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诊疗分析

许建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额临床表现给予全面综合的治疗。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人常见的疾病,为前列腺的一种良性病变。发病原因与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关。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症状严重和有并发症的病例。此外,为了减少下泌尿道综合征等其他疾病的发生,好先采用热疗法,然后再用tUrP,以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结论 coPd的治疗目的是阻止症状发展和疾病反复加重,保持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尺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尺骨骨折临床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10月,我院收治的尺骨骨折患者21例,对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对比分析尺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局部压痛的评估,术后局部压痛的评估评估分明显低于术前评估为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有移位性骨折采用手术治疗能及时,减轻或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由于外伤引起的疼痛。

    作者:杨明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简析单纯疱疹患者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疱疹的治疗重点在抗病毒,难点在预防和控制复发,总的治疗原则是去除诱发因素,要早期、足量给药。

    作者:霍长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甲亢患者采取细致的术前心理护理,对术后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加强甲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治愈率,并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赫荣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20例,针对患儿临床病因综合用药,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药物治疗前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情况,药物治疗前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7.88±3.8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7.75±2.75,药物治疗后患儿临床复发性上腹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通过药物治疗能够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避免患儿出现合并疾病的可能,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复合麻醉在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探讨

    目的:浅析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通过优化复合麻醉、合理选用麻醉药物和剂量等原则。结论复合麻醉不仅可避免单一麻醉方法所致的用药量大、麻醉效果不满意、副作用多、肌肉松弛作用难以达到满意暴露术野等问题,使麻醉过程达到镇痛、遗忘、肌肉松弛、自主反射抑制、生理功能稳定的满意水平,还充分利用各种麻醉药物和技术的优点,避免或减轻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大大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

    作者:李志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重症哮喘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给予气管插管加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严密监护并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机管理。结论重症哮喘发病急、病情重,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呼吸,配合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静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患者22例,临床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总结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焦虑程度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治疗前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为39.85~4.55,治疗后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为22.75~2.85,治疗后患者临床意识障碍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治疗前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为35.55~3.75,治疗后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为24.75~2.65,治疗后患者临床焦虑程度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治疗从根本治疗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及时降低患者死亡率,综合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探讨心电监测心房、心室扑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心房、心室扑动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电监测心房、心室扑动患者39例的心电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9例心电监测心房、心室扑动患者中发现率为96%,其中心房扑动合并房室传导障碍13例,心室颤动9例,心房扑动分型i型10例,心房扑动分型Ⅱ型6例,未发现病症1例。结论心房扑动多为一过性,常是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相互转变过程中的一种短暂现象。心室扑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往往是心室颤动的前奏。当心室扑动波的振幅逐渐降低时,心室扑动将很快的转变为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其中的一种心电图表现。

    作者:曹继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就老年冠心病的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对其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对治疗冠心病治疗临床取得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贾丽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儿口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口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由感染引起的口炎患儿20例,总结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有效护理后20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儿呕吐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由我院儿科护理小组规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50分满,护理前患儿吞咽困难症状的评估分为38.87~4.55,护理后患儿吞咽困难症状的评估分为20.55~2.75,护理后吞咽困难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儿溃疡引起局部疼痛评估分为33.75-3.85,护理后患儿溃疡引起局部疼痛评估分25.75~2.65,护理后溃疡引起局部疼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及时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金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腹外疝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外疝患者手术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30例施行手术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腹外疝患者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腹外疝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有效促进患者伤口痊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表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将3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 ii级心力衰竭组、iii级心力衰竭组与 iV级心力衰竭组,再选取于于我院进行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红细胞检查,探讨红细胞与心力衰竭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等级越高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患者心功能情况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提供评判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查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参照价值。

    作者:潘亚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抽搐的临床急救探讨

    目的:探究抽搐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积极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结论对于抽搐的急救护理,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监测心电图。在护理上需保持环境安静。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立即让病人原地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松解衣领、皮带或绥带等。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止舌根后坠,对强直阵挛型持续发作的病人,需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并放置牙垫。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监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探讨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给药方法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病人自控镇痛(Pca)等,其中以肌内注射目前术后疼痛治疗广泛使用的传统方法。肌内注射方法简单,起效快,但个体差异较大。Pca综合了连续给药的优点和电脑应用技术,病人通过按压 Pca仪的按钮即可自行注入一定量的镇痛药,以满足不同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佳的镇痛效果,并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过量的意外。

    作者:刘邑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龋齿的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了解龋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临床经验,总结银汞合金充填术和复合树脂充填术等使用方法。结论龋齿影响咀嚼功能,严重的龋齿得不到治疗,继续发展则可以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并发症,甚至成为口腔病灶,影响全身健康,但其治疗方式多样,应针对不同病症对症治疗。

    作者:冯坤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关于肺结核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应以足够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止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炜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临床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目的:探究药物治疗、理疗和补液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理疗、补液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诊断一旦明确后,应尽快采取措施减轻面神经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和水肿的减轻,从而减轻面神经受压。急性期可在茎乳孔附近部位进行局部热敷。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肝硬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1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生命质量、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肝硬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康复进程,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简析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股骨干骨折的护理包括非手术的护理和手术的护理,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是本病护理的关键,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对本病的有效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艳;杜金凤;杨杰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