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平;陈立;孙计桃;杨喜;王晓娟;周阳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常规和用药护理措施。方法结合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有效地常规护理及合理的用药指导。结论对肺结核病人做好常规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陆凤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讨论福利院脑瘫儿童康复护理的心得体会。方法通过对福利院的28例脑瘫患儿实施制定相关的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后患儿的康复状况。结果经比较,经有效的康复护理后患儿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具有显著差异(P <0.05),有临床指导意义。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也能大大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顾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复式套管。方法将该装置设计包括主体管、复式管、刮片、弹性接口、磨砂面,通过各部分制作材料的连接、配合,完成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复式套管。结果通过临床的实践与比对,本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复式套管,能够更好的对病人进行吸痰,进行刮取粘稠的痰液。结论本新型在吸痰的同时如果遇到有粘稠痰液堵住吸管时可以将复式管推出靠前段的刮片对粘稠的痰液进行刮取,复式管前段的刮片紧贴主体管内壁,刮片之间留有缝隙不妨碍正常吸痰效果,复式管放在主体管内靠主体管下端的磨砂面不会使其滑落,吸痰有粘稠痰液直接推动复式管让刮片从弹性接口处推出,捏动复式管下端的把手让复式管与磨砂面留出空隙转动复式管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者:孟宪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掌握妊娠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妊娠并发急性阑尾炎孕妇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诊疗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诊疗经验总结。结论妊娠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立即行手术治疗,尤其妊娠中晚期,应尽早剖腹探查,有产科指征时可同时行剖宫产,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治疗应及时实施腹腔减压术进行腹腔减压处理,应注意防治再灌注综合征,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赵继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方法详述了本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在固定患者头部时,可省去许多繁琐步骤将头部固定,同时弧形控制体中的海绵使患者更舒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本新型新型神经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可在不影响医生操作前提下,达到既能舒服有效地固定头颅,还适合头部大小不同的患者。因此,适合临床上使用。
作者:冯永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方法叙述新型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包括:架体、连接板、腿部架体、固定带、按扣、扣槽,其中架体两侧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腿部架体,腿部架体上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和扣槽。在本实用新型中,架体、腿部架体为圆弧形,扣槽为多个。使用时,将架体放置在患者的阴茎处,腿部架体放置在患者大腿上,腿部架体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患者大腿上,即可将架体固定在患者身上,能够有效防止阴茎与被褥和衣物间的摩擦,避免了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恢复速度。结果本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能够避免被棉被压到伤口,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泌尿外科术后保护支架可以有效地保护伤口不被压迫,避免了疼痛和感染等风险,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陈国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应用卡维地洛,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总结临床使用卡维地洛的注意事项。结论卡维地洛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本品降压迅速,可长时间维持降压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利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肝脏良性肿瘤的超声波诊断的基本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结合超声波诊断的基本规则,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征,制定系统的超声波诊断方案。结论超声波对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成像直观精确,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孙玉秀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 Mri 对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6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 增强扫描后发现190个大于2cm 的病灶,而 ct 诊断发现185个,数据差异不显著(P >0.05);Mri 平扫发现小于2cm 的病灶有25个,增强扫描显示有42个,ct 平扫发现小于2cm的病灶有11个,增强扫描发现有20个,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增强 Mri 在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晰,总结布加综合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论腔内血管治疗是目前治疗布加综合征的首选手段,精心细致的护理是该治疗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作者:商兴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本人通过探讨产程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树立分娩的信心,促进产程顺利进行,使阴道分娩率提高起来。
作者:周艳和;廖训菊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病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个科室病历进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主要以病例诊断、手术操作作为依据,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特征,如年龄、诊断、并发疾病等相关因素,同时选取病历数量基本相同的2个科室进行对比研究,针对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病历系统管理中的效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和统计甲级、乙级和丙级病历率,以促进提高病历资源管理的力度和效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病历档案质量。结果进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2个科室病历明显优于一般科室,甲级病历明显增多,乙级病历明显减少。结论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病例信息管理中,可以提高病历资源管理的力度和效率,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病历档案质量。
作者:孙蕾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髂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疗的措施。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结论髂窝脓肿治疗包括局部热敷、理疗或蜡疗或抗生素,如形成脓肿,应做切开引流术,确保医疗实效。
作者:张立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超声科用探头擦拭放置器。方法叙述新型超声科用探头擦拭放置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新型超声科用探头擦拭放置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放置槽内时探头上残留的耦合剂流向探头连接缝内使探头损坏,方便医生及时将探头上残留的耦合剂擦拭干净。
作者:倪虹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吸管式地沟油快速检测仪。方法详述本新型吸管式地沟油快速检测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效果。结果本新型吸管式地沟油快速检测仪方便工作人员在检测是否是地沟油时很容易观察到测量数据,防止在测量结束时将触头上的油水滴落在别处。结论本新型吸管式地沟油快速检测仪在保证检测效果的情况下给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检验工作中使用。
作者:杨桂玲;杨旭;曹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病床。方法叙述新型内科护理用病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新型内科护理用病床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患者在病床上也能够做到肢体的适当锻炼,避免了肌肉坏死的可能性,同时患者的日用品及衣物能够整洁的放置在固定的地方。
作者:谢兰英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妇产科乳头护理清洁器。方法叙述新型妇产科乳头护理清洁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本新型妇产科乳头护理清洁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新型妇产科乳头护理清洁器的本体的上端连接着保护套,本体内部为空心,在本体中间设有转轴,转轴可转动,在保护套的内部设有清洗头,清洗头的下方连接着中心轴,在中心轴的下方设有转轴卡槽,中心轴从本体内部空心中穿过使转轴卡槽与转轴相连接,保护套和清洗头都为半圆形,保护套将清洗头包裹住,保护套与清洗头不为一体,需要清洁的时候,只需将清洗头对准乳头,转动转轴就可进行乳头的清洗和消毒,操作起来方便,也可本人使用,不需要其他人员的帮忙。
作者:倪冠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介绍一种儿科护理用清洗器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方法详细阐述本儿科护理用清洗器的结构、使用原理、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新型儿科护理用清洗器,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够很彻底的为患儿做好清洗,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结论由于小儿没有行为的自主性,不能有效的清洁自身的卫生,目前临床上护理人员在清洗小儿患者身上的粪便残渣及尿液残留物时,一般用毛巾蘸水清洗,操作麻烦,清洗不彻底,而且还容易引起婴儿的哭闹,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负担,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本新型儿科护理用清洗器可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够很彻底的为患儿做好清洗,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淑英;朱晓娜;夏文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制定出系统诊疗方案。结论本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在脑脊液中所能达到的浓度,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可使严重病情数天内转危为安,若病原菌未能确定时,应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作者:黄胜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