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赫莹莹;井君;刘新;李秀英

关键词: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护理,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前壁病变与腹腔积液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前壁病变与腹腔积液的 CT 临床检查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及临床病征监测,结合多年 CT 临床检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 CT 临床诊断方案。结论 CT 以其横断面成像及密度分辨率高的特性,容易获得这腹前与腹腔的正常或病理的清晰图像,极有诊断价值。

    作者:侯冬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维生素B1片不良反应总结

    目的:探讨维生素 B1片不良反应。方法临床用药中出现1例口服维生素 B1片不良反应病例,一次分析其不良反应现象。结果维生素 B1片是临床常用的中辅酶药物,但在剂量过量、存在个体差性,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近年临床在使用维生素 B1片时常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为保障用药安全应全面了解个体差异及药物不良反,提高安全用药。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儿童X线检查中的相关防护

    随着我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儿童医疗 X 线照射的频率明显上升。为了促进医用 X 线技术在儿童防病治病中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又尽量避免 X 线可能带来的危害,必须认真搞好儿童医用 X 线的防护和剂量控制。

    作者:冯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非临床生物等效性分析

    目的:利用非临床生物,分析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对8条米格鲁猎兔犬随机交叉单剂量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法对不同时刻的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双向单侧t 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等效性分析。结果按照 AUC0-12的数据为基础对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计算,平均值结果为97.61±1.77%。AUC0-12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6.5~100.8%;AUC0-∞及Cmax 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1.2~107.2%。两种制剂的相似因子为99.98。结论两种制剂在 AUC0-12、AUC0-∞、Cmax、Tmax 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生物等效性检验合格。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九味消肿拔毒散对蝮蛇咬伤大鼠局部治疗时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九味消肿拔毒散醋调外敷对蝮蛇咬伤大鼠局部症状的时效性。方法将66只 SD 大鼠局部注射蝮蛇毒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观察不同时间点给药大鼠的症状和体征,设计评分表计算评分值。结果各给药组积分低于空白组(P <0.05),实验组评分分低于对照组评分(P <0.05)。结论九味消肿拔毒散醋调外敷佳用药时间为4小时。

    作者:李颖;王万春;易军;张世鹰;徐小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析心脏损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损伤的护理护理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护理的重点要使患者卧床休息,加强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吸氧纠正低氧血症,补足血容量以维持动脉压,并控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作者:于旭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电针联用小剂量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单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进行对照。结果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效率为81.25%。病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结论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娄渊敏;李文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收治行腹部手术治疗的8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普通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止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876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9例,感染率7.9%;患者年龄、肥胖、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因素是引起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尽量降低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赵恩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消化道出血的诊疗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临床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通过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和止血等方式是目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疗法,应加强真理的探究力度,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田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肿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结论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对策,大限度地改善和消除由于肿瘤应起的肢体和心理障碍,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作者:李红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简析小儿腹泻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目的:分析专业临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泻患儿予以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臀部皮肤护理及补液护理等一系列专业临床护理。结论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专业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绍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射频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8例

    目的:探讨射频加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49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压痛点进行射频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9例仅有轻度疼痛,腰部活动不受限,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合并症。结论射频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卓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输液反应的1例抢救及护理体会

    1病例患者女65岁,身体微胖,于2012年8月27日下午来我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感冒,来我科进行静点。护士遵医嘱为患者做青霉素皮试,20分钟后判断无过敏后(二人判断)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液250ml+青霉素800万单位静点,滴速为10-15滴/分钟,观察20分钟后,患者无皮疹、胸闷等不适,将滴速调至40~50滴/分钟。在静点1小时10分钟时,患者自述发冷、心慌,立即停输液体,报告医生,这时患者出现寒颤、胸闷、口唇发紫、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60/90mmHg,体温38.9° C,遵医嘱后吸氧,非那根50mg 立即肌注;25%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20mg 静推,症状不见好转,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mg 静推,5%的葡萄糖250ml+氢化可的松200mg 静点,一边保暖,一边安抚患者减轻紧张情绪,45分钟后症状逐渐好转,呼吸平稳、寒颤消失。此患者为输液反应。

    作者:祁凤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罗派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要比普通干扰素效果更明显;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恢复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长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经股动脉、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治疗老年常见病之一冠心病患者的方法-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得到的疗效对比分析,评价两种介入治疗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我院运用两种介入治疗的488例,其中260例选用的是桡动脉介入治疗,为治疗组1;228例为股动脉介入治疗,为治疗组2。并统计在术后特定的一段时间里,对其采用的不同护理方式,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治疗组1使用压迫止血绑带,治疗组2使用传统绷带加压包扎,结果治疗组1中260例患者中,对其中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7.78%;治疗组2中228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4.74%。治疗组1的住院时间比治疗组2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比治疗组2的低。结论桡动脉介入和股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经桡动脉穿刺途径与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相比,两者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治疗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较股动脉路径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体位及活动不受限制,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秦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析病案的建立与形成

    目的:探讨病案的建立与形成过程。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践总结管理经验。结论病案以纸张作为存储医疗资料的载体。通常我们将其分为正规病案和手册式病案。

    作者:王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主动脉瘤破裂人造血管移植术麻醉处理1例分析

    1 患者资料间某,男,88岁,50kg ;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2年,腹部疼痛半月并加重7小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近期有心肌梗死病史;体检血压180/120mmHg,腹部可见明显搏动性包块,双下肢动脉搏动减弱,且双下肢麻木;CT 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未侵犯双肾动脉;ECG 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近期心肌梗死。术前诊断:(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病;手术名称:腹主动脉瘤切开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2周痊愈出院。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在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的了解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针对于影响因素,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去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因此,本文针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赫荣贵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引产的方法,以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方法我院自2005年至2012年我们对6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16周妇女随机分为二组即: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用米非司酮75mg(3片)于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间隔12h 一次共三次,后一次服药后24小时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用米非司酮50mg(2片)于空腹或饭后二小时口服,间隔12h口服米非司酮25mg(1片),间隔12h 再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2片),间隔12h 再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1片),后一次服药后12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0%、60%,胎囊排出时间分别为8±3小时、12±4小时;阴道流血时间均为4-12天,二组完全流产率及胎囊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阴道流血时间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6周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胚囊排出时间,不加重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40例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血液透析维持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建立内瘘手术的围手术护理,特别是掌握内瘘成功后的使用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此组液透析患者中,36例患者血管通路的长久保持,平均使用寿命3~5年;其余4例患者透析后出现并发症,保留失败,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血栓形成3例,无感染发生。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通路加强护理及维护、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周盛英;刘乾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