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

伍娟娟

关键词:剖宫产, 瘢痕妊娠, 大出血患者, 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将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并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性的护理。结果44例剖腹产患者均及时的止血,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危及患者,综合性、全面性、及时性的护理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病死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利于手术顺利的完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准确的发现出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重点把握护理要点。结果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有46例患者经过有效地治疗和细心的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其中有4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无效临床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病情恶化速度快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有效地救治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房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治疗前置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26例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前置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从2010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就诊的26例前置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在抢救前置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病人过程中的经验,建立合理的抢救步骤和措施。结果26例前置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病人经抢救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置性胎盘患者易在产后发生大出血,因此在分娩过程中院方应做好充分准备,为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做好准备,同时要利用合理有效的抢救措施对前置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抢救。

    作者:吕丽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及生活护理

    0 引言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强,传播面广,导致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程度的受到歧视,患者常常产生恐惧、自卑、孤独、忧虑等情绪。所以对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积极面对人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2例临床观察与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曾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根据其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宿主情况,VVC 可分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疗程长,易复发,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确。本人采取中西药合用,内外同治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希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

    目的:简述孕产期心搏骤停与复苏的护理。方法对孕产期心搏骤停的妇女进行复苏护理。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恰当合理的复苏后治疗,维持正常平稳的机体内环境,严防各种并发症,及早实施全面脑保护,是成功复苏的关键。

    作者:王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压疮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 VSD 材料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压疮的效果与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1例压疮患者使用 VSD 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的治疗护理。结论 VSD 更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节约人力物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碧华;廖月荣;李健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目的:讨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赫莹莹;井君;刘新;李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于 UPI 量表的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医专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为有效进行医专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有效建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720名医专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生中 I 类、II 类心理问题发生率为6.37%,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家庭出身等有很大关系。结论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对 I 类、II 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亓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已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给予扩冠,吸氧,心电监护,休息的同时应用0.9%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30u 静脉推注,随即0.9%生理盐水+尿激酶120u,30分钟内滴完。结果22例患者中,有19例达到冠脉再通,3例未通。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同时正确的护理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洪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CT检查在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诊断意义

    目的:分析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发生原因及探讨通过 CT 检查对诊断该病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诊断为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1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探讨CT 检查对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诊断意义。结果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患者发生此病的常见病因有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等,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 CT 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出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疾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等是导致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的常见病因。CT 检查手段对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颈椎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况以及社区护理的实际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社区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作用,必须要深入的探讨,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丽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唑安定组,除镇静药物不同外其余治疗方法均相同,观察二者的镇静效果及再出血风险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2组在降低再出血和术后谵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降低再出血风险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方面优于咪唑安定,但二者在镇静效果方面没有差异。

    作者:刘洪飞;张祖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门诊人性化护理与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探讨门诊人性化护理与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针对我院门诊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结果自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与护患沟通技巧以后,医疗纠纷明显降低,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门诊的工作特殊性,加强人性化护理与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明显的提高门诊的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温丽娜;吕海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9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患儿经治疗后,显效64例(占65.3%)、有效30例(占30.6%)、无效4例(占4.1%),总有效率为95.9%。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而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孕妇病历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总结出系统的治疗方案。结论孕期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到满意水平,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宫喜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有创动脉血压的建立及护理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对我科100例患者行动脉穿刺置管,建立有创血压及其护理方法的经验回顾。结果95例患者均无出血、感染、空气栓塞、血栓等并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的建立给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直观的数据,能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邱慧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正确率。方法随机抽取120例血液样本,使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比较因采血部位、保存温度、放置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方面,静脉血低于末梢血,在血小板计数方面,静脉血高于末梢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血液样本在室温下保存与在冰箱内保存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白细胞计数方面,立即送检高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在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立即送检低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尽量的降低检验过程中误差发生的可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振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

    目的:探讨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方法通过推拿的治疗手法对患者进行临床实践,并进行全面的记录总结。结论推拿对颈椎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传统医学理论要深入的研究探索,使之更好的运用于现代医疗实践之中。

    作者:鲁康;王伟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医院就诊的50例病毒性脑炎小儿患者的资料,再将这5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外,一组只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而二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小儿患者的抽搐、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意识清醒的时间和各种症状消失的总有效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观察分析两组小儿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可以发现一组的治疗效果较二组差,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时应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法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且少,安全程度高。

    作者:贺云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为患者能更好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的办法选取60例心内科住院条件,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少量的心理干预,研究组实行一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实施干预,基础治疗之上实行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等相关数据对比用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中,治疗效果发现无显着差异,两组间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效果明显提升。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胡锦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