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卢玉芬;薛丽静;牛嗣杰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胆囊炎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强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疾病及异常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脐带疾病及异常的超声波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检测的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针对性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脐带疾病及异常诊断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深入的探究和全面系统的掌握超声波的诊断措施。

    作者:黄景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为患者能更好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的办法选取60例心内科住院条件,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少量的心理干预,研究组实行一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实施干预,基础治疗之上实行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等相关数据对比用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中,治疗效果发现无显着差异,两组间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效果明显提升。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胡锦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目的:将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并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性的护理。结果44例剖腹产患者均及时的止血,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危及患者,综合性、全面性、及时性的护理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病死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利于手术顺利的完成。

    作者:伍娟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简析小儿腹泻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目的:分析专业临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泻患儿予以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臀部皮肤护理及补液护理等一系列专业临床护理。结论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专业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绍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诊断依据及其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胃癌穿孔患者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穿孔修补术的5例患者生存期为4.6~9.6个月,采取姑息性切除术的5例患者生存期为20.2~41个月,采取根治性切除术的8例患者生存期为23.1~51.7个月。结论胃癌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腹部立位平片及腹穿即可明确诊断胃癌穿孔;确诊后应即行手术治疗,合理适当的术式选择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决定着患者的生存期及其生存质量;临床实践证明,根治性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为显著。

    作者:刘义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主动脉瘤破裂人造血管移植术麻醉处理1例分析

    1 患者资料间某,男,88岁,50kg ;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2年,腹部疼痛半月并加重7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近期有心肌梗死病史;体检血压180/120mmHg,腹部可见明显搏动性包块,双下肢动脉搏动减弱,且双下肢麻木;CT 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未侵犯双肾动脉;ECG 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近期心肌梗死。术前诊断:(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病;手术名称:腹主动脉瘤切开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2周痊愈出院。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在手术时间、宫颈扩张、出血量、去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宫颈扩张、出血量、减少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症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出血量,减少了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颜承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牙周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00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临床综合积极治疗后,治疗有效97例,治疗无效3例。结论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牙周病治疗时应注重局部因素的消除,也要考虑到全身的状态,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早产的护理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数的5%~15%。临床上各种早产诊断的方法、指标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目的都是明确诊断,抑制早产昨产,延长妊娠期限,发挥胎肺成熟药物的作用,完善胎儿成熟度,改变新生儿的结局,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幸有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及临床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国内报道的79例应用卡马西平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为多见,可占34.2%左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7.8%),神经系统损害(15.2%),18.9%的患者联合使用了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中易出现较多类型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应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谢飞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的诊疗

    目的:探讨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全面治疗方案,并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口腔多形渗出性红斑治疗的原则是对症处理和预防继发感染。

    作者:付荣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指导原则探讨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笔者通过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及指导原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正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大于对照组的76.1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 AR 症状评分和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海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系统性硬化病的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的病发机理和西药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及对西药药理的研读分析,制定出综合的治疗方案,并得出系统的总结。结论西药对系统性硬化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必须要对西药特性有全面准确的掌握,才能达到佳的疗效。

    作者:狄万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在异位妊娠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喋呤,并配合宫外孕中药方剂保留灌肠,观察疗效。结果3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进行保守治疗成功的病例有28例,治愈率为82.3%。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用法方便,保留了患者生育功能,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给予葡萄糖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3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进行常规血糖监测,分析其发生因素,同时给予低血糖症新生儿葡萄糖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与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窒息、硬肿症、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经治疗,63例均痊愈,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患有低血糖症的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吴一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针对胆道闭锁手术14及术后患儿的护理难点,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实施并发症的护理防范措施,重视出院指导和随访。结论认真分析术后的护理难点,积极采取护理对策,对提高手术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范玉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清碱性磷酸酶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骨折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46例骨折患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外伤发生后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 ALP 水平;选取软组织损伤组为对照组,以骨折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于伤后1周内摄 x 线片,而观察组于骨折2周、3个月、8个月、12个月摄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由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及骨科医师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包括骨痂的形成量和骨折线的变化;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 ALP 水平。结果观察组在骨折发生后2周开始至骨折愈合均较对照组 ALP 水平高,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患者监测血清 ALP 水平可对骨折愈合情况作出早期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牛莉莉;熊亚林;陈思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采取 CT 检查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结合 CT 的临床应用规则,制定出系统的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宋玉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苦碟子治疗血瘀证疾病的研究进展

    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和脑血栓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苦碟子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宽。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苦碟子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分析表明苦碟子注射液确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旨在为苦碟子治疗更多临床“血瘀证”疾病拓宽思路。

    作者:刘彦;张莉;李夏欣妤;徐宏芳;陈媛;李维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