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在减压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赵国军;段文婷

关键词:X线, 减压性骨坏死, 早期诊断,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利用 X 线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00名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的调查中了解到,实验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46.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来说,运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运用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度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并且以2012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在两年度分别抽取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考核评分。结果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的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护理考核分以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护理考核分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得到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室安全隐患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手术室是临床高危科室之,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及安全隐患,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医院外科感染的15%~40%由于手术切口的感染往往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医疗负担,对经手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都存在压力和责任。对于手术切口的感染,其发生和发展与临床上的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手术室面临的风险,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积极提出预防措施,对预防并减少切口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减少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

    作者:焦文菊;武家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X线在减压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利用 X 线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00名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的调查中了解到,实验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46.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减压性骨坏死的患者来说,运用 X 线对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运用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作者:赵国军;段文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选取来院就诊的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患者,追查发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西医及中医治疗等。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结论针对慢性湿疹变异性皮炎患者,应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

    作者:高喜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降低剖宫产率和加强自然分娩观念的探讨

    目的:探讨加强自然分娩观念对降低剖宫产率等的影响,对产妇实施产前检查,观察和分析其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将确定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48例孕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74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然分娩观念培训。结果试验组顺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各产程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检查,同时对产妇实施自然分娩观念培训,能够提高产妇的顺产率,降低分娩风险,同时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的痛苦。

    作者:李金凤;刘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牙周病75例临床治疗分析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够及牙龈炎症不能及时治疗等多种因素,造成牙周病的发病率较高。本文对75例牙周病患者,先经过牙周病基础治疗,在牙周炎症消除的基础上,再用药物和手术综合治疗,恢复了牙列外形,达到美观和恢复咀嚼功能之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析肠结核患者的内科护理

    目的:探讨肠结核病的基本医疗常识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肠结核患者的病征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以往的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肠结核患者的内科护理主要以饮食护理药物护理为主,结合病情观测和休息等措施,可达到护理的佳效果。

    作者:滕万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将受试者血清酸化,用乙醚提取,溴苯乙酮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丙戊酸钠的浓度。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柱(250×4.0 mm,5um),流动相:甲醇:水(68:32),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丙戊酸钠浓度在8.2~180.1ug/ml 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大于99.12%,RSD<4.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于临床丙戊酸钠的浓度监测,值得推广。

    作者:曹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外伤性脑梗死的 CT 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 CT 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颅脑 CT 平扫表现。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5岁以下患者占53.57%;多发于外伤之后1周内,尤其是外伤后2d 内,2 d 内出现脑梗死的患者占60.71%;多发于基底节区,占73.21%。结论 CT 是外伤性脑梗死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至2012年施行的23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15例患者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6.5%,15例胃排空障碍患者发生于术后3~12天,所有患者经14~45天非手术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发生功能性为排空障碍的原因可能是吻合口水肿引起的胃动力减弱及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被破坏所致,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能提高重要诊断依据,经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作者:马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射频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8例

    目的:探讨射频加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49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压痛点进行射频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9例仅有轻度疼痛,腰部活动不受限,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合并症。结论射频加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卓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平片诊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研究

    深入分析我院100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颈椎侧位平片,在颈椎侧位片上精确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测量结果100例中,其中63例颈椎生理曲度可见轻度变直,其颈椎弧弦距<7mm ≥2 mm,占63%;37例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甚至消失,其颈椎弧弦距<2 mm>0或负数占37%。平片诊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作者:常志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羟氯喹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26例分析

    目的:探究羟氯喹结合糖皮质激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1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羟氯喹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实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 P <0.05。结论使用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蒲彦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消化道出血的诊疗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临床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通过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和止血等方式是目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疗法,应加强真理的探究力度,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田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护理行为对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探究

    护理行为是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护理行为存在的问题:技术状况不佳、粗心大意、业务水平不高、护患关系紧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即加强护患信息交流、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理操作的严谨性、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而减少和杜绝因护理行为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本文就护理行为中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深入地提出了改进意见。

    作者:汤水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对急诊新护士的临床带教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急诊新护士的带教质量。方法结合急诊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带教计划,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挑选,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带教,带教内容包括医德教育、专科知识、技能培训、良好工作方法的培训、团队精神的培养等。结果通过上诉带教、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新护士职业能力。结论科学的带教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强的护理生力军。

    作者:佘莉蓉;王雪莲;樊金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高白细胞血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白细胞血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甲40例和乙组80例;甲组:WBC 为(20.0~40.0)×109/L;乙组:WBC>40.0×109/L。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Hb 测定。结果甲组:患者的血液在去白细胞前、后,其 Hb 测定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乙组:患者的血液在去白细胞前、后,其 Hb 测定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高白细胞血对 Hb 测定结果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查找原因,制定解决措施,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刘广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关节镜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5例应用肩关节镜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本组5例病人经3个月~12个月随访,关节活动范围均能达到功能范围。

    作者:夏虹;王德印;李秀妍;隋阳;赵琳琳;杨友丽;白羽;陈艳华;苑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析白癜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药物治疗、移植治疗、脱色疗法、光化学疗法等。结论对各种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所作的相应评估,将为治疗白癜风的新进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指导价值。

    作者:李月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糖及代谢产物的临床检验

    目的:讨论糖及代谢产物的临床检验。方法采集标本并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等方法进行检测。结论通过糖及代谢产物的临床检验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原发性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引起的颅内高压;脱水引起的高血糖;急慢性胰腺炎、肝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高宏;付杰;张睿;苗梅菊;李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