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纳洛酮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王劲松

关键词:纳洛酮, 儿科, 临床应用
摘要:0引言纳洛酮是纯吗啡受体拮抗剂。它对中枢神经系统3种(μ,κ,δ)吗啡受体均能特异性地拮抗,从而消除β内啡肽对机体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它可治许多应激性疾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以下重点介绍纳洛酮在儿科方面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做出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严重的妇产疾病,危害较大,科学谨慎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生产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微微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患儿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白血病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并对患儿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论护理过程中,预防感染、出血、做好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加强营养、做好生活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绍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分析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并给予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因素的护理措施,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留置尿管期间以及拔管后进行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明显的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尿路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避免发生尿路感染的唯一方法。

    作者:吴彦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2例临床治疗及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原因,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其中13例行脓肿切口引流术;经治疗后痊愈25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96.9%;1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且有糖尿病史。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早期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待脓肿形成后及时行切开引流术,能有效预防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郭邑隆;郭巍然;王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肝病病例在微机程序中的应用

    0引言本程序是笔者根据中医教授60年诊治肝病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并以此作为信息编制成而。本程序具有下述功能。根据症修(症状)、舌诊、脉象、体征、栓验及病理指标对黄疽、胁痛和急、慢性肝炎进行中中西医诊断分型。在肝炎诊治中进行复习、修改和学习。辨证施治。开列处方、执行医嘱、计价阶和记记录自然情况。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湿润烧伤膏与2%甲硝唑液治疗褥疮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索湿润烧伤膏2%甲硝唑液与治疗褥疮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50例褥疮病人全部采用先用2%甲硝唑清洗后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根据创面情况分别采用湿性暴露方法和湿性包扎方法。结果全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各种疾病合并的褥疮50例,治愈41例(创面完全愈合),好转9例。治愈率82.0%,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2%甲硝唑液清洗创面,后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合并肉眼观察(VIA、VILI)应用于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合并肉眼观察(VIA、VILI)应用于基层医院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妇女5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液基细胞学(TCT)合并肉眼观察(VIA、VILI)法共261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肉眼观察法共247例。观察比较两组筛查阳性率、组织学阳性率及筛查阳性与组织学阳性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筛查阳性率及组织学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筛查阳性及组织学阳性符合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CT合并肉眼观察用于筛查宫颈癌明显优于肉眼观察法,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易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敏;张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氯氮平的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氯氮平的药物常识和临床用药规则。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病征观测,结合氯氮平的药理说明,针对性地采取用药措施,并得出系统的药物使用总结。结论氯氮平的临床使用有着严格的使用规范,对精神疾病有显著疗效,必须要严格慎重的遵守,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作者:冯继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72例

    目的:观察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频药物导入治疗。结果一至二疗程后,患者疼痛或麻木病症,明显减轻消失。结论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至2013年收治输尿管结石354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肉眼血尿33例,术后肾绞痛7例, D-J管移位2例,术后感染发热2例,输尿管损伤改为开放手术1例。结论良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何丹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色素性汗孔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因腰部黑色赘生物10年,增大伴出血半年来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部出现一类圆形黄豆大小黑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渐增大,近半年增大明显伴出血。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未见异常。右侧腰部见一约2cm*3cm黑色赘生物,有蒂,质软,表面光滑见结痂(图1)。左侧腰部亦见一类圆形黑色扁平丘疹,色不均(图2)。手术切除后组织病理检查(图3):表皮与瘤组织间界线清楚,肿瘤完全与表皮相连,肿瘤细胞交织成宽带状上皮网,似增生的基底细胞样,细胞大小一致,细胞较小,胞浆较少、深嗜碱性,并见大小不一的汗孔或汗管分化,并有囊腔形成,腔面有嗜酸性角质小皮,真皮乳头层可见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小血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局部可见色素沉着。组织改变符合色素性汗孔瘤。诊断:色素性汗孔瘤。治疗: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作者:唐慧敏;钟靄鸾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将进行高血压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在高血压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的3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经健康教育后症状改善率93.4%,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100%,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3.5%,知识掌握合格率66.8%;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5个月内实验组30例患者未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而对照组发生2例脑梗塞,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提高其对高血压的认知度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雪莲;赵井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18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针对要点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要点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党玉华;王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片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和不使用任何药物在人工流产手术时及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分析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干预后风险减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3年我院妇产科门诊人工流产1536例,分为两组A组未使用米索前列醇片824例,B组人工流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712例,比较分析两组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宫颈扩张度、术后不良反应都少于B组。结论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秀华;翁华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疗效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保守治疗和行腹腔镜手术,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生殖激素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的患者有49例身体状况明显改善,22例没有明显改善,无效9例,有效率高达93%。结论米非司酮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好,廉价易行,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朱江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和呼气功能,缩短病程,因其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亚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目的:总结分析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方法,以期提高实习生的沟通能力,降低临床医疗纠纷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实习的7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实习中给予系统的岗前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和实践,比较实习前后70名实习生的沟通能力变化。结果70名实习生培训后临床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得分(92.5±3.8)分明显高于培训前(72.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数临床实习生缺乏沟通意识,与患者沟通时常表现得手足无措,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培养和时间是医学教务的重要课程。

    作者:韩华;丁俐文;得里巴尔·吾拉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粘贴式血氧传感器在妇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粘贴式血氧传感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使用监护仪的妇科手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结果对照组100例,固定成功65例,成功率为65%;观察组100例,固定成功90例,成功率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使用的传统血氧指夹易脱落、不易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观察组不易脱落,能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轻情况。结论粘贴式血氧传感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体现护理服务人性化,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有效降低了血氧指夹损坏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作者:王新宇;李乔;曹国芬;顾立民;王雪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7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的川归胶囊观察本品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本品每次3g每日二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多数患者为2~3个疗程。结果本品治疗颈椎病患者76例,其中临床治愈34例,占44.7%;显效28例,占36.8%;好转12例,占15.8%;无效2例;占2.63%,总有效率97.37%。结论川归胶囊具有强筋壮骨、活血通经、软化骨刺、消肿止痛等作用,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颈椎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翠梅;刘金榜;李德强;王瑞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0引言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和)清晨发作、加剧。婴幼儿发病前往往有1~2天的上呼吸道感染,起病较缓;年长儿大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起病较急。小儿支气管哮喘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彩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