提供强有力的补充依据。
作者:黄林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简述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方法对孕产期心搏骤停的妇女进行复苏护理。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恰当合理的复苏后治疗,维持正常平稳的机体内环境,严防各种并发症,及早实施全面脑保护,是成功复苏的关键。
作者:王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赫莹莹;井君;刘新;李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的治疗方案。结论孕期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到满意水平,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妇产科教学方法是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贯彻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在妇产科教学实践中,如何适应时代要求,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与资源,针对妇产科特点、学生特点,选拔高素质教师队伍,采用病例教学、情景教学、形象教学和电脑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保证门诊部各环节,各时间段医疗护理安全,提高门诊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改变排班模式,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门诊部护理质量,减少了门诊护患纠纷。结论护理组长在门诊导诊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效能,提高门诊部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唐晓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门诊人性化护理与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针对我院门诊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结果自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与护患沟通技巧以后,医疗纠纷明显降低,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门诊的工作特殊性,加强人性化护理与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明显的提高门诊的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温丽娜;吕海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侯丽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疾病的 CT 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及临床病征监测,结合多年 CT 临床检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 CT 临床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为治疗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冯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采用 CT 对食管疾病进行检验。方法 CT 扫描检查。结论 CT 在估计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楠;马勇;王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简称为 EVB,目前在临床上的发病几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与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具有多样性,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临床上采用胃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进展,旨在促进临床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效性的提升。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危险因素以及经验教训,探索急诊有机磷中毒的有效抢救方案。方法收集我院急诊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研究项目包括:中毒途径,服毒种类剂量,胆碱酯酶活性,循环呼吸状况,生化指标等。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服毒剂量种类等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经比较,死亡组平均年龄,中毒途径,服毒剂量种类,开始洗胃时间胆碱酯酶活性均存在差异,死亡组并发症(如:肝损伤,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循环衰竭,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大,胆碱酯酶偏低,直接服毒,服毒量大以及开始洗胃时间较长,心肌损伤,脑损伤等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胆囊炎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玉芬;薛丽静;牛嗣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方法对343例手术患者給予早期知识指导,消除了护理隐患。结果经过精心、专业护理,病人全部满意出院。结论加强护理安全隐患教育,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有效地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健;邵玉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讨论肺癌患者 PICC 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入院治疗的50例行 PICC 置管的肺癌患者,分析 PICC 常见的并发症及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所选50例患者 PICC 后有8例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根据其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导管局部感染5例、静脉血栓1例、静脉炎1例、单纯上肢肿胀1例。结论在行 PICC 置管术时,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同时配合给予严密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使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王凤荣;孙振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护理行为是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护理行为存在的问题:技术状况不佳、粗心大意、业务水平不高、护患关系紧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即加强护患信息交流、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理操作的严谨性、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而减少和杜绝因护理行为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本文就护理行为中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深入地提出了改进意见。
作者:汤水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和掌握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理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对患者的临床观测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严重的骨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全面科学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作者:邹玉杰;李羚玮;徐连玉;赵云;张忠杰;许东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及植骨术治疗肱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肱骨干骨折经治疗后肱骨骨不连患者进行了原内固定取出、交锁髓内钉固定及植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年。骨不连全部愈合。肩肘关节功能:优11例,良6例,差2例。结论交锁髓内钉及植骨术治疗肱骨干骨不连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及取内固定手术简单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洪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感冒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常见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7d 左右患者多会自行康复。目前并没有可以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产生抗体来消灭病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症状,即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适、乏力等,这是由于呼吸道免疫屏障功能失调导致的后果。抗病毒感冒药往往是一种药物针对一种病毒,如果没有针对具体病毒而滥用抗病毒感冒药,不仅没有疗效,还可能产生药品不良反应。感冒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如今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感冒后急于求成,有的是加大服用药物剂量,有的是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是药三分毒”,即使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加大剂量或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也就相应增加了药物对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文的重点就是关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早产儿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早产儿的体重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早产儿的 NBNA 神经行为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的提高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
作者:常稳重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