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玲
目的:探讨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严重的肾病,通过一般的常规护理结合药物治疗护理可有效的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科学全面的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作者:苏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正确率。方法随机抽取120例血液样本,使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比较因采血部位、保存温度、放置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方面,静脉血低于末梢血,在血小板计数方面,静脉血高于末梢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血液样本在室温下保存与在冰箱内保存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白细胞计数方面,立即送检高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在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方面,立即送检低于2小时送检、4小时送检,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尽量的降低检验过程中误差发生的可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振茂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及植骨术治疗肱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肱骨干骨折经治疗后肱骨骨不连患者进行了原内固定取出、交锁髓内钉固定及植骨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年。骨不连全部愈合。肩肘关节功能:优11例,良6例,差2例。结论交锁髓内钉及植骨术治疗肱骨干骨不连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及取内固定手术简单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洪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以便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6月1日之后的500例住院部和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患者为参考后组,另选择2011年6月1日之前的500例住院部和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患者为参与前组,分析比较临床药师参与前后临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及细菌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8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临床药师参与后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出现明显下降(P <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能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监管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细菌耐药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蓝建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药房的管理模式转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药房管理情况,比较2011年后进行的精细化药房管理与2011年前的传统药房管理相比的患者上报差错率以及患者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2011年前患者的上报差错率为1.1%,2011年后患者的上报差错率为0.3%,两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3.234.89)分和(87.947.69)分,两阶段满意度比较,P <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精细化药房管理有利于提高药方的工作效率,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乡镇卫生院大力提倡。
作者:罗世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前壁病变与腹腔积液的 CT 临床检查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及临床病征监测,结合多年 CT 临床检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 CT 临床诊断方案。结论 CT 以其横断面成像及密度分辨率高的特性,容易获得这腹前与腹腔的正常或病理的清晰图像,极有诊断价值。
作者:侯冬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 VSD 材料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压疮的效果与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1例压疮患者使用 VSD 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的治疗护理。结论 VSD 更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节约人力物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碧华;廖月荣;李健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利用非临床生物,分析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对8条米格鲁猎兔犬随机交叉单剂量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法对不同时刻的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双向单侧t 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等效性分析。结果按照 AUC0-12的数据为基础对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计算,平均值结果为97.61±1.77%。AUC0-12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6.5~100.8%;AUC0-∞及Cmax 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1.2~107.2%。两种制剂的相似因子为99.98。结论两种制剂在 AUC0-12、AUC0-∞、Cmax、Tmax 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生物等效性检验合格。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运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进行测定。结论同时对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进行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作者:贾宏;李祚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以此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在医院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结果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患者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护患沟通得到保证。
作者:杨远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无痛胃镜相对于一般胃镜而言,是指在做胃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这样可以减少检查时间,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无痛胃镜具有无痛苦、创伤小、时间短、更精确等四大优势。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很多人的饮食不规律,从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而胃镜检查则是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因此,无痛胃镜成为了多数患者的选择。但无痛胃镜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会出现麻醉剂副作用等不良反应,因此,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杨凤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儿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9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停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且退热、咳嗽缓解、扁桃体肿大及肺内啰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达100%。结论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文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内容、实施方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入院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增进了护患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0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建设。良好的护士素质既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1],而在肿瘤医院工作的护士优为重要。
作者:丁莲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血液透析维持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患者40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建立内瘘手术的围手术护理,特别是掌握内瘘成功后的使用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此组液透析患者中,36例患者血管通路的长久保持,平均使用寿命3~5年;其余4例患者透析后出现并发症,保留失败,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血栓形成3例,无感染发生。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通路加强护理及维护、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宣传教育和家庭指导,可以有效防止内瘘闭塞,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周盛英;刘乾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的基本常识和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睡眠做全面的监测,结合身体指标的全面检查,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睡眠的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睡眠的护理,以免诱发其他病征。
作者:邹纪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补阳还五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综述。结果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包括改善脑循环和能量代谢、改善血液的流变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降低脑缺血性损伤后的损伤作用、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脑细胞凋亡、减轻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等。结论补阳还五汤方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应进一步加强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对57例临床确诊肾囊肿的二维声像图,经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穿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论本疗法的作用原理是酒精对细胞有较强的脱水作用,当向囊内注入时引起内壁细胞变性,坏死失去分泌功能,并由内皮细胞的萎缩,脱离和吸入,导致囊肿缩小,以致消失。
作者:郭丽琴;孙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讨论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诊疗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的69例患者,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56例实施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1.1%,非手术治疗13例,治疗有效率为69.2%,总有效率为86.9%。结论胃部手术后出血原因复杂,在手术之前一定要明确出血病灶,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实施手术,以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尽量避免由于出血而造成的死亡率。
作者:严红军;南兵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在电子胃镜诊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200例无痛胃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100例。观察 A、B 两组 P、R、SPO2、AMP,以及两组所用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公司)量、诊疗后咽喉部舒适程度。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合丙泊酚在电子胃镜诊疗中,丙泊酚总量减少3~8ML,诊疗后患者咽喉疼痛、不适,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减少,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征保持更稳定状态。
作者:黄懿;滕广勤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