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连斌
目的:探究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结论我院在在临床上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了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措施,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宜用药、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尤其是不易随访的年龄较大者及内膜病理为癌前病变或癌变者,应考虑手术治疗。以达到止血、纠正贫血及恢复排卵的功能。
作者:孙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表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将3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 ii级心力衰竭组、iii级心力衰竭组与 iV级心力衰竭组,再选取于于我院进行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红细胞检查,探讨红细胞与心力衰竭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等级越高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病死率越高。结论患者心功能情况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提供评判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查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参照价值。
作者:潘亚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西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22例,临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剖析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经治疗前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26.75~3.2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35.6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25.25~2.4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患者偏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说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优越性。结论临床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结论甲亢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以及对症治疗,所以,首先要明确病因诊断。然后再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对自己佳的治疗方案。由于甲亢的治疗时间较长,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以防病情加重。女性甲亢合并妊娠、治疗效果不佳以及疑有甲状腺危象时,要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去治疗。
作者:任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讨论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治疗。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增殖症的治疗,以往首选手术治疗,但随近年研究证实,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或不愿切除子宫的患者,大剂量孕激素及曼月乐等保守治疗亦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甚至是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总结32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内侧型22例,外侧型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71.8%),近全切除4例(12.5%),大部切除5例(15.7%)。结论良好的手术技巧可以有助于全切蝶骨嵴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控制术后残瘤复发。
作者:谭旭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一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由于具有药物依赖性特性,有可能发生药物滥用现象。多数依赖性药物在反复用药过程中使病人产生耐受性,用药者必须加大药量才能获得原有的欣快效应,因而增加中毒的危险性。滥用者不断加大用量,这样一来,那些不产生耐受性的作用就会由于剂量加大而明显加重。
作者:杨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血液质量控制对临床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存在的原因,为临床医生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搜集检验临床血标本300例,其中46例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重新采集并检验,跟踪记录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标本不合格率为15.3%,其中标本采集因素15%,标本运输因素19.5%,检验因素15%,患者自身因素17%,临床用药因素13%,其他19.6%。结论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检验报告具有关键影响,不合格标本严重影响了检验报告,影响了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的判断,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因此保证标本质量安全对临床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展虎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癫痫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1例癫痫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验组16例患者,对照组15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时的损伤,主动配合护患工作,维持营养饮食有效平衡电解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于凤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药物治疗肠结核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1月,我院救治的22例肠结核患者,针对临床救治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评估分总体低于治疗前评估分, 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恶化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其早日脱离病痛折磨。
作者:陈忠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股骨干骨折的护理包括非手术的护理和手术的护理,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是本病护理的关键,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对本病的有效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艳;杜金凤;杨杰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2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29例,其余1周后再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min。住院时间3~11天,平均5天。结论采用尿道镜或输尿镜气压弹道碎石或液电、钬激光碎石等腔内手术的方法处理前、后尿道结石。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安全方便。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对化学烧伤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例化学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情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观察和分析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针对收治的患者具体化学烧伤情况做好术前评估,采用适当的麻醉前特殊处理手段。在麻醉时分别选用早期清创术的麻醉。早期切痂术的麻醉、取皮与植皮术的麻醉、大换药的麻醉,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已成功完成麻醉处理,麻醉期间没有死亡病例,也没有麻醉失败病例。结论对化学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情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能够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病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化学烧伤不同于普通烧伤,对其处理也需要特别注意。术前做好评估工作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根据具体化学烧伤情况进行麻醉处理。同时,化学烧伤常会合并有化学物质中毒,手术麻醉应考虑到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伟明;徐丽丽;张昊梁;孟鑫;李丽;张鑫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病因病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治疗。结论我院在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结核主要采用抗结核治疗,早期可手术切除结核病灶[1],以防侵犯过多甲状腺组织。对冷脓肿溃破形成溃疡或窦道者,如不伴继发感染,可行一侧病灶切除;如继发化脓感染严重者,需先行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如甲状腺与喉、气管、纵隔或颈部大血管同时受累者,则不宜手术,以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为宜。如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则需补充甲状腺激素。
作者:白雪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将前后挡片固定在产妇的腰部并把后挡片上的遮阴部位通过粘扣固定在前挡片上,将其阴部周围遮盖住,通过绑带交叉穿过两个穿带孔并通过上部的磨砂面对导尿管进行固定。方便医生的工作,减轻产妇的痛苦。结论本新型产科护理用插管固定装置在不影响固定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的保障了产妇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华;刘晓君;王丹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治疗心律失常的辨证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率失常患者30例,针对临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中医治疗后30例患者显效27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由心率失常引起的恐惧心理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恐惧心理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从证而治,从根本治疗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
作者:程秀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总结4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以妇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剖宫产34例,经阴道分娩11例,3例因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子宫全切除术。围生儿死亡3例,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3例,针对存20例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对比产前、产后孕妇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进行评估,产前评估分35.4~3.88,产后评估分20.5~2.35,产前、产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早剥临床中重视病情观察,采取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张美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验。方法分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验结果,总结经验。结论自身免疫疾病种类多,其中有些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及生命有很大威胁,临床上十分重视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由于血清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标志,因此临床上把对自身抗体的检测作为诊断自身免疫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赵迎秋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产妇胎膜早破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产妇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胎膜早破的治疗主要有期待疗法与终止妊娠等措施,通过患者不同的临床病症,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确保产妇安全。
作者:张东辉;杨敏;贾淑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行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改善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方法。
作者:纪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