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万军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间38例 ARDS 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压力控制通气策略(PEEP)的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8例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的 ARDS 患者中,脱机成功30例,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医学科,脱机成功率78.9%,8例死亡,病死率为21.1%,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应兼顾原发病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 PEEP 通气策略,可降低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抗感染治疗,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态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预后。
作者:张仁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阿维 A 治疗掌趾脓疱病临床与应用。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阿维 A 3次/日、10mg/次。结果总有效率达94.44%。结论阿维 A 治疗掌趾脓疱病疗效肯定,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我院自1997年以来,用自制药外用贴脐治疗婴幼儿腹泻235例,均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劲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过敏原分布和特点,为呼吸道疾病患儿提供过敏原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52例,按年龄分为三组,幼儿组(1~3岁)61例、幼童组(4~6岁)39例、儿童组(7~14)52例,进行各年龄组过敏原的分析。结果幼儿组以羊肉、牛奶、鱼、牛肉等食物过敏原为主;儿童组以户尘螨、点青霉、屋尘、狗毛皮屑、栎榆、梧桐、柳等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结论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疾病患儿对某些特异性过敏原的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寻找相应的过敏原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以及 UA 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 组),按肺功能分为Ⅰ、Ⅱ、Ⅲ、Ⅳ四级,选定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生化分析仪测序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AECOPD 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四级组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尿酸水平与肺功能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检测血清尿酸有助于判断 COPD 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张俣;王筠;李晓萍;刘北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宫颈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对50例宫颈癌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手术前后制定严谨、科学的护理程序,并严格贯彻实施。结果50例宫颈癌患者积极配合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要有耐心,认真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的护理观察,实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寻求健康的生活模式。
作者:陈凤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补阳还五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综述。结果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包括改善脑循环和能量代谢、改善血液的流变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降低脑缺血性损伤后的损伤作用、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脑细胞凋亡、减轻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等。结论补阳还五汤方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应进一步加强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子宫内膜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子宫内膜炎采用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子宫扭转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综合的诊疗措施,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妊娠期急性子宫扭转是较严重的妇科急腹症,无论胎儿存亡,均应立即行剖腹探查。
作者:吴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探讨抢救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我院60例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窒息患者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的影响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中,59例患儿经抢救及实时复苏技术而抢救存活,仅1例患儿因重度窒息终抢救不利而死亡。结论及时地抢救及实施复苏技术对改善窒息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观察组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观察两组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的效果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口服益玛欣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林奕媛;孙成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至2012年施行的23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15例患者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5%,15例胃排空障碍患者发生于术后3~12天,所有患者经14~45天非手术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发生功能性为排空障碍的原因可能是吻合口水肿引起的胃动力减弱及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被破坏所致,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能提高重要诊断依据,经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头孢克肟颗粒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对照组60例给予头孢拉定15 mg/kg/次,口服,3次/d,连续5~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总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P >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雪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和脑血栓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苦碟子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宽。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苦碟子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分析表明苦碟子注射液确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旨在为苦碟子治疗更多临床“血瘀证”疾病拓宽思路。
作者:刘彦;张莉;李夏欣妤;徐宏芳;陈媛;李维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 CT 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肺栓塞患者的单螺旋 CT 检查结果。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动脉增强检查,血管截断征9例,肺动脉腔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27例,肺动脉管壁增厚14例,肺梗死8例,楔形或不规则形磨玻璃样高密度影15例。结论螺旋 CT 肺动脉增强检查能较好的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对肺动脉栓塞能及时准确的进行诊断,对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的中医诊疗措施。方法对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或特色治疗。结论本病当参照中医之厥证辨治。本病乃急危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
作者:徐惠梅;张之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在电子胃镜诊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200例无痛胃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100例。观察 A、B 两组 P、R、SPO2、AMP,以及两组所用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公司)量、诊疗后咽喉部舒适程度。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合丙泊酚在电子胃镜诊疗中,丙泊酚总量减少3~8ML,诊疗后患者咽喉疼痛、不适,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减少,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征保持更稳定状态。
作者:黄懿;滕广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局部反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鼻咽癌、扁桃体癌、舌癌)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组(观察组),单纯采用西医对症处理组(对照组),放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放射治疗中局部反映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减轻头颈部肿瘤放疗中致局部反应的功效,保证放射治疗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患者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淑英;周荣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接受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2例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2例患者置入支架后,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不适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为成功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常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适应症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无死亡病例。经保守治疗3~6h 后腹痛明显缓解,腹部体征改善,腹膜炎体征消失;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7~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1d。出院后1个月复查胃镜,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胃窦部溃疡4例。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掌握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学吟;邓儒培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