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丽娟
目的:探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护理实践,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护理要达到患者出血及相关症状明显减轻,使病人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能有效的积极治疗,切实达到护理目的。
作者:栾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增生性后关节炎中医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传统中医对增生性后关节炎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医疗价值。
作者:常延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俞宏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产前106例胎儿心脏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心脏超声检查的106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检测时协助孕妇保持仰卧或侧卧的姿势,然后对羊水胎盘的常规项目进行检查以及根据具体胎位进行 B 型和 B/M 型检测,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流等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超声检测共检查胎儿心血管异常9例,占8.4%;初次检测结束后对产妇的随访结果显示,漏诊2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占1.9%。结论产前对胎儿心脏进行超声检测可有效地预测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德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国内近年文献进行综述。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应用较安全。
作者:赵媛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0 引言基础医学实验学是医学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随着医学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作者:苏立平;陈立;孙计桃;杨喜;王晓娟;周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60例患者的分析,从入院24~48 h 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60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艳华;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血气胸中的应用。方法对就诊的20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206例,其中7例置深静脉导管引流,10例住院期间更换胸管,引流后开胸16例。治愈20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创伤性及自发性血气胸患者,及时正确地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起到良好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开胸手术及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树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截肢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血管性截肢疼痛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护理过程中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的实效。
作者:王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超声科用探头擦拭放置器。方法叙述新型超声科用探头擦拭放置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新型超声科用探头擦拭放置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放置槽内时探头上残留的耦合剂流向探头连接缝内使探头损坏,方便医生及时将探头上残留的耦合剂擦拭干净。
作者:倪虹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减轻妇女在取器时的痛苦并提高取器成功率。方法要求所有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困难的妇女均在取器前7~10d 口服4mg 的尼尔雌醇。结果56例患者服用尼尔雌醇后在手术时阴道扩张,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手术器具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钳夹也可夹住宫颈。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节育器。结论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阴道、宫颈的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使宫颈软化且易于扩张,便于患者进行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取器成功率,可广泛运用于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手术中。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牙龈退缩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治疗的牙龈退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牙龈萎缩是口腔临床常见病之一,在前牙发生的牙龈退缩会影响美观,有较高的发病率。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么建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氯贝丁酯的药动学、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方法辅助文献资料,分析氯贝丁酯作为一种降血脂药物的使用范围和禁忌症。结论氯贝丁酯降脂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较好的药物。
作者:张翠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究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病历资料和妇产科临床观测,制定出针对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肾动脉狭窄主要是以药物治疗及肾动脉扩张术治疗为主,针对患者的病症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确保肾动脉狭窄能都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贾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波动高血糖状态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同时分析波动血糖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方法入选于本院就诊的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进行系统性回顾,入选患者经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显示,血糖控制情况尚可。应用血糖波动均值(Glucose mean,GM)和血糖波动系数(Glucose varability,GV)对老年患者血糖波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均应用皮下埋入式血糖监测仪进行植入操作,对患者连续进行72小时的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历和随访记录进行系统分析,对这些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结果血糖波动的老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大,主要并发症包括足病,包括足部坏疽、截肢等;肾病,包括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眼病,包括模糊不清、失明等;脑病,包括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冠心病;皮肤病等,严重者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结论波动性高血糖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有较大的并发症风险,增加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为避免长期波动高血糖造成的不良后果,应重视对波动高血糖的检测,有效干预,平稳血糖,从而预防和延缓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作者:何晓东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病理科石蜡切片收集器。方法叙述新型病理科石蜡切片收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本新型病理科石蜡切片收集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新型病理科石蜡切片收集器的底座的后侧连接着底托盘,在底座的上端设有底托盘,在底托盘的上端设有多个转动托盘,转动托盘的后侧靠转轴与支撑连接在一起,转轴可以转动,转动板与转动托盘由转轴连接,转动板与转动托盘呈90度角,可以使切下来的石蜡片不会与上面的造成粘连,同时方便收集切下来的石蜡片,这样极大的方便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淑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硫利达嗪治疗焦虑型精神病人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诊断为焦虑型精神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硫利达嗪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硫利达嗪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对治疗前、治疗后两组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一般精神病理量表、HaMa 和 tess 评分都有降低,联合组一般精神病理量表、HaMa、tess 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硫利达嗪治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硫利达嗪治疗焦虑型精神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琦;于振东;杨丽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方法叙述新型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包括:架体、连接板、腿部架体、固定带、按扣、扣槽,其中架体两侧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腿部架体,腿部架体上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和扣槽。在本实用新型中,架体、腿部架体为圆弧形,扣槽为多个。使用时,将架体放置在患者的阴茎处,腿部架体放置在患者大腿上,腿部架体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患者大腿上,即可将架体固定在患者身上,能够有效防止阴茎与被褥和衣物间的摩擦,避免了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恢复速度。结果本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能够避免被棉被压到伤口,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可以有效地保护伤口不被压迫,避免了疼痛和感染等风险,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陈国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结论对易并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阻塞症状并积极处理,既可缓解症状,又可延长无复发生存期。
作者:赵金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期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指导临床正确合理的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给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一段时间医院内处方进行回顾分析,调查喹诺酮类药在处方中的使用情况,对发生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和总结喹诺酮类药的应用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防治。结果使用喹诺酮类药的病人偏多,而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不良反应中发生率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反应、胃肠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肝肾反应等等,年龄、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成为喹诺酮类药临床上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合理应用,减少危险因素及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滥用,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已经成为临床用药的重要环节,值得引起临床广泛认识。
作者:金佰越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